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读!马斯克刚掏出一把AK47,隔壁中国团队就扔出了一颗氢弹

昨天,科技圈的瓜田里炸出了一颗核弹——不是马斯克的Grok-3(虽然这哥们儿刚在直播间里掏出一把号称“地球最聪明AI”的AK47,还烧了20万块GPU把服务器烤得滋滋冒油),而是中国团队DeepSeek甩出的一篇纯技术论文,标题朴实无华,内容硬核到能砸穿地板:[《NSA:一种让AI长跑不喘气的“作弊器”》]

这哪是论文?分明是码农写给算力的情书!

500

---

1.当马斯克在秀肌肉,中国团队在秀脑回路

 

马斯克直播Grok-3时,全网都在数他用了多少块显卡,仿佛在看一场“烧钱行为艺术”。而DeepSeek的论文,直接甩出一句:“别卷显卡了,咱换个姿势。”  

他们搞了个叫NSA(原生稀疏注意力)的机制,把传统AI处理长文本的“蛮力硬扛”变成了“庖丁解牛”——分三刀砍向算力黑洞:  

- 压缩(把废话筛掉)、  

- 选择(挑重点盯梢)、  

- 滑动窗口(边跑边瞄局部细节)。  

结果?长文本处理速度飙了11.6倍,预训练成本还打了对折。用网友的话说:“这属于薅资本主义算力羊毛,还顺手织了件毛衣。”  

500

---

2. “开挂”的秘诀:把代码写成诗  

DeepSeek的论文读起来像极了一首极简主义码农诗:  

> “我们不造轮子,我们只造火箭推进器。”  

他们干了两件反直觉的事:  

- 硬件对齐设计:让算法和GPU“谈恋爱”,内存访问比德芙还丝滑;  

- 动态分层策略:像给AI装了个“智能探照灯”,全局扫描和局部抠细节两不误。  

最骚的是,这玩意儿在通用任务上居然比全注意力模型还强,仿佛一个学霸说“我复习时间比你少,但分数比你高”——气得同行想摔键盘。  

500

---

3. “推理不用人教,AI自学成精”

论文里藏了个更颠覆的彩蛋:GRPO算法。传统强化学习得配个“监工”(Critic模型)盯着AI干活,而DeepSeek大手一挥:“要啥监工?让AI自己卷自己!”  

原理简单到像小学生分组PK:  

- 一道题生成4个答案,组内互相打分;  

- 分高的晋级,分低的滚去重练。  

结果?模型自己悟出了“如何用最少步骤解方程”,还能把推理过程写得像数学课代表的笔记。网友锐评:“这不就是AI版的《葵花宝典》?欲练此功,不用自宫!”  

500

---

4. 行业地震:从“刷榜狂魔”到“技术菩萨”

  

DeepSeek这波操作,直接让港股概念股集体高潮(出门问问暴涨16%,美图飙了10%),而更深远的影响藏在论文最后一页:“我们将开源NSA架构。”

翻译成人话:“友商们,作业在此,抄不抄随你。”  

广电行业已经摩拳擦掌,打算用NSA批量生产短视频脚本和论文解读,连“智能秧歌机器人”都可能因此扭得更带感。难怪有投资人连夜发朋友圈:“以前觉得AI是吞金兽,现在看它像印钞机。”

  

500

---

写在最后:一场“暴力美学”的技术狂欢  

马斯克用20万块GPU堆出的Grok-3,像极了土豪炫富;而DeepSeek的NSA,则像极客用一支圆珠笔撬动了地球。  

论文末尾那句“未来将持续探索优化方向”,翻译过来大概是:“这才第一集,下集更炸。”  

今夜,我们都是DeepSeek的自来水。  

(完)  

---

彩蛋:论文附录里藏了句程序员冷笑话——  

> “为什么叫NSA?  

> 因为‘No Slow Attention’(拒绝慢吞吞的注意力)。”  

冷吗?冷就对了。技术宅的浪漫,从来不需要解释。

硅基人零号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