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清醒的年轻人,抛弃了白雪公主?

500

最近迪士尼又上映了新的动画电影,《白雪公主》。

没错就是那部从开拍起就因为选角问题被全球嘲讽的影片。

我本是抱着“猎烂”的心理走进电影院,没想到还真是把我“烂到了”。

迪士尼到底怎么了?

500

《白雪公主》被全球狂骂,迪士尼到底怎么了?

听到迪士尼要拍真人版《白雪公主》,我其实挺好奇的。

毕竟从选角公布的那天起,这部电影就稳稳占据了热搜——不是因为期待,而是因为吐槽。

500

迪士尼找了拉丁裔演员瑞秋来演白雪公主,引发了网友群嘲,“白雪”直接变成了“黑雪”,连电影还没上映,就已经收获了“2025年最令人无语选角”称号。

而面对质疑,主演和主创还义正词严地回应,说要颠覆童话、赋予故事新的女性力量。

行吧,我倒要看看这“新力量”到底能强到哪儿去。

500

然后电影上映了,结果……IMDb评分直接暴跌到2分,口碑崩盘,全球观众一致嫌弃。

我本来以为这场骂战是因为大家接受不了“政治正确”的选角,结果看完电影后才发现,真正让人崩溃的,是这部电影的价值观比白雪公主的棺材还要老旧。

500

比如,主角塑造完全没有新意,依然是个无辜、单纯、什么都不懂的小白花。

不是说非要让白雪公主变成女战神,但起码给点个性吧?

此外,电影虽然删掉了王子的角色,但爱情仍然是故事的核心,白雪公主还是在等男性角色来拯救。

至于皇后嫉妒白雪公主的美貌——这确实是原著设定,但在2025年还沿用这种“女人就得为美貌争风吃醋”的剧情,就真的让人想捂脸叹气。

500

要知道,十年前的《沉睡魔咒》就靠着对童话的颠覆大获好评,现在《白雪公主》却在原地倒车,迪士尼这波操作,真的令人迷惑。

迪士尼这几年似乎越来越不再是我们印象中的美好的化身了。

前几年出圈的《小美人鱼》更是不用多说,那个冲击力比黑雪公主还强。

500

而最近一段时间,一直因为性犯罪问题被大家提起的金秀贤,也和迪士尼一起出现在热搜上面过:

迪士尼叫停了金秀贤新剧的拍摄和播出。

我看到这条热搜也纳闷,金秀贤跑去迪士尼演公主了?

定睛一看才发现,原来金秀贤演的不是公主,而是一部名为《山寨人生》的喜剧向韩剧,而这部剧的制作方正是迪士尼。

500

看了这一圈我才发现,迪士尼似乎早就明白了单纯依靠几个IP和公主童话是很难持续赚钱的。

所以迪士尼也就开始“整花活”了,只不过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整不出一个“好活”。

迪士尼到底怎么了?

500

迪士尼为何变成童年摧毁器?

迪士尼的真人电影近年来简直成了“口碑黑洞”,但更让人震惊的是,我发现它们的失败方式几乎如出一辙——

谁都想讨好,结果谁都不讨好。

2025年真人版《白雪公主》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500

迪士尼既想要展现多元化,又想宣传“女性力量”,但又要保留传统爱情叙事,这种做法,最终让所有人都不满意。

这种情况在《花木兰》和《小美人鱼》身上也发生过。

2020年的《花木兰》砸下2亿美元大制作,既想讨好西方观众,又想展现东方文化,结果全球都对它充满了失望。

2023年的《小美人鱼》更是因为选角问题闹得沸沸扬扬,迪士尼试图用黑人演员来展现种族包容性,但与此同时,影片的剧情改编几乎为零,依然是那个老掉牙的“少女为了爱情牺牲自我”的故事。

500

既然是要重新讲述经典,那为何不连价值观也一并升级呢?

他们以为选一个少数族裔演员、删掉个男性角色,就能让影片变得“现代”。

但观众要的不是这些,而是更深层次的故事变革和角色塑造。

相比之下,《沉睡魔咒》当年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对故事进行了真正的改写,把“王子拯救公主”变成了“母性之爱战胜诅咒”,让观众看到了一种新的可能性。

500

而这几年的迪士尼真人电影,只是换了个演员,讲的还是老一套的故事,可是老故事难以适应新时代的价值观,这样一来反而成了“毁童年”。

其实我觉得,说白了就是公主童话那一套,已经过时了~

500

2025年了,我们还需要童话吗?

如果要说迪士尼的灵魂人物,很多人会想到米老鼠、唐老鸭这些经典迪士尼IP。

但实际上,从商业上真正把迪士尼撑成一个童话帝国的,是一群穿着蓬蓬裙的公主们——

白雪公主、灰姑娘、睡美人……而她们的故事,基本都来自格林童话。

500

格林童话诞生于19世纪初,那可是个女孩们连财产继承权都没有的时代,所以童话里的女性形象自然也带着浓厚的时代烙印。

前段时间,“有毒童话”这个话题还冲上过热搜,许多学者和网友翻阅儿时的童话书,才惊觉:

这些故事一直在告诉女孩们,爱情至上,美丽至上。

500

公主们的高光时刻往往是——她们遇见了王子,她们被王子拯救,她们因为美貌得到了幸福。

不用我说大家应该也能知道,这样的价值观在2025的我们看来,是毋庸置疑的,对女性的误导。

于是一时间,“反对童话”“批判童话”几乎成了网络热点。

500

但问题是,迪士尼不仅仅是个童话传播者,它更是个品牌,一个商业巨无霸。

除了电影和周边产品,迪士尼乐园的口碑一直都很好,甚至可以说是“零差评”级别的梦幻治愈乐园。

而不管是口碑奇差的电影还是被成年人奉为“治愈神地”的线下乐园,迪士尼的公主IP都牢牢绑在那些童话故事上。

若是我们否认了公主童话,那么线下乐园不论有多么美好的氛围场域,都失去了它可以追溯的故事的“根”。

500

所以我也一直不解,如果说这些公主童话真的已经不适合当代小女孩阅读,那我们还需要童话吗?

我觉得答案是肯定的。

毕竟,迪士尼乐园的成功就证明了童话的魅力依旧存在。

为什么去迪士尼乐园的年轻人这么多?因为它放大了童话最治愈的部分——它让人相信美好、温暖和善意,而不是教你非得靠美貌和王子上位。

500

说到底,我们依然需要童话,但需要用更批判的眼光去看待它们。

我们下一代的孩子也依然需要童话,但我想,我们也要教他们学会挑选童话、解读童话。

我们要从中汲取自由、勇敢的力量,而不是被动接受“公主的命运就是等着王子来拯救”的陈旧观念。

2025年了,我们当然还需要童话,但我们要让童话变得更值得被需要。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