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做过一次教育类的方案,案名就是《家庭教育补偿方案》
【本文来自《作为一个多年教高三的老师,我想说,不双休并不会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侧峰
你的担忧可以理解,但你的“解决或缓解问题”的思路大有问题,卷出来的效果并不会缩小你担忧的差距,甚至会放大。这已经是无数事实证明了的。只有少数拥有学习天赋的人才能走通现在的路,其他大多数人只会被消耗掉,所以,别想走这唯一的“直径”,而是开辟更多的道路——而这、是社会与政治的事情,中等教育无能为力。
保障基本的公平与发展权,是社会治理整体的事情。具体到一个普通家庭,孩子的健康成长及相对安稳的生活更重要。别强求,试试,不行就退而求其次,人上人总是极少数、中上人也是少数,孩子自己愿意追求极致家长当然别拦着还要支持,孩子没那个愿望动力,家长也别逼着。父母没做到的事情凭什么强求孩子做到?父母能做到的事情凭什么孩子一定得做到?
所以,别打着“打破阶层固化”的幌子鼓吹“卷孩子”,这只会坑了更多的孩子。金钱的力量再大,也不是畸形的理由。
实际上,我多年前供职的一家公司有一部分业务属于政府订单,我曾经做过一次教育类的方案,案名就是《家庭教育补偿方案》。
这个方案其实并不是我的原创,而是我参考了一些发达国家的“社区教育补偿”策划的一个方案,目的便是弥补一些原生家庭环境欠佳的孩子在家庭辅导上的差距,同时也能解决一些家庭确因工作的缘故在某些时间段无法对孩子进行妥善看护的困境。其具体措施便是在社区、村庄内找一固定场所,作为区域内中、小学生放学后固定的学习点,并招募志愿者,以政府购买志愿服务的形式为这群孩子提供学习辅导,在城市靠近大学的地区,可以招募在校大学生,在农村地区,可以考虑招募退休教师,或者兼职教师。
但是这个案子成为我为数不多的被否决的方案之一,私下给我的回复是成本过高,无明显社会效益,且操作不便。
我们再翻回这个方案,如果能得到执行,那么一方面其实并不影响家庭条件好的孩子能通过家教、精英培训班等方式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但同时也不会让大量普通人会落下太多,是一个“尊重差异,兼顾公平”的方案,但这种方案,短期内几乎不可能得到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