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大战掀起,网约车司机的社保保障何时不再“掉队”?

 ·大力财经

近期,京东在外卖领域投下的一颗“福利重磅炸弹”,成功吸引了大众的目光。这一举措不仅收获了网络上的一片好评,还带动整个外卖行业提升了福利标准。京东率先为外卖小哥缴纳社保,树立了行业新典范,美团和饿了么也迅速跟上,纷纷提高了外卖骑手的福利待遇。

500

这一系列变化不禁让人思考,在快递员、外卖员、网约车司机这“城市铁人三项”式的职业群体中,前两者逐渐拥有了更完善的社会保障,而网约车司机却仿佛被遗忘在一旁,他们的权益保障问题亟待解决。作为网约车行业当之无愧的龙头企业,滴滴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众人关注的焦点,大家都期待它能有所作为,带动整个网约车行业向前迈进。

外卖小哥和网约车司机,同样都是在城市中默默耕耘的辛勤劳动者。他们不畏风雨,穿梭于大街小巷,为城市的正常运转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无论是争分夺秒送餐的外卖小哥,还是长时间坚守在车内的网约车司机,他们大多都是家庭的经济支柱,理应有健全的社会保障作为后盾。

但实际情况是,网约车司机处于“保障缺失”的尴尬处境。尽管他们和外卖小哥采用相似的基于平台的共享经济模式,收入都与工作绩效挂钩,同属灵活就业群体,但在保障方面却远远落后于外卖小哥。或许是因为网约车司机独自在车内工作,相对较为“隐蔽”,他们工作中的艰辛不易被外界看到。

有位滴滴司机曾向笔者倾诉,他每天必须开车长达12个小时,才能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即便如此辛苦,他更担忧的还是未来生病、养老的问题。现在外卖小哥的福利提升了,他甚至开始考虑要不要转行。从这位司机的话语中,能真切地感受到网约车司机群体的艰难与无奈。

500

滴滴的发展历程充满了挑战,经历过连年亏损、APP下架等困境,却依然稳坐网约车行业的头把交椅,如今更是实现了盈利。但随着行业不断发展,人们不禁要问,滴滴是否也该承担起更多社会责任,给司机们提供更好的保障?

数据显示,我国灵活就业人口规模已经达到2亿人,建立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机制,已成为国家的重要工作方向。滴滴在灵活就业市场占据重要地位,平台上的司机数量庞大。所以,为司机缴纳社保,不仅是对司机负责,更是滴滴履行社会责任的必要之举。

实际上,滴滴并非对司机保障毫无作为,此前推出的“橙意保障计划”,通过补贴来平衡司机收入。但在行业标准日益提高的当下,滴滴显然需要采取更多实际行动,顺应趋势,为司机们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京东为外卖员缴纳社保这一做法,收获了良好的口碑,也为互联网行业树立了新标杆。这不仅提升了京东自身的品牌形象,还为其他互联网平台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未来若有其他大型企业进军网约车市场,或许也会参考京东的模式,为司机提供更好的保障。对滴滴而言,如果能积极响应这一趋势,尽管短期内运营成本会增加,但从长远来看,将进一步巩固其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

从司机与用户的关系来看,司机的权益是否得到保障,直接影响服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要是司机权益得不到保障,工作时难免会产生负面情绪,进而影响服务水平。这既不利于维护用户对平台的好感度,也会降低司机对平台的忠诚度。

因此,在盈利的同时,滴滴应当更加重视司机的权益保障问题。可以参考京东、美团等平台的成功经验,为全职以及稳定兼职的司机缴纳社保,为兼职司机提供意外保险和健康医疗保险。这样既能提升司机的保障水平,让他们更有安全感,也能增强司机对平台的归属感,促使他们更用心地服务。

不可否认,滴滴面临着现实难题,其平台司机数量庞大,确实难以做到为所有司机提供全方位保障。但即便如此,也应当尽力而为,优先为那些接单积极、工作稳定的司机提供保障。这既能展现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也能为整个网约车行业的健康发展起到示范作用。

总的来说,作为网约车行业的领军者,滴滴应积极响应京东等平台传递的积极信号,切实为司机提供更好的保障。这既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体现,也是推动整个行业进步的关键一步。只有让“城市铁人三项”中的每一位劳动者都能享受到完善的社会保障,他们才能更安心地工作,为城市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