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养老保险方式的不同,是历史遗留的问题,谈不上谁吃亏谁占便宜
【本文由“西方朔”推荐,来自《2035年达到月均600元?农村养老金政策该如何落实?|两会·言事(五)》评论区,标题为西方朔添加】
- 自古英雄出
既然是农村的,你不知道农村农业税06年才开始停缴?以我父亲53年出生为例,6-7岁开始干农活,挣公分,直到06年,缴税接近46年,税里面含不含养老保险?同样和城镇工人创造价值,可以说,90年以前,国家还是农业社会,农民贡献的价值并不比城镇工人的价值低,为什么仅因为农业税不含养老、医疗的名目,就要缴每年400元的新农合,养老金每月100多?记住,农民不是没有交保险,他们交的不是保险,它们的名字叫农业税
过去长期实行工人上班默认退休有退休工资,个体经营者没有退休工资,农民种地,老了没有的子女吃五保户,有子女的子女养老。实行养老保险以后,城市采用交养老保险方式,废除了退休工资,而农村基本不变,这是历史遗留的,谈不谁上吃亏谁占便宜。
一些心眼灵活的农民,千方百计移居到大城市郊区,成为拆迁获益者,更厉害的经商发财不在乎养老保险这点小钱;同样,一些城里户口的人向东向南出发,在沿海安家落户,享受更好的生活和养老条件,也有不少人发了财。剩下的人指望着养老保险安度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