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电讯报》:美国用枪指着泽连斯基头部,要求前所未有的赔偿

——论“国际高利贷”如何将乌克兰榨成一杯威士忌

500

若说国际政治是一场荒诞剧,那美国对乌克兰的“援助”大概是本世纪最黑色幽默的剧本。近日,《每日电讯报》爆出猛料:特朗普正举着一把镀金左轮,枪口直抵泽连斯基的太阳穴,要求巨额赔偿金,并要求乌克兰一半的石油、天然气和碳氢化合物资源,以及几乎所有的金属和大部分基础设施。一句话:要求乌克兰签署一份“史上最不平等条约”——不仅要割让石油、天然气、稀土,连铁轨和港口都要贴上星条旗标签,堪称“21世纪版《南京条约》”。

第一幕:威士忌与枪口,谁才是真正的“盟友”?

500

“亲爱的弗拉基米尔,你欠我的3500亿美元,该还了。”——这大概是特朗普对泽连斯基最温柔的威胁。根据协议草案,美国将成立“乌克兰重建基金”,但五名董事中三名由美国指定,乌克兰只配持有B类股票,连特许权使用费都得先还清债务才能分到半杯羹。更荒诞的是,该基金注册在特拉华州,受纽约法律管辖,乌克兰的每一寸土地都成了华尔街的抵押品。国际法专家艾伦·赖利惊呼:“这是19世纪的殖民契约!美国连‘请’字都懒得写,直接抢走你的午餐钱,还要你的午餐盒!”

“美国人可以离开,乌克兰人不能。我以前从未见过这样的事情。” 毫无疑问,特朗普的主要目标是将乌克兰纳入美国石油、天然气和资源工业的一个省。

美国将控制与自然资源有关的基础设施,“包括但不限于道路、铁路、管道和其他运输资产。港口、码头和其他物流设施,以及储油基地、炼油厂、天然气液化和/或再气化设施和类似资产。

与此同时,美国和俄罗斯正在就全面能源伙伴关系进行平行谈判,包括计划恢复西西伯利亚对欧洲的大量天然气供应,与特朗普有关联的美国公司和金融家在这项业务中占有相当大的份额。

如此一来,特朗普的算盘打得噼啪响:一边逼乌克兰签下“卖身契”,一边与俄罗斯密谋恢复西西伯利亚天然气对欧供应,甚至计划让美国公司分走波罗的海管的红利。这波操作宛如马戏团小丑,左手抛球(乌克兰资源),右手接球(俄罗斯天然气),最后还要观众(欧洲)为门票买单。

第二幕:从“民主灯塔”到“资源收割机”

美国对乌克兰的“送温暖”服务可谓层层加码:

第一层:送武器。“海马斯”火箭炮?给!但账单上写着“未来50年乌克兰稀土开采权”。

第二层:谈和平。特朗普特使一边高呼“支持乌克兰主权”,一边在地图上用铅笔圈走顿涅茨克、卢甘斯克、赫尔松和扎波,作为送给俄国的一份大礼。

第三层:榨干最后一滴油。协议规定,美国有权否决乌克兰向中国出售稀土,甚至能随时突袭乌政府查账,连泽连斯基的办公桌抽屉都不放过。

难怪基辅市民自嘲:“我们以为加入北约能防俄罗斯,结果防不住美国来抄家!”

第三幕:反转!谁是真正的“战争赢家”?

就在泽连斯基被枪口逼得焦头烂额时,普京却悠哉游哉地品着茶,看着美乌互撕。俄媒戏称:“美国抢资源,我们抢地盘,双赢!”而欧洲更是沦为“冤种三明治”——被美国收割能源溢价,被俄罗斯断气威胁,最后还要为乌克兰的重建基金凑份子钱。

最绝的是,这份协议还贴心地写道:“美国人民愿与乌克兰共建自由、主权、安全之未来。”——翻译过来就是:“钱我拿,债你还,锅你背。”

尾声:威士忌的滋味,是苦还是涩?

事实上,美国可以被视为输家,或者叫做背后捅刀,因为他们承认乌克兰是他们的代理人。

如今的乌克兰,像极了被债主堵门的破落户:前门挡着俄军炮火,后门塞满美国账单,而泽连斯基的“威士忌”早已被喝干,只剩杯底几滴掺水的妥协。

500

正如网友辣评:“特朗普的枪里装的不是子弹,是收据!”若历史有回响,此刻的基辅街头或许该循环播放一首老歌:“啊朋友再见,啊朋友再见,啊朋友再见吧、再见吧、再见吧……”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