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直播机构接连出海 背后有何逻辑?

3月,辛选集团在韩国首尔启动“辛选出海·韩国站”直播专场,联合LG、爱茉莉太平洋等企业探索中韩数字化经贸合作,单场GMV突破5亿韩元。这并非孤例——自2023年起,东方甄选、交个朋友、疯狂小杨哥、美ONE、谦寻等头部直播机构密集布局海外,覆盖东南亚、欧美、中东等市场,形成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出海运动”。

出品|网经社

撰写|DeepSeek

配图|网经社图库

【摘要】

一、数据印证趋势:从“内卷”到“外拓”的集体转向

二、驱动逻辑:三重压力与三重机遇的交织

三、路径分化:三大出海模式与典型案例

四、目标市场解码:三大战场的选择逻辑

五、深层挑战:本土化、合规与组织能力的三重考验

六、未来展望:从“野蛮生长”到“价值深耕”

500

一、数据印证趋势:从“内卷”到“外拓”的集体转向

1.市场规模:中国跨境直播电商市场规模从2023年的2845.8亿元增至2025年的828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55%。

2.机构动作:交个朋友海外业务2023年营收增长4倍,2024年单月GMV破百万美元;辛选泰国首播GMV达8.3亿元,订单量678万单。

3.平台支撑:TikTok Shop 2024年黑五大促单日GMV破1亿美元,用户覆盖150+国家,月活超16.7亿。

这场“集体迁徙”背后,是行业从“流量红利”转向“战略突围”的必然选择。

500

二、驱动逻辑:三重压力与三重机遇的交织

1. 国内市场饱和:增长天花板倒逼外溢

流量见顶:中国互联网用户渗透率达75%,直播电商用户增速从2020年的48%降至2024年的6%,头部主播粉丝增长停滞。

竞争白热化:2024年“双十一”期间,李佳琦、董宇辉等头部主播GMV占比超50%,中小商家陷入“流量内耗”。

监管趋严:税收合规、广告法修订等政策挤压灰色利润空间,迫使机构寻求合规成本更低的增量市场。

2. 海外市场红利:蓝海机遇与政策东风

增量空间:东南亚电商市场规模2025年预计达2330亿美元,年增速24%;中东母婴市场规模超7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5.79%。

政策红利:中国“双循环”战略及“一带一路”倡议推动跨境基建完善,TikTok等平台提供流量扶持,降低出海门槛。

成本优势:国内成熟的直播运营经验、供应链效率及数字化工具,相较海外具备3-5倍成本优势。

3. 企业战略升级:从“卖货”到“生态输出”

模式迭代:头部机构从单纯“跨境卖货”转向“供应链+服务+品牌”的全链路输出。例如交个朋友布局海外代运营与培训业务,营收占比达70%。

风险对冲:国内单一市场依赖度过高,出海可分散政策、消费周期等风险。2024年特朗普关税政策冲击下,具备海外布局的企业抗压能力显著更强。

品牌跃迁:通过海外市场建立品牌认知,反哺国内高端化转型。三只羊自营品牌“小杨甄选”借新加坡直播打开东南亚市场,国内溢价提升20%。

500

三、路径分化:三大出海模式与典型案例

1. 货盘出海:供应链驱动的“产品输出”

模式特征:依托国内供应链优势,通过跨境直播销售高性价比商品,典型代表为三只羊、辛选。

案例解析:

三只羊与新加坡达人@shop with sasax合作直播,主推自营品牌“小杨甄选”,首场GMV登顶新加坡榜首。

辛选泰国专场聚焦榴莲、乳胶枕等产地直供商品,通过价格优势(较当地零售价低30%)引爆需求。

核心挑战:物流时效与售后成本高企,东南亚平均退货率达15%,需本地仓配体系支撑。

2. 方案出海:经验复制的“服务输出”

模式特征:将国内直播运营经验打包为解决方案,服务海外品牌或平台,代表机构为交个朋友、遥望科技。

案例解析:

交个朋友设立“海外电商学苑”,为国内品牌提供TikTok运营培训,单课程营收超千万元。

遥望科技在洛杉矶建2000㎡选品基地,为美国达人提供“达店一体”服务,黑五单场GMV破百万美元。

核心挑战:本土化人才稀缺,英语主播月薪达2万元,小语种人才成本更高。

3. 生态出海:资本联动的“品牌输出”

模式特征:通过投资并购、本地化运营构建品牌矩阵,代表企业为SHEIN、Temu,直播机构中美ONE正尝试此路径。

案例解析:

美ONE成立国际发展部,计划联合已有海外布局的品牌(如花西子)打造“东方美学”IP,切入欧美高端市场。

辛选申请TikTok广告账户,拟通过内容营销孵化自有品牌,复制国内“辛选严选”模式。

核心挑战:文化差异导致品牌认知偏差,例如中式审美产品在欧美市场接受度不足。

500

四、目标市场解码:三大战场的选择逻辑

1. 东南亚:文化近亲与数字原住民

文化适配性:泰国消费者对直播购物的接纳度高达86%,印尼虽曾实施禁令,但市场需求最终促使政策松绑。这种文化亲近感,使得"砍价""秒杀"等中国式直播话术能快速移植。

