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调侃一玩就困的“走近科学模拟器”,为何能登顶下载榜、Steam好评率90%?

500

夜間瀨玻璃丨文

几天前,社交平台突然出现了一个全新的「赛博灯泡」。

一位玩家购买、打开游戏《都市传说解体中心》后,在调整界面偶遇了一个特殊的分辨率选项「0×0」。好奇心驱使选择这个选项后,游戏画面从他的显示器上消失,仅剩一个不断闪烁的白色描边窗口,与持续不断播放的背景音乐可以证明游戏的存在。

500

他在几个社区发帖求助,可几乎没有人成功复现出这个神秘的分辨率选项,自然也难给出一个可以直接解决问题的办法。随着帖子的传播,这个神秘的「0×0」不仅成为了一个切莫尝试的「赛博灯泡」,还成为了一则都市传说。

500

「0×0」是否真的存在,这个问题我们放到以后再说。正因这个小插曲的出现,《都市传说解体中心》这个游戏多添了几分神秘味道。

如果你喜欢都市传说题材,对悬疑侦探游戏感兴趣,我想这几天你应该在互联网上刷到过它。《都市传说解体中心》(简称:《解体中心》)是墓场文库制作,集英社游戏发行,一款以都市传说为题材的悬疑、推理游戏。

500

游戏中,玩家扮演因被碰瓷而欠下千万债务的福来蓟,为“都市传说解体中心”工作。在社长廻屋涉的指导下,负责调查现实中的灵异现象,收集线索锁定与事件对应的都市传说,最后从现场和互联网中挖掘寻找证据,剥开诡异现象背后的真象。这也正是“解体”的含义。

500

2月12日《解体中心》多平台登录。eshop那边,游戏刚刚拿下日区下载榜第一名,不少眼熟的VTuber都在直播推这个游戏。Steam这里,上架一周获得超1000条评价,好评率89%,口碑也相当不错。

500

500

留意评价,能发现绝大多数人都在夸赞剧本的精妙,游戏最后的反转有多么出人意料,但同时也能注意到有很多人嫌弃《解体中心》,认为它并不是一个正经的推理游戏,更像是一个点看对话,几乎没有什么交互的视觉小说。

500

墓场文库是个规模非常小的游戏开发团队,团队成员只有4个人,主程、主美、剧本、音乐各司其职。他们制作的第一款游戏《和阶堂真的案件簿》(简称:《和阶堂真》)并没有在国内大火,只在小圈子里有一定传播,口碑尚可。

500

500

如果看这篇文章前,恰好两部作品都玩过,你一定能感受到两部作品相似的气息。两年前的《和阶堂真的案件簿》与现在发售的《都市传说解题中心》一脉相承。

500

从《和阶堂真的案件簿》开始,墓场文库就非常擅长点阵画,呈现在游戏里就是像素风,不过他们不会使用更多的颜色,游戏里的主色调相对固定。

《和阶堂真》中最容易看到的就是表现具体事物的白色,勾勒轮廓的黑色,以及用来背景填充的钝色与蓝鼠色,到了关键节点也能看到过饱和突出的红。

500

500

《解体中心》中他们对像素风的把控力进一步提升,细节更多,内容更加丰富,画面也更有层次。

相比前作的无脸主角,这作的主要角色都有绘制细节更丰富的胸像,色调相对固定,但是通过不同颜色的色块,很多场景也做出了对应的光影效果。

500

500

如果说《和阶堂真》使用像素风,还是团队刚刚成立,方兴未艾时用的权宜之计,那么《解体中心》的美术风格毫无疑问是在前作之上的Pro Max Plus。

墓场文库把像素风玩出了花,各种像素风的动画演出,赤色与青蓝色的撞色进一步突出了都市传说出现时的诡异,主人公廻屋涉各种中二动作,与解密时的神棍演出,还有女主角福来蓟堪称移动表情包的各种小表情,都为作品增色不少。

500

500

500

500

夸完最吸晴的画面,我们不得不先说点《解体中心》的缺点,也就是网上评论提到的玩法匮乏。

《解体中心》的设定很有意思。玩家扮演的福来蓟拥有一个“念视”的超能力,这个能力并非阴阳眼,而是看到一个区域里过往时间段的残影。作为指导的廻屋涉虽然久坐轮椅,足不出户,却拥有一个可以全程旁观侦办的“千里眼”。

500

500

搭档关系很像《神秘拼图》中的丹泽尔与安吉丽娜。

即使有两个都市传说级别的能力加持,《解体中心》的侦办流程仍表现得无趣,死板,像是笃定要贯彻某种匠人精神一样,从头到尾,坚定不移。

简单概括整个侦办流程。在前往案发地地过程中,利用SNS寻找有用的信息;抵达案发地后调查对话,利用“念视”能力捕捉更多的线索,将案件与都市传说挂靠在一起;最后在数日反复地询问和调查后等待都市传说的最终解体。

500

500

游戏做了人物图谱,还有福来蓟口吻的笔记,但能用到的次数不多,很可惜

注意这里的用词,是等待而非侦破。

案件流程中你不必担心错过了什么关键线索,因为错过了肯定无法推进剧情,也不用担心侦办之后自己仍没搞清细枝末节,因为廻屋涉的指引几乎会手把手的讲你带到正确答案面前。除非一点没看剧情开着连点器跳过人生,不然案件的谜底,其实和二位数加减法区别不大。

