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哥成都行,这女孩被骂不冤

作者:雷斯林 公众号:为你写一个故事 / raistlin2017

500

甲亢哥中国行的内容估计不少人看了。

这个叫做ISHOWSPEED的黑人小伙,是一位在油管上坐拥3740万粉丝的大网红。和以往那些旅行博主不同,他采取不间断直播的方式,全程纪录自己在中国的所见所闻。

他先是在上海直播,开着手机不间断播了6小时,引来上千万粉丝在线观看。

又跑到北京去逛故宫、爬长城,还尝了几口老北京豆汁。

500

最有意思的是去河南嵩山少林寺学功夫的那段。

师傅“梁小龙”真的就像一位隐世的大师,不停安慰这位黑人小伙的心,让他放松下来。

一直到这都挺好的,没想到路过成都时,遇上了一个小插曲。

一位coser走到他身边,冲他大喊:

“我是种族主义者,我是尼哥杀手,我讨厌尼哥。

我喜欢你的女朋友,因为她是白人。”

甲亢哥听完直接懵了,还想着帮她找补,说她可能不懂英文,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没想到那位COSER还在继续贴脸开大。

于是甲亢哥赶紧火速离开现场。

随后,这逆天的一幕在网上引发轩然大波。

有人说这甲亢哥不是很能开得起玩笑嘛,你看他还唱大张伟的歌呢“阳光彩虹小白马”。

但这完全是两回事啊。

大张伟的歌词“你是那个那个那个那个”好玩,是因为这是个误会,它的本意并不是侮辱。

而“nigger killer”这种,则完全不一样,是带着强烈恶意的一个词。

也有人出来为她辩白,说她整这出,其实是在cosplay种族骑士王小桃。那些看似冒犯性的话语,只是在玩梗。

但你别说美国人了,就在中国,也没几个人知道这个梗的。

甲亢哥不可能知道王小桃是谁,观众也大多不知道这是谁。那这个观感就完全不一样了。

仔细想想,一个没干过啥坏事的黑人在街上走着,你忽然跑过去说什么“黑人杀手”,然后一通乱喷....

换位思考下,如果我们去海外旅行,被人当面叫嚣“杀光你们这些眯眯眼”,我们又会作何感想?

对方也可以说自己在玩梗,顺便责怪听者太敏感,开不起玩笑。

我们不能只在自己被歧视的时候才反对种族歧视,不是吗?

500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互联网上骂黑人,或者说骂外国人是一种政治正确。

什么“印度阿三”、“韩国棒子”、“日本鬼子”、“东南亚猴子”、“非洲黑鬼”……之类的名词铺天盖地。

一些国家和我们有国仇家恨,但实在想不出来黑人和我们之间有啥仇恨。    

500

这位女coser可能年纪很小,从小就浸淫在这种网络氛围里,潜移默化受其影响,觉得“捉弄”黑人的行为毫无问题。

所以只喷她,而不去思考这种氛围,其实也是不公平的。

如果要反对,其实应该连同这整个文化去反对。

500

说起来,甲亢哥算是全球有名的抽象派大师。

几乎没有人比他更懂抽象。

在视频里,他表情丰富——

500

运动能力超强——    

500

擅长“发癫式”表演和“甲亢式直播”。

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才被中国粉丝亲切地称作甲亢哥。

500

看他的中国旅行视频会发现,人家玩抽象从来不拿路人开涮,只拿自己整活。

他会在品尝折耳根时秒变表情包。

500

在长城上表演后空翻。    

500

但他从来不会把活整到别人身上。

遇上求合影的粉丝,他配合地走进镜头,即便被p得眉清目秀,也乐在其中。    

500    

500

去少林寺学功夫,果断给师傅敬茶行礼,像极了黑神话悟空。

500

面对普通人给予的善意,他都能积极回应,开心地和小朋友击掌,共情辛苦工作的出租司机。    

看到粉丝追车,还会提醒大家“别这样”,“一定要注意安全”。

同行的李美越出现翻译错误,也是他主动辟谣,以免海外观众对中国人产生误解。

……

透过甲亢哥的直播,我们能收获无数乐子,也能被他的网感和应变能力打动。

在成都,记者拉着几位老阿姨街采,问她们认不认识最近超火的“甲亢哥”?

阿姨愣了愣,反问记者:

“什么哥?我是来唱歌的。”

“都得甲亢了,还到处跑啊?”

被记者科普了之后,她们才知道原来有个这么好玩的美国青年跑来中国旅游了。

而在海外,观众们也从甲亢哥一场场连续不间断的直播里,发现了一个和BBC、CNN写得不一样的中国。

500

当甲亢哥逛故宫途经卫生间的时候,弹幕惊呼:

“原来在中国,也可以不用蹲着上厕所啊!”

而当镜头扫到马路上卖红薯的大爷,又有一堆留言在说:

“他好像纽街头卖热狗的小贩。”

“原来大家的生活都很不容易。”

……

好多人说,想来中国旅游,亲眼看一看这里的风土人情。 

500

  

500

500

无论什么种族、国籍、性别的人,绝大多数普通百姓之间都是没有深仇大恨的,都是可以友好互动的。

我觉得好的文化交流,应当是减少人心中的隔阂,而非刻意制造隔阂。

寻找彼此的共性,尊重彼此的文化差异,而不是故意跑到人家的心理雷区上疯狂蹦迪。

500

最后,还是希望中外之间能有更多积极友好的双向奔赴。

在当下这个冲突不断的世界里,跨族群的善意交往尤其难能可贵。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