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返销日本更靠谱!中国团队主导新车设计,广汽本田电动车国产化近99%

编者按:2025年被视为合资车企战略反攻关键年。面对自主品牌与造车新势力的强势崛起,大众、丰田、本田、通用等跨国巨头正以“中国速度”推进变革,推出多款本土化纯电平台车型,并深化与中国科技企业的智能驾驶合作;奔驰、宝马、奥迪等豪华品牌更是希望借助电动化、智能化完成品牌价值重构。

这场战略反攻的本质,是合资车企从“技术输入者”向“生态共建者”的角色蜕变,也标志着合资2.0时代的到来。腾讯汽车《远光灯》将陆续推出“合资反攻”系列报道,是为第二篇。

“合资品牌的转型,需要加速度 。”一位从事汽车行业投资近20年的人士如此感慨。在他看来,未来3年是合资品牌最后博弈的机会,若是不打算离开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牌桌”的话,“得快点醒过来”。

如今,正在提速追击的合资品牌中就有广汽本田。

3月26日,超过400人聚集在广汽本田开发区的新能源工厂,其中包括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中国本部本部长五十岚雅行、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 广汽本田总经理森山克英、广汽本田副总经理袁小华等人,他们也是广汽本田在华发展最主要的决策者。

当天是广汽本田旗下全新纯电动车型P7下线仪式。这是一款被认为肩负着广汽本田新能源品牌“反击”重任的产品。

作为广汽本田全新电动品牌“烨P”下的首款车型,P7定位中型SUV,具体定价暂不确定,预计销售价格在20万+,对标特斯拉Model Y。

森山克英在现场表示,P7是广汽本田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诚意之作”。

但这还需市场的检验,而消费者是否认为这款车足够有“诚意”,最重要的就是价格了。在中国市场,这个价位的电动车品牌选择已经非常多了,包括不限于小鹏G6、理想L6、极氪001等。

有过小鹏G6、理想L6及特斯拉ModelY等产品驾驶经验的汽车圈人士均表示,因为其成熟的电池技术以及更为舒适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特斯拉Model Y目前仍是这个价位段最理想选择之一。而与自主品牌的竞品比起来,P7后续需要进一步升级的地方在智驾和智能座舱等,这也是现在用户买车时更为重视的地方。

日系车企开始放下身段

本田的管理层在现场表示,本田总部会全力支持广汽本田的电动化转型,包括广汽本田投资35亿在广州开发区新建的这家新能源工厂,该工厂于2024年12月投入使用,主要生产本田纯电动车型。

广汽本田的工作人员透露,该工厂的年产能12万辆,不过现在暂时只生产P7这款车,仅有单班工作人员,每天生产133辆(每月3990辆),P7的生产周期约3-4天。

不过,她也表示,公司已经坚定了纯电转型策略,未来广汽本田部分现有的生产线也会逐渐改为纯电生产线,但是暂无具体的时间表。她补充表示,虽然现在纯电动仅有12万年产量,只要销量起来了,通过改装生产线,广汽本田不会存在量产不足的问题。

Advertisements

一切只是刚刚开始。广汽本田的首个纯电动工厂在硬件上确实很“酷”,比如冲压车间、焊装车间等自动化的设置,零件生产完成后由机器人完成100%自动装箱,还用了行业首创的焊接AI检测,确保车身焊点100%合格等。

但是,这些对于全新的新能源品牌来说,还是第0步,更为重要的是其如何丰富产品矩阵,提高销量,能够让如此“酷炫”的工厂全力运营。而有了销量保证,市场才会对全新的电动品牌有感知度。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广汽本田作为合资品牌“反攻”的代表之一,和大多数合资品牌一样,接下来丰富产品矩阵并不是难题,毕竟过去几十年的积累仍在,核心是要有速度,能加快推出新能源品牌新车系列。

在他看来,日系车企在中国的“反攻”姿态明显比欧美系要更“柔软些”,包括35亿投资全新工厂,以及大胆使用中国团队的产品设计、研究以及中国供应链等。

以广汽丰田近期上市的铂智3X为例:这款车的首席工程师为柳文斌。公开资料显示,铂智3X之前,广汽丰田的首席工程师都是由日本人担任。广汽丰田的中国团队此次主导了铂智3X从需求定义,到技术落地,以及市场推广等全流程。

除此之外,广汽丰田铂智3X的供应链中,中国品牌供应商占比也非常高。公开资料显示,铂智3X的中国品牌供应商占比约65%,其中全部零部件中,进口部分仅1%左右,这就意味着铂智3X的国产化达到了近99%。

更为重要的是,铂智3X智能电动车的核心部件大多来自中国本土,比如激光雷达来自速腾聚创,智驾方案来自 Momenta,域控方案来自德赛西威,电池来自正力新能与中创新航。

上述人士认为,像广汽丰田如此“接地气”地和自主品牌进行竞争的合资品牌并不多见,这也是广汽丰田能够把价格与自主品牌拉齐的原因之一。

不过,他也表示,现在其他合资品牌也在逐渐跟进,比如近期宝马集团宣布与阿里巴巴集团深化战略合作,基于阿里通义AI大模型,联合开发AI引擎,将应用于中国市场的宝马新世代系列车型。

“同门兄弟”谁能抢到“反击战”先机?

