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江南的大英雄,为什么会被队友捡漏?王僧辩:现金流才是王道

500

侯景

侯景之乱是江南有史以来遭遇的最惨无人道的沉重打击。王僧辩在江南百姓不绝如缕的危急关头挺身而出 ,遏制住侯景之乱的肆虐,给奄奄一息的南方汉文明带来一线生机。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挽狂澜于即倒的大英雄,为何没有享受到胜利的果实,而草草落幕?

一、南朝大牌局

公元548年,由于南梁菩萨皇帝萧衍引狼入室,江南地区爆发了侯景之乱。

侯景本是北方流亡到江南的一名将领。自528年开始,他就跟随当时的北魏掌权人尔朱荣在河北大战中生擒了号称拥兵百万的农民军领袖葛荣,从此一战成名。

尔朱荣死后,他又以一方诸侯的身份投靠了北齐创始人高欢,被封为南道行台,实际掌管黄河以南全部领土,很显然这已经不是一个普通臣子所能拥有的权限了。

而高欢之所以如此笼络侯景,那是因为侯景这个大魔王乃尔朱荣死后,整个北方地区军事造诣最高的人。

高欢死后,侯景野心膨胀,想取代高家的地位,结果被高欢留下的后手慕容绍宗所击败。但这并不代表侯景不行,事实上慕容绍宗只能在侯景面前保证不败,然后利用北齐庞大的体量耗死了侯景而已!

548年正月,侯景在中原创业失败后南下投奔萧衍。但此人贼心不死,在淮南待了不到半年就再次起兵造反,他通过利用江南地区豪强与奴婢的阶级矛盾、藩王与中央的央地矛盾,竟然成功逆袭杀掉了占据主场优势的萧衍。

500

萧衍

萧衍死后,江南分成四股较大的势力,第一股是长江下游三吴地区的太子萧纲,这是侯景扶持的傀儡政权,占据当时长江流域最精华的地区。

第二股是占据巴蜀地区的梁武帝第八子萧纪,不过巴蜀地区地形闭塞,自古以来都没有从这里出发占据江南的案例。

第三股势力是长江中游的荆襄地区,主要由湖南、湖北两个省份构成。湖南方面的带头大哥是梁武帝的孙子,已故前太子萧统的儿子萧誉。湖北方面的则是他七叔萧绎 这是个千古罪人,对中华文明犯下的罪行不下于项羽和秦始皇。

此外,梁武帝的第六子萧纶也跑到长江中下游交界的军事重镇江夏,并被这里的官员推举为头目。也就是说,当时的荆州地区呈现出三足鼎立的格局。

除了传统上中下三游之外,还有一个独立的地缘板块也意外参与到了这场乱世吃鸡大赛。那就是珠江流域的岭南。

500

按理说,它是没资格参与这种争霸赛的,但由于梁武帝晚年的胡乱折腾以及侯景之乱的影响,整个长江流域都被搞得经济崩溃,反而是一直在旁边吃瓜看戏的珠江流域没怎么受到波及,意外地拥有了上桌博弈的资本。当时名义上控制岭南的是梁朝宗室萧勃,但实际掌权人却是当地军事一把手:陈霸先。

二、挽狂澜于既倒

彼时王僧辩的直属领导就是占据湖北的那个萧家老七,华夏文明的千古罪人,湘东王萧绎。

萧绎是个外战外行,内战内行的膏梁子弟。梁武帝死亡的消息传来之后,他的第一反应不是起兵为父报仇,而是想兼并掉湖南的大侄子萧誉和江夏的六哥萧纶。不仅如此,他还勾结北方的宇文泰,把自己的八弟萧纪卖给北周,导致南方政权彻底失去了巴蜀之地。

500

王僧辩当时就被派去湖南跟萧誉作战,但他用兵谨慎,想要准备充足再出发。这让着急内斗的萧绎十分不爽,不但把他抓来痛打了一顿后扔大牢里囚禁起来,还把他全家上百口人扣作了人质。

但由于萧绎派去的人不顶用,被萧誉打败了,这才不得不重新启用王僧辩。名将一出手,战局瞬间一百八十度逆转,萧誉这小喽啰很快就被拿下了,另外一个参赛选手萧纶也被吓破胆,直接渡江投奔禽兽王朝北齐去了。就这样,萧绎不费吹灰之力地统一了荆襄之地 ,成为了后三国时代的刘表。

但与此同时,在江东地区祸乱人间的大魔王侯景也盯上了这块地方。侯景这个人长于破坏短于建设,他占据江东不到一年就把富庶繁华的三吴之地给祸害成了一片人间炼狱。

《梁书》是这样记载宇宙大将军的“大手笔”的:“自晋氏渡江,三吴最为富庶,贡赋商旅,皆出其地。及侯景之乱,掠金帛既尽,乃掠人而食之,或卖于北境,遗民殆尽矣!”

侯景犹如蝗虫过境把长江下游啃食一空后,江东已经无法供养他那支军队,于是他就把目光盯向了中游的荆襄,如果让侯景这么一路啃下去,江南地区起码得倒退五百年。

而正如前文所说,侯景是那个时代军事造诣最高的一个杀神。以当时江南诸将那可怜的战斗力,基本上没有战胜他的希望。

551年4月,侯景开始西进,萧绎派去抵御的大将徐文盛被打得大败亏输,侯景大军势如破竹攻破了荆州东大门:江夏。

此时侯景距离荆州首府江陵只剩下巴丘一座重镇。此处是湘江与长江的交汇处,即今湖南岳阳,也是当年吴蜀两国在荆州对阵的最前沿,周瑜就是死在这里的。

侯景来到巴丘的时候,王僧辩闭门不出,还给侯景说了一通十分暧昧的话,大意是你放心大胆地向荆州前进吧,我不是你的敌人,只是我全家上百口在人家手里,实在不敢轻易投降呀!

