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把湖南与江浙的相关文件对比,至少99%雷同,但为何会出现完全不同的现实发展
【本文由“guan_16888705192347”推荐,来自《6天时间,湖南所有县级党政“一把手”赴江浙学习》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作为湖南人我对此事的感受很深,乱弹几句;
湖南人智商不低,也算是自古以来的移民省份,如果要查DNA,除了本地土著的成份以外,中原、江浙的基因也是主要成份,说穿了,大家都一样,生物属性没差别;
一件事情搞得好不好,主要在文化。具体涉及到工作上的事情,所谓的什么思想、思路、办法、措施。。。等等玩意儿,湖南人搞出来的字面东西绝对不会差,如果把湖南与江浙两地的相关文件对比一下,我估计不敢说完全一样,至少99%都雷同,但为什么在同样的文字环境下两地会出现完全不同的现实发展?
核心区别就在于文化上的区别,这个区别不是几份文件、几次参观、几次交流、几次“战略合作”就能改变的,你必须是大环境的改变、本地固有文化的改变;
还是本ID很小的时候,就听过周边跑长途的亲属闲聊之余时讲过,那应该是八九十年代的事情,说他们跑江浙时心理负担小,跑本省和北方反倒是比较害怕,所指的什么我就不用明说了。同样都是权力,但江浙至少把权力用得比较文明、比较规范,他们完全可以用得与湖南一样,但没有这样,这绝对不是什么下发的文件不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纪律单位所用的文件、标准、规定、法律绝对是一样的,区别是使用的人不同,之所以人不同那是因为每个人所处的文化地理不同,你必须要承认这个差别,不能假装视而不见,假装它不存在;
所以,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要想学习先进地区,首先不是学习,抄一份人家的发展纲要、办法措施那是分秒之间的事情,而最没卵用的就是这种所谓的学习。本ID认为,首要的学习,不是到处乱跑的学习,而是回归中华传统价值+结合现实发展需要的做人问题,人不改变,无论你把他送到那去学习,回来还是照旧,因为他的思想和文化并未改变,他在实际操作中还是会回到自己既有的固定轨道上;
所以,本ID认为,形式上的学习,不如在本地开展思想大讨论的学习。当年那种全国农业学大寨、全国工业学大庆式的东西还是少搞为妙,事实证明然并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