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诺电动车:传统车企的创新营销与品牌重塑,从缩写风潮到新势力思维
法国传统车企雷诺,紧跟全球电动化浪潮,最近推出了电动车产品,本文聚焦于其在营销方面的创新与探索,而产品技术和性能的讨论。
为了展示其雷诺5 E-Tech电动车,雷诺学起了新势力的做法,把展厅搬到了城市中心的商场区域。比如,它在巴黎的奥斯曼大街开的展厅。空间不大,甚至有点小,它还卖一些周边衍生产品(如小车模、服装和配饰),让我想到了蔚来在上海虹桥机场内的展厅。这也不稀奇,我想重点提的是展厅的品牌名,其名称不再是只是沿用雷诺,或者叫做雷诺service,类似与宝马service。而是用了他们英文/法文名的缩写RNLT,以“RNLT”取代“Renault ”。
其实,这阵缩写风最近也是刮得很猛。如时尚圈,Diesel、DSquared2和Mango早已以DSL、DSQ2和MNG的面貌示人,而品牌Caroll则最近推出了一系列名为CRLL的高端简约皮具。
深入剖析其背后的原因,我们发现有两个关键因素在驱动这一现象。首先,在社会化媒体的广阔舞台上,那些是英语的品牌名称采用缩写形式后,能更巧妙和高效地融入话题标签内(#话题#),它提升了信息的传播效率。
其次,借助这种富有创意的表达手法,品牌得以以焕然一新的面貌展现在公众面前,营造出一种既熟悉又略带陌生的独特体验,即新鲜感,仿佛是品牌开设了一家短暂而令人难忘的潮流快闪店,瞬间激发起大脑中的多巴胺,引发用户的好奇心与参与热情。这一过程不仅有效提升了品牌与用户的互动性,更成功地满足了受众对于品牌持续创新与日新月异的期待,从而在情感层面建立起更为紧密的连接。这也是吸引新一代消费者的一种方式。
雷诺,这个历史悠久的汽车品牌,成立于1898年,距今已有近130年的历史。这么长的时间内,使得法国消费者对其有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记忆。它见证了法国工业的兴衰,融入法国人对汽车和自由的想象。从路易·雷诺及其工人的斗争,到1948年那款震撼世界的,功率仅为29马力的亲民小车2CV,再到2007那支创新的C4车型广告,将C4变身为一只会跳舞的汽车机器人。雷诺以其独特的方式,深深地烙印在了法国乃至全球的汽车文化中。
时过境迁,欧洲部分国家,汽车一只脚指头已经走进新时代,当然,我国则是更为领先,整一只腿都已经迈入了新能源的未来。最新统计显示,2024年,我国新能源车渗透率已达到47.6%,将近一半的市场份额,卖两辆车就有一辆是新能源车。所以,面对新时代,面对用户的新需求,传统汽车品牌和车企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从内而外进行全面的焕新升级,包括重塑品牌形象在内的一系列变革变得尤为重要,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和用户期待。因此,雷诺汽车采取的举措正式应运而生的反映,旨在通过品牌形象的更新,来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新期待。
这让我想到了我们中国的品牌,有的曾是“丑小鸭”,但如今成功地实现了华丽转身,其产品设计紧追时尚与科技的融合,品牌理念也强调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责任。于此同时,也应该想想如何去焕新自己的品牌形象,已符合消费者对现代品牌的期许。
以1991年创立的安踏为例,品牌可以通过开设一间专卖鞋子的概念店,沿用其品牌经典图形标的同时,在文字标上做创新,以“宀⻊”取代“安踏”,巧妙地保留了原有的文字偏旁结构,既与品牌名保持了相对的一致性,又在视觉上实现了创新与突破。这一设计不仅巧妙地突出了安踏“为你的脚造鞋子”的品牌创立时的核心主张,同时也为品牌注入了新的活力与识别度。因为是限定概念店的缘故,所以也不会为品牌原有的文字标形成混淆。这一创意的运用,仅仅是品牌重塑与创新的一小步,但它应该可以激发无限的想象空间。我的例子权当抛砖引玉,欢迎各位网友分享自己的想法。
所以呢,一个对品牌对形象做如此的创新,难道不是在告诉我们,它正在孕育一个全新的自己?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在力求在保持品牌传统基因的同时,去通过创意与革新,为品牌注入新的生命力和提升竞争力。传统汽车品牌这么做了,其他领域内的传统消费者品牌也会这么玩吗?
雷诺的线下概念展厅rnlt在巴黎的奥斯曼大街104号的展厅效果图
雷诺的线下概念展厅rnlt在巴黎的奥斯曼大街104号的展厅外面实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