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灵vs即梦,决战AI短剧

500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壹娱观察(ID: yiyuguancha),文/大娱乐家。

“阴曹地府外卖员”、“怀孕生子男人鱼”、“猫哥捡个田螺姑娘”……这些看着前言不搭后语的视频,可以说是现在抖音、快手上个人创作者对AIGC短剧最常见的创作类型。

抛开技术表现不谈,看到这类“创作”,也不难理解为何如今的AI短剧,即便是专业人士下场,也几乎清一色都是各种玄幻、科幻甚至尺度较大的高概念类型。

或许不是平台本身的本意,但AIGC视频当下的流行现状正是如此——用简单的工具去满足过去门槛极高的影像表达需求。

500

用户创作AI短剧

壹娱观察(ID:yiyuguancha)在《AI短剧,起风难》一文里总结过,在这背后,更多还是抖音和快手两大短视频平台对自身生态的AI视频工具——即梦和可灵的大力推广。

相较于投入基础LLM大模型,快手打从一开始几乎就完全押注在AIGC视频赛道上,可灵AI快速迭代的生成能力也的确吸引了无数创作者的目光;即梦AI则延续了字节“全都要”的产品理念,凭借抖音生态的流量优势让AI短剧制作快速普及。

相对于其他大模型厂商的AIGC视频工具还处在大秀技术的阶段,这两家反而早早已经开始进行了商业化。以快手为例,可灵AI的收入已经破亿,成为了快手2024财报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500

快手2024年财报

从几秒钟的特效片段到三分钟的完整叙事,从单一风格到多元化表达,AI正在重新定义“创作”的边界。可灵和即梦的较量,不仅是技术的比拼,其实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态思路的碰撞。随着抖音和快手对于AI短剧的重视程度加深,二者的战事再度有了新焦点。

现时谈胜负尚早,毕竟这条终点遥远的赛道无人敢称遥遥领先。

01 不同技术路线之下,谁能抢占先机

从技术层面来看,可灵AI和即梦AI其实已经有了不同技术路线的分叉。

可灵AI追求更长时间、更高真实度的视频生成。其“可灵系列模型”采用3D时空联合注意力机制,不仅能模拟真实世界的物理特性,还能生成更自然的人物动作。

去年年底更新的可灵AI 1.6版本更是在物理规律真实性和角色表现方面的提升,让其生成的内容能更接近专业制作水准。

这也是为什么快手远比任何人都更早将可灵AI介绍给了专业影视创作者,希望借此获得专业人士的背书,从而切入到更加成熟也具有更稳定商业潜力的专业影视制作领域。

500

可灵AI生成

即梦AI则走向了另一条路径——像是最早推出的PixelDance和Seaweed模型,先专注于特定风格和场景的精准生成,在此基础之上又推出了OmniHuman多模态视频生成系统,开始加强图生视频能力。

目前,二者的技术差距体现在用户体验层面,直观来说则是视频生成时长。

可灵AI的生成能力目前阶段处于领先——通过视频续写功能支持长达3分钟的视频内容生成,放眼全球也是领先水平,当然等待生成的时间也是肉眼可见的上升。

而即梦AI目前仅支持最多12秒的视频,使用“动作模仿”功能的预设模版则支持最长30秒的视频生成。

在视频质量方面,可灵AI支持1080P的高清分辨率,画面质感被专业人士评价为“电影级”;即梦AI虽然在特定领域表现优秀,但在人物动作自然度和画面流畅度方面有所欠缺。

500

即梦AI生成

最终的创作自由度也决定了当下AI工具的实际价值。

即梦AI的首尾帧控制功能允许用户定义视频的起点和终点,AI负责填充中间过程,这为创作者提供了一定的叙事控制权。

可灵AI则提供了更全面的定制选项:创意性、相关性调节、模拟镜头运动控制等,甚至支持反向提示词用于排除不希望视频中出现的元素。

目前而言,对于专业创作者,可灵AI的确是更好的选择,从快手最新发布的《新世界加载中》的AI短剧短片特辑已经能看到,相比之前作品在影像质感上的明显进步,也证明了可灵AI能够驾驭更多影像风格。

500

《新世界加载中》剧照

然而,就当下所有的AIGC产品而言,3-6月的技术领先根本称不上什么优势。尤其是对于AIGC视频这样一个“应用场景少却成本极高”的赛道而言。

更重要的是,可灵或许短期内对即梦在技术上有一定领先,但是,不可低估的是,即梦背后字节跳动无与伦比的优势,不论是流量体量、生态规模还是产品能力,无疑更具深度。

若可灵和即梦的对决进入到消耗战,快手或许会发现目前领先的身位远远不够。

02 从短剧AI到AI短剧,生态或成关键后手

相比于单纯的大模型工具,在AI短剧赛道,技术只是入场券,生态则决定了长远的发展。

即梦AI和可灵AI在接下来的竞争中更多还得依靠各自母公司的生态优势,展开了全方位的战略布局。

快手对可灵AI的推广,一开始就与平台创作高度绑定,试图通过多层级的商业模式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

