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平多年,四特酒还能做江西酒表率吗?
2月8日,微信公众号江西酒市发布了题为《2025,江西酒业:实干方能铸辉煌!》的文章。文章指出,江西酒圈一直在鼓吹江西拥有300亿市场容量的潜力,仿佛这一目标指日可待;部分江西酒企高喊着要完成30亿、60亿的销售目标,然而,这一切若只是空中楼阁,那终将是镜花水月。
同时,该文章还指出了江西酒业存在的诸多问题:在国内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在品质与创新能力需要加强;江西酒企还存在着管理理念落后、人才短缺等问题。
文章在最后还呼吁,摒弃空喊口号的做法,以实干的精神,全方位推动江西酒业的高质量发展。江西酒市的忧虑并非没有来由,江西白酒市场已经在150亿元规模徘徊多年。
而江西白酒市场能否改变,本土龙头酒企四特酒能否做好表率或将成为关键。
官网信息显示,四特酒正式创建于1952年,前身为樟树酒厂,1983年更名为江西樟树四特酒厂,2007年更名为四特酒有限责任公司。目前公司拥有祚延园、承延园和阁山酿造基地三个厂区,总占地面积2200余亩,基酒产能6万千升,储酒能力11万千升。
四特酒也曾有过辉煌的时候。在20世纪80年代末,江西老百姓将四特酒称为八大名酒之外的“老九”。进入21世纪后,新任董事长廖昶推动四特酒改革,销售额开始上升,四特酒的销售额从2004年的10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33亿元,到2012年进一步增长至了50亿元。2012年江西省内白酒市场约为70亿元,四特酒省内销量约为35亿元,可谓占据了江西省内白酒市场的半壁江山。
但是自2013年以来,省外酒企开始进军江西市场,先是徽酒、苏酒等环江西市场品牌入局,紧接着四川的泸州老窖、郎酒等一线品牌也跟进江西市场,这对四特酒在江西的市场地位造成不小的冲击。
数据显示,2022年四特酒的销售额仅为20多亿元,2023年营业收入进一步降至15.08亿元。四特酒从过去江西的半壁江山变成了如今的十分之一,影响力大不如前。
四特酒为何衰落?有分析指出,2012年以来,白酒企业正处于品牌高端化、产品结构升级和全国化发展的重要转型期,四特酒却反应迟钝,产品创新和市场营销无法适应市场的变化,最终被外地酒企冲垮。
四特酒在渠道方面的滞后也不可忽视。在业内人士看来,过去十年,白酒传统渠道与电商渠道均发生了巨大的革命性变革,四特酒渠道仍然沿袭传统渠道模式,只会导致传统渠道动力越来越小。
一位江西酒商在2023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实际上到目前为止,还是有很多江西本土白酒品牌是靠吃老本存活下去的,缺乏在品牌、产品、营销等各个方面的创新。”吃老本对四特酒的形容也是恰如其分。
而管理层的“摆烂”进一步恶化了四特酒的处境。据了解,四特酒董事长廖昶长期旅居海外,对公司的管理长期缺位,公司员工也是“躺平成风”。目前,四特酒主要市场集中在南昌市,而南昌的四特酒业务员普遍抱着“反正干不干都能卖十个亿”的心理,平时只需要拍拍照片,钉钉打个卡应付下考勤,所有的工作都推给了经销商。
然而,四特酒在“摆烂”的时候,其他酒企却没闲着。同在江西的李渡携手珍酒于2023年4月登陆港股,2023年李渡实现销售额11.09亿元,同比增速25.1%。当四特酒原地踏步上,李渡却快速增长突破10亿元大关,逼近四特酒的销量。
业内人士认为,四特酒具有历史、文化、区位、品牌以及消费者等良好条件,只要积极调整改革,依然有不错的前景。四特酒是重整旗鼓捍卫自己的市场地位,还是继续“躺平”被后来居上有待进一步观察。(内容来源|远见资本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