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二大光伏组件供应商拟赴港上市,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500

近日,晶澳科技(002459.SZ)公告称,为进一步推动公司全球化发展战略,加快市场、供应链、研发三位一体的全球化建设,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提升国际品牌形象,提高公司资本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公司计划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股票并申请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挂牌上市。

关于赴港上市的具体细节尚未披露。晶澳科技称,将充分考虑现有股东的利益和境内外资本市场的情况,在股东大会决议有效期内选择适当的时机和发行窗口完成本次发行并上市。

截至2月21日收盘,晶澳科技(002459.SZ)报12.45元/股,市值412.06亿元。

综合 | 公司公告 金融界  编辑 | Arti

本文仅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交易建议

500

官网显示,晶澳科技是全球领先的光伏发电解决方案供应商。公司创始人、董事长靳保芳先生1996年率先进入光伏行业,从事硅棒、硅片业务,2005年创建晶澳,从事太阳能电池制造。

2007年,晶澳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2010年公司产业链向下游延伸到组件,2012年延伸到光伏发电业务,从而实现了垂直一体化全产业链。

2018年从美股私有化退市后,2019年完成在深交所A股上市。

企业发源地、上市公司注册地均为河北省宁晋县。晶澳科技在全球建有多个生产基地,海外拥有13个销售公司,打造了硅片、电池、组件、光伏电站的垂直一体化全产业链,员工5万多人。

公司产品销售和服务网络遍布全球178个国家和地区,组件出货量连续多年全球名列前茅。

根据索比咨询的调研统计,公司在2024年组件出货在75-80GW,居于行业第二。以2023年公司组件出货57GW计算,晶澳科技2024年出货同比增长最高达到40%。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月,晶澳科技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去年亏损45亿-52亿元。结合前期财报,公司在去年Q3单季实现净利润约3.9亿元,大超市场预期;但是到Q4,其单季亏损范围在40.2亿元-47.2亿元。

该业绩表现大幅低于机构预期。晶澳科技去年上半年归属净利润为-8.7亿元,且连续亏损两个季度。但是到Q3,其单季净利润一举转正,在一众光伏晶硅产业链企业中并不多见。基于此,有机构对其上调盈利预测,预计其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1.9亿元,同比-103%。考虑后续需求恢复+行业落后产能出清,组件盈利有望继续修复。

但公司披露的业绩预告,与机构预期相差甚大。对于业绩变动,晶澳科技在今日公告中解释称,受光伏行业供需错配的持续影响,市场竞争加剧,各环节主要产品价格大幅下降,以及国际贸易环境日趋严峻,导致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持续下降。

公司进一步表示,基于谨慎性原则,公司对出现减值迹象的长期资产进行减值测试,经过审慎评估将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对业绩影响较大。

晶澳科技在2025年光伏行业供需变化方面,预计全球光伏装机量将保持增长,国内装机规模将平稳增长,海外市场尤其是欧洲和其他新兴市场能源需求高增,清洁能源增长势头强劲。

供给侧改革持续推进,相关部门引导企业减少单纯扩产计划,提高新建项目门槛,产能结构调整,技术提升改造,高效组件产品推出市场,竞争力差的产能将被淘汰。

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发布通知,新能源项目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由市场形成,为新能源市场发展打开更大空间。

据了解,商务部出台光伏组件出口产品碳足迹标准,初步规定出口光伏组件碳足迹追踪不超过415kgCO2e/kWp。晶澳科技重视可持续发展和ESG理念,积极推进光伏产品的国际机构碳足迹认证工作,符合低碳标准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有助于公司布局全球化发展。

据了解,晶澳科技在新产品新技术方面,始终重视研发力度,积极布局下一代新技术和新产品。2025年1月公司展出DeepBlue5.0超高性能组件,基于晶澳科技Bycium+5.0电池技术平台,集成多项高水平创新成果,功率高达670W,效率达24.8%。

2024年公司面对全球光伏市场变化和挑战,管理层做出系列应对决策,调整海外产能布局,推动N型产能全面渗透并持续升级,快速淘汰老旧产能,积极调整外币资产套保比例等。

如果能成功登陆港交所,晶澳科技将成为继福莱特、钧达股份之后,又一家“A+H”光伏上市企业。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