去年先后推出了扶持创作者的“星芒短剧×可灵大模型”创作者孵化计划、以及激励优质内容的“星有灵犀-AI短剧创作大赛”。通过与快手星芒短剧的合作,可灵AI接入了快手成熟的短剧分发体系和收益分成机制。

500

快手截图

字节跳动同样也为即梦AI构建了一个从创作到分发的完整闭环,其核心是通过与抖音的深度整合,建立“资金+流量”的双重激励机制。

像是3月21日即梦AI和抖音联合发布的“AIGC短剧招募计划”,一方面为“AI精品短剧联合出品”提供高达500万元的直接投资,另一方面给“AI达人短剧活动”提供了流量和现金奖励。

同时即梦AI也开始向专业影视创作者抛出橄榄枝,像是与上影节共同发起了“AIGC单元”,面向全球的青年创作者征集AI影像短片,给出的奖励大多也直接与抖音流量曝光与即梦积分挂钩。

500

即梦AI官网

这些政策自然降低了创作者的入行门槛和商业风险,同时借助抖音庞大的用户基础,为AI短剧提供了天然的分发渠道。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字节正在用自己创作类产品小队对可灵进行合围。像是AI达人计划的最高奖获得者能拿到即梦AI一年无限积分以及即梦+剪映+醒图全矩阵一年会员。

相当于从AI制图、AIGC视频、后期视频剪辑全流程都包办在了字节的产品体系之中,意味着能力越强的创作者天然就会与整个即梦生态绑定越深,颇有一种专业影视创作者往往会被绑定在苹果硬件全家桶的即视感。

更重要的是,目前字节甚至还没有让红果这一短剧平台王牌下场参与分发渠道的流量支持。

500

抖音截图

可以预见的是,字节跳动其实已经形成了AI短剧“制发放”一条龙的完整闭环,这种生态效应别说快手,放眼全球大概也只有同时拥有一系列先进AI产品和视频平台YouTube的Google能够与其相提并论。

不过技术和生态之外,当下AIGC视频本身的商业化前景反而堪忧。

目前,可灵和即梦的商业模式都从最初的完全免费逐步转向多层级付费会员制,相关转变也是AIGC视频的成本要远高于文字或图片所必然造成的结果。

这也是为什么社交媒体上不乏抱怨可灵收费高、二次收费套路多的帖子,毕竟如今的AI文生视频生成效果全靠天意,俗称“抽卡”,一段视频反复抽卡是常态,而每抽一次都对应的便是token和算力。

500

小红书截图

快手最新的财报中表示可灵AI的收入已经突破一亿,但要注意这仅仅是收入而非利润。而根据CEO程一笑的说法,可灵AI的商业模式将会是“C端订阅+B端API服务+定制化场景解决方案”。

然而,不论是文生视频还是图生视频,开源模型崛起后引发的价格战几乎不可避免。

就在2月底,阿里开源的通义万相2.1模型在低显存需求下实现了1080P视频生成,并在Vbench评测中超越Sora和Luma等国际模型。随后腾讯混元、阶跃星辰和昆仑万维等公司也相继推出开源视频生成大模型。

一旦这股开源浪潮使AI视频生成大模型开始走上类似DeepSeek掀翻众多闭源LLM大模型的道路,将从根本上改变市场格局。

事实上,价格战已经悄然打响,生数科技一月发布的Vidu 2.0将每秒视频成本降至了4分钱,并提供了夜间免费的错峰生成模式。

500

Vidu2.0价格

随着阿里、腾讯这两家在云计算和算力上更有规模优势的大厂加入到AI生成视频开源模型的大潮中,意味持续迭代下去,成本合理且可本地部署AIGC视频模型也并非天方夜谭。那么像可灵、即梦这类闭源平台的订阅制将完全失去了竞争力。

若前端制作工具“白菜价化”甚至免费以后,后端内容平台如何能够最大化对这些内容进行变现反而成为了关键。

这恐怕是接下来,快手不得不去重点思考的问题。

至于字节跳动,坐拥红果这样的超级短剧平台,事实上留有更多底牌可打,尤其是在真人短剧已经开始大量同质化,观众继续新鲜刺激的环境下。

上个月红果也高调上线了AI短剧《玄幻:从拉二胡开始》,如果AIGC视频技术能够在今年实现更稳定的效果和更低的成本,那么,紧接而来自然是一波AI短剧的产能爆发期,红果无疑比任何人都乐见这一成果。

500

《玄幻:从拉二胡开始》剧照

正如百模大战尚未尘埃落定,AI短剧领域的竞争势必也会更加多元。一方面,可灵和即梦将继续在技术和生态上展开竞争;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开源模型和小型创新企业也将加入这一赛道。

最终,创作者将拥有更多创作工具的选择,而平台则需要通过差异化的服务和独特的生态价值来吸引和留住用户。

不论是AI短剧,还是短剧AI,大概都会是一场万米长跑,而刚冲刺了一百米的可灵与五十米的即梦,依然还面临着一场漫长的竞赛。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