500

500

这就是《解体中心》稍显扫兴的地方,它和前作一样没有设计任何复杂,需要花费些力气才能推进案情的设计。一切被拐到都市传说的谜团,都会在穷举法的伟力下,被剥取神秘,显露真身。这种情况下。玩家很难将自己真的代入到案件之中,参与感的缺失也就直接影响了多数人对剧情的评价。

500

只是,这种设计其实是墓场文库的故意而为。游戏发售前,主创团队曾接受过一次采访,他们表示有意削减难度,就是为了能让更多人无门槛,轻松地体验剧情,在画面与音乐的结合中,给玩家一种番剧式的游戏体验。

在游玩过程中能很容易感受到“番剧感”。

每个章节都有对应的开场,结束时也有黑暗风JPOP的插入,体验丝滑,能感觉到墓场文库的投入,只是很难说他们这么做是否值得。

500

回看《解体中心》的Steam评价,能发现好评确实也如他们所想,绝大多数都集中于他们精心设计的剧情上。

500

记得前作《和阶堂真》也是因为玩法上的缺陷而受人诟病,但它依然获得了一部分人的追捧,因为墓场文库非常喜欢叙诡,擅长在案件的余音里,藏一点点出人意料。

500

这些被埋藏起来的意料之外,往往又会成为整个案件的点睛之笔,补足最后一点不足,让游戏体验从平平无奇的侦办,平平无奇的解密,到最后却来了一发剧情体验上的猝不及防。

500

500

《解体中心》的篇章故事其实也有对应的传承。不过相比《和阶堂真》的处理,它要更加彻底,不仅在章节内藏起了对应的回寰,还在最后的第六章,将所有故事串联,埋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叙事诡计。

是否愿意接受这个叙事诡计,接受度如何,都会直接影响你对《解体中心》的评价。接下来的叙述又会避无可避地涉及剧透,如果你感觉这个游戏的画风很对胃口,愿意扛过3~4个小时的白开水AVG,那我建议你可以先去试试游戏;但你要是更想知道一些后续,方便调整自己的预期,那可以留心这张图片下面的小字。

500

每章剧情结尾,玩家扮演的福来蓟都会拾到一张预言卡,说是预言其实也代表了这一幕故事最后的走向。

当游戏推进到第四章,故事格局的进一步扩张,从最开始地方出现的灵异案件,上升成为威胁整个日本安全的大危机,叙诡的比重也进一步加大,玩家扮演的福来蓟迎来真正的成长,开始可以独当一面,游戏中还会出现两次解体的设计,解体隐藏的真正秘密。

几张预言卡也会开始相互串联,前期几个乍看之下毫不相干的案件也开始产生联系,让一切都向着风雨欲来的趋势发展。而当真相水落石出,最后一幕墓场文库还藏了一个可以统领起整部作品的叙事诡计,也颠覆了很多人对它的评价。

如果在游戏结束之后,你认可接纳这个可以被称为核心的叙诡,那么《解体中心》在你的评价毫无疑问会再上一级。但如果在游戏结束之后,你觉得这个叙诡不过尔尔,那么想来你也不会认可有人说《解体中心》是一部低开高走的“神作”。

500

我觉得《解体中心》还有一个相当独特的气质,就是展示了都市传说的两面性。

早些天我们写了一篇关于「都市传说吧」的文章,聊到他们格物致知的精神。正如“灵异豆瓣小组是最科学的小组”一般,去寻找,溯源,破解都市传说是一种精神。《解体中心》中与都市传说挂靠的案件,最后的走向也都是走近科学。

500

500

可在唯物同时,《解体中心》在设定上抛出了两个堪比都市传说级别的能力,让整个作品蒙上一层真真假假的面纱。

我还挺喜欢这一点的,都市传说为题的作品,从来都具有两重魅力。就像经典作品《流行之神》那样,你可以选择科学,唯物侦办案件,你也可以选择迷信,唯心解决魑魅魍魉。正因是游戏,才能方便得呈现出都市传说所特有的糅杂。

500

在这个基础上,《解体中心》其实还对作品进行了一定的现代化处理。在SNS发达的现在,都市传说的传播已经不再依赖耳传耳,通过SNS只需要一点时间,一个 莫名其妙的都市传说就可能出现。

500

游戏中,廻屋涉还有自己的Youtube频道,专做都市传说

游戏的SNS侦办明显是为了强调这一点而设计。侦办过程中,单纯的福来蓟不仅能从互联网上找到线索,还能看到网民对事件中心者散发出的无底线的恶意,开盒、造谣、网暴……

这种藏在互联网背后的恶意,相互纠缠,无底线地生长,发酵,面对一个难知全貌,难以溯源的巨物,我们没有办法还击,没有办法解决,最直接了当的方法是逃离,这可能就是《解体中心》想要表达的另一种“都市传说”。

500

500

文章的最后,还是说回那个游戏分辨率变成「0×0」的都市传说。在奇妙的BUG出现后,《解体中心》的发行商很快找到了他,并提供了一个解决方式,又一个互联网的都市传说到此宣告终结,可喜可贺。

500

遇到相似“都市传说”的朋友也可以试试

-END-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