相较于“同门兄弟”广汽丰田来说,广汽本田的新能源品牌定价策略让不少人疑惑,比如P7的定价为20万+,号称对标特斯拉Model Y,后者价格26万左右。

公开资料显示,广汽本田P7搭载Honda SENSING 360+系统,在智能驾驶辅助方面也有不错表现,但相较于特斯拉ModelY仍有少许不同(包括一些技术路径的不同)。具体对比如下图。

 

500

(备注,数据来自公开报道和官网等)

 

就性价比方面来说,广汽本田P7和广汽丰田的铂智3X也有很大不同。铂智3X的定价为10.98万-15.98万元,其搭载激光雷达、高阶智驾的入门版本补贴后价格则在14万元以内。这也说明广汽丰田此次新产品很激进,力图以高性价比快速进入市场,随后再推出更高版本的C级智能电车铂智7。

该策略看起来奏效了。广汽丰田提供的数据显示,其在3月6日正式上市1小时的订单便突破1万台,有媒体预计,铂智3X有望成为广汽丰田乃至整个日系品牌第一款月销万辆的纯电畅销车。

部分汽车观察人士认为,这或许是这两家同门兄弟各自选择了不同的策略。广汽本田的意图,很大可能即品牌定位高阶,随后再升级智驾等功能,并进行降价,以获取市场份额——若是这种策略的话,明显会背刺首批车主。但这也是新能源市场的常规玩法,“牺牲首批用户”。

合资品牌开卷智驾

一位已经做过P7试驾的汽车圈人士表示,P7的用料和做工非常好,手感也不错,毕竟广汽本田几十年的功力依旧在线,但是电子后视镜让他有点不适应(也有另外的试驾者认为电子后视镜体验很好),而P7的智驾体验也与某些自主品牌竞品有些差距。但他认为,这对于广汽本田来说,这并非难题,P7的智驾在不久的未来肯定会进一步升级。

在几乎同质化的市场中,包括广汽本田和广汽丰田在内的合资品牌们,接下来都要全力以赴地奔向战场,即以智驾平权、及时迭代产品、权益叠加等方式,才有机会在这片红海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进而获得一些市场。

一些分析师认为,在现在的中国市场,大多数消费者并不会马上把目光转向合资品牌。当选择电动车的时候,他们更愿意选国产品牌,尤其是头部的比亚迪、小鹏、理想及小米等。

“合资品牌得无限接近地靠近自主品牌市场,包括产品的配置、定价等达到一定性价比,才有可能被消费者关注。”上述车圈人士分析,在中国市场的消费者看来,合资品牌的电动车相较于头部的自主品牌而言,其实更像电动市场的“杂牌”。

这是因为合资品牌在电动市场的品牌溢价已经不存在了,上述投资人就表示,“在电动车领域,除了性价比还是性价比,这是当下消费者最信仰的东西”。他认为广汽丰田认清了形势,用铂智3X将智驾的价格卷至14万以内,是很好的案例。

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或许已经想明白了这个道理,尽管他才上任不到2个月。他于3月26日在广汽本田的新能源工厂表示,广汽集团积极布局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正全面发力智驾技术,全力推动智驾平权,让更多消费者享受智驾技术。目标是2025年广汽智驾体验和技术进入中国第一阵营,2027年广汽智驾技术进入全球第一阵营。

公开资料显示,现在广汽集团旗下高端的纯电动品牌昊铂,以高阶智驾配置定位,其新推出产品将全系标配城区NDA(导航驾驶辅助系统),而广汽旗下的传祺、埃安等品牌则定位为普及智驾。

3月第三周,冯兴亚也在广汽集团智驾系统“星灵智行”的发布会上表示,L2智驾第一梯队太拥挤,但是真正的L3、L4舞台上还有空。

这或许也是广汽集团希望可以弯道超车的机会。

他还在会上透露,今年内,广汽旗下会推出国内首款L3自动驾驶车型量产上市销售,业内首款L4自动驾驶前装量产车型下线交付;2026年初,广汽将成为国内首家稳步推进L4自动驾驶产品规模化运营的车企。

腾讯新闻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