500

但侯景终究信不过王僧辩,害怕他在背后捅自己腰眼子,于是便打算拿下巴丘城后继续西进。可没想到这一打直接把自己的事业给打崩了。

在长达两个月的巴丘保卫战中,侯景使出了浑身解数,但就是屡攻不克。再加上此时军中爆发瘟疫,军士死伤过半。侯景南下投奔梁朝的时候,本就没带多少嫡系部队,他手上的军队都是后来在江南组建的草台班子,一旦遇上这种史诗级别的大溃败,立马就得树倒猢狲散。

巴丘大胜后 ,萧绎命令王僧辩乘胜东进,收复江东,歼灭侯景。与此同时,另一个玩家也加入了这场游戏,他就是一直在岭南坐观成败的陈霸先。

其实侯景之乱爆发后不久,陈霸先就已经抽调岭南的家底准备上桌梭哈了。但他本钱太少,没敢轻举妄动,一直在珠江与赣江的分水岭大庾岭猫着,老陈对外宣称自己效忠萧绎,但却始终不肯去一山之隔的湖南报到。

等到王僧辩取得巴丘保卫战的胜利之后,侯景成了秋后的蚂蚱,他手上那块江东之地就成了一只“高材疾足者先得”的肥鹿。陈霸先瞅准这个时机,带着多年积攒的赌本压上了牌桌。

500

可侯景是人家王僧辩打败的呀!你陈霸先凭什么捡漏?人家王僧辩愿意吗?

答案是愿意。

正如前文所说,当时长江流域已经被祸害完了。江东成了一片白地,荆襄也不遑多让,三萧刚刚打完淘汰赛,又被侯景破门祸害了一通,北方还有一个宇文泰在虎视眈眈。王僧辩的主子是没有余粮供给他的,但陈霸先有啊,他这次北上足足带了50万石粮食,大手一挥就给王僧辩分了30万,不然王僧辩只能趴在荆州干瞪眼。

后来这两人联手,在南京城外送了恶贯满盈的侯景最后一程。江东之地也就此落入陈王联盟手上,从这时候开始,王僧辩就不管自家一百多口人的性命,开始脱离萧绎,拥立一个叫萧方智的南梁宗室做皇帝,自成一系了。

三、巴蛇吞象,物极必反

但是,在分配江东这块大蛋糕的时候,王僧辩犯了致命的错误。他把自己的手下王僧智、杜龛、张彪、徐嗣徽都派出去占领了整个三吴之地的核心地带,却只给陈霸先的岭南集团丢了一个京口镇。

这种分配方式,即让陈霸先集团对他心怀怨恨,也使得自己的力量遭到摊薄,而潜在敌人的力量却被集中在了京口。此时的王僧辩犹如一张拉满的弓弦,看似张力最大,但其实也是最脆弱的时候,只要用小刀轻轻一碰他就会断裂开来。

这种情况持续了4年,当时间来到554,那根压倒王僧辩的稻草终于出现了。这根稻草就是北方齐国的“英雄天子,神经皇帝”——高洋。

500

高洋

在侯景之乱这场盛宴中,北齐的死对头北周利用萧氏内斗的机会,轻松夺取了有天府之称的巴蜀之地,并于不久前干掉了王僧辩的前东家萧绎,得到了江陵之地,成功地在后三国时代完成了当年诸葛亮隆中对中的理想版图构建。

500

这让高洋十分眼红,为了拉平与北周的差距,他就想吞并江东,扶持梁国的傀儡宗室萧渊明回去继位。

王僧辩迫于高洋的军事压力,被迫答应了这个屈辱的条件。但这让一旁窥伺的陈霸先看清了他的虚弱。王僧辩连侯景这尊杀神都能硬刚,加上又有长江天险屏障,为什么一枪不发就答应高洋的要求?

只有一种可能,他现在很虚弱。

对于陈霸先来说,如果高洋成功入股江东这个项目,他的前途将会变得十分暗淡。因为以他的本钱,根本不足以与一个大国抗衡,高洋一来他就没有翻身之日了。

所以他一定要去搅黄这个项目,决不能让高洋过长江。而要达到这个目的,第一个要打倒的人就是王僧辩。

如果论纸面实力,陈霸先是没有胜算的。但正如前文所说,王僧辩在三吴跑马圈地,他的力量被摊得太薄了,留在他身边的武装已经不足以保证万全。陈霸先就是利用这个机会,不宣而战突袭了王僧辩,直到临死前王僧辩还没弄清是怎么一回事就稀里糊涂做了刀下鬼,而他辛辛苦苦打拼下来的基业,也落入了陈霸先手上。

500

陈霸先

文史君说

王僧辩高位崩盘的惨痛教训,再次印证了物极必反这句古话的哲理性。任何时候保全自己都是第一位,发展只是第二位,无论何时手上一定要有足够的现金流以应对危机。为了发展而增添生命危险,那就是舍本逐末,死有余辜。

参考资料来源:

李国章、赵昌平主编:《二十五史简明读本·宋书 南齐书 梁书 陈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

[日]吉川忠夫,张恒怡译“”《侯景之乱:六朝的黄昏》,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4年。

(作者:浩然文史·西北狼)

点击「浩然文史」阅读原文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