只要自己付出了“爱与尊重”,孩子就会被培养出“爱与尊重”的人格?
【本文来自《用爱和尊重养出个自私娃,我彻底破防了》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很多家长都会陷入这样的误区,认为只要自己付出了“爱与尊重”,孩子就会被培养出“爱与尊重”的人格,事实并非如此。
成年人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社会性人格,孩子却并未形成,所以对他们输入同样的情绪,反应出不同的结果是正常现象。
一般情况下,人格成熟的成年人,投桃报李、相敬如宾的反应是一种社会常态。
但一张白纸的孩子只能依靠本能,他们趋利避害、不计后果、得寸进尺.......这里要注意,它们全是“中性”的,这就是“本能”为自身占有更多生存资源的行为,是一个健康又有活力的新生命的特点而已。
当你给本能提供食物,它只会吃得更多,不会礼让;当你给本能提供关爱,它会感受到庇护,但不会回馈;当你给予本能尊重和礼让,它会发现你的退缩,从而更进一步,直到触碰到边界.......
孩子的这些反应是与成人不同的,是一个生命在为自己开拓生存空间,哪有什么仁义礼智信的反应!
所以对孩子的初始教育,只能以规则为主,家长要树立健康、坚实、绝不退让的规则,让他们感受到规则的边界,行为才会有大致的框架,随着心智地成熟再慢慢填充细则、让他理解细则,然后行为逐渐从“徒有其表”变得“由心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