人口红利:东南亚24岁以下人群占比超35%,他们既是直播内容的生产者也是消费者。越南某主播单场带货破百万美元,正是抓住了这波年轻消费力。

基建支撑:泰国政府将电商发展纳入数字经济战略,物流时效提升30%,为直播电商爆发奠定基础。

2. 中东:石油美元与社交裂变

消费力觉醒:阿联酋人均GDP超4万美元,沙特"2030愿景"推动经济转型,直播电商成为新中产消费升级的出口。美妆品牌Made By Mitchell在沙特首场直播销售额破83万美元,印证高端消费潜力。

社交属性:阿联酋社交媒体渗透率达99%,Instagram和Snapchat成为直播引流主阵地。本地网红通过"家族式"带货,将信任经济发挥到极致。

物流挑战:沙漠地区"骆驼配送"的魔幻现实,倒逼极兔、菜鸟加速构建海外仓网络,目前阿联酋仓储覆盖率已从12%提升至45%。

3. 欧美:迟到的觉醒与模式进化

市场教育:从亚马逊直播电商业务折戟,到TikTok Shop黑五期间15万创作者涌入,欧美市场正在经历从"电视购物2.0"到"社交购物"的认知跃迁。

内容迭代:Stormi Steele将身体乳打造成爆品,再通过直播转化,开创"短视频种草+直播收割"新模式。这种内容-电商闭环,使转化率提升2.3倍。

技术驱动:沃尔玛联合TikTok测试AR试妆功能,用户停留时长增加40%。技术投入正在重塑直播电商的用户体验。

五、深层挑战:本土化、合规与组织能力的三重考验

1. 本土化陷阱:从“经验复制”到“基因重构”

文化隔阂:欧美用户偏好理性讲解,东南亚热衷娱乐互动,中东禁忌话题需严格规避。交个朋友在英国的尝试因互动冷清转向短视频营销,印证“一刀切”策略失效。

供应链适配:东南亚母婴市场偏好高性价比基础款,与国内高端化趋势背离,要求供应链柔性调整。

人才困境:既懂直播又精通本地文化的复合型人才稀缺,马来西亚市场70%支付依赖现金,数字化运营难度陡增。

2. 合规风险:政策波动与平台规则的“双刃剑”

地缘政治:特朗普拟取消800美元以下包裹关税豁免,若落地将导致Temu、SHEIN等平台成本上升15%。

平台治理:TikTok Shop对商品质量、物流时效的要求日益严格,2024年因违规清退超2万家中国卖家。

法律差异:欧盟《数字服务法》要求直播内容留存3年,东南亚多国对跨境数据流动限制严格,合规成本攀升。

3. 组织能力:从“草莽扩张”到“精细化运营”

管理半径:跨时区协作效率低下,遥望科技海外团队需24小时轮班,人力成本增加30%。

创新瓶颈:国内成功的“低价秒杀”“剧情带货”模式在海外水土不服,亟需内容创新。例如TikTok美国用户更倾向短视频种草而非直播下单。

资金压力:海外仓建设、本地团队培养需重资产投入,中小机构现金流承压,行业马太效应加剧。

500

六、未来展望:从“野蛮生长”到“价值深耕”

1. 竞争维度升级:从GMV到ESG

绿色供应链:欧盟碳关税倒逼低碳物流,京东物流欧洲业务通过新能源车队减碳30%,成为竞争壁垒。

社会责任:本土就业创造、文化尊重将成为品牌溢价来源。喜茶洛杉矶店雇佣本地员工超80%,舆情好感度提升40%。

2. 技术赋能:AI重构人货场

内容生产:AIGC工具降低多语种短视频制作成本,交个朋友借助AI翻译将视频产出效率提升5倍。

供应链优化:AI预测系统将东南亚选品准确率从60%提至85%,库存周转率优化30%。

用户体验:虚拟主播24小时直播攻克时差难题,TikTok测试的AI客服解决率达70%。

3. 生态融合:平台、机构与政策的协同进化

平台角色:TikTok拟推出“跨境直播产业带计划”,联合地方政府孵化本土服务商,降低出海门槛。

政策协同:中国与东盟共建“数字丝绸之路”,推动跨境支付、数据流通标准化,减少制度摩擦。

资本助力:红杉、高瓴等机构设立专项基金,投资具备本土化能力的直播服务商,行业进入“精耕期”。

500

结语:出海不是终点,而是新竞争的开始

中国直播机构的全球化进程,本质是一场“中国模式”与“世界规则”的碰撞与融合。短期看,低价优势与运营经验仍将支撑增长;长期看,唯有构建“本土化能力+技术壁垒+品牌价值”的三位一体体系,才能穿越周期,真正实现从“卖全球”到“品牌全球化”的跃迁。在这场没有终点的竞赛中,胜利不属于最快的奔跑者,而是最坚韧的进化者。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