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化腾“请神”
作者|陶然
编辑|魏晓
蛇年伊始,鹅厂拿到了国服AI的最强神装——DeepSeek。
全面接入,大张旗鼓:
2月8日,腾讯云上线DeepSeek - R1及V3原版模型API接口;11日,旗下智能工作台ima.copilot接入DeepSeek-R1;13日,C端AI助手腾讯元宝引入满血版DeepSeek-R1;14日,腾讯云AI代码助手接入DeepSeek-R1。
更为重磅的消息出现在周末,2月16日腾讯确认,微信中的“搜一搜”功能正在灰度测试接入DeepSeek-R1满血版模型。
从最初紧跟云厂商步伐上线API,到最终接入国民级APP,腾讯AI项目的小王大王乃至鹅厂C端生态基本盘,都在短短一周时间里拥抱DeepSeek生态。
微信接入是最后的大戏,腾讯方面表示,此次接入DeepSeek-R1满血版模型的微信AI搜索功能,不仅整合了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腾讯生态内的信息源,还支持联网搜索,能为用户提供更全面、实时、准确的回答。
据AI蓝媒汇观察,在此前腾讯元宝引入DeepSeek时,除APP内部更新后有明显弹窗提醒外,苹果及安卓应用商店也清一色将“联网、满血的DeepSeek R1”信息置于标题及广告页的醒目位置。
并且在目前的微信生态内,除了AI搜索接入满血版DeepSeek这一极具影响力的举措之外,朋友圈广告资源也正在向有DeepSeek加持的自家AI产品倾斜。
对于腾讯全面拥抱DeepSeek生态的一系列动作,资本市场迅速且持续地给出了积极反馈:过去一周,腾讯港股股价上涨10.88%;而在周末微信接入DeepSeek的消息传出后,腾讯控股今日开盘一度大涨超7%,随后涨幅有所回落,最终报收493.6港元,单日上涨3.96%。
倘若灰测结束后腾讯将满血DeepSeek全面推送,对于社交、搜索、娱乐等一众微信可以辐射到的C端领域而言,都将是一次具有时代划分意义的变革。
从央媒报道来看,今天上午那场民营企业座谈会上,马化腾和梁文锋肩并肩相邻坐在画面靠左侧的一隅:国民级APP一夜进入DeepSeek时区后,不知二人私下会否有进一步的交谈。
加速
过去两年里,腾讯系AI在C端层面的表现始终难称亮眼,产品节奏偏慢,用户反馈也较为平淡。
今年一月中旬,元宝AI项目曾发生战略性调整,团队整体从TEG事业群(技术工程事业群)迁移至CSIG(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由原腾讯会议负责人吴祖榕带领,负责元宝的建设与体验优化,似乎有意在新年调整航向。
有分析人士向AI蓝媒汇透露,这一动作可能指向腾讯AI团队在新年多少会有一些实际产出层面的KPI要求,而不再延续此前相对宽松管理,甚至有些“闭门造车”的模式。
简言之,就是在保证技术研发的同时,也面临一定的指标压力。
腾讯2024年会内部讲话中,马化腾曾对前文提及的两大核心事业群作出战略定调: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需“尽快上岸、浮出水面”;技术工程事业群(TEG)则更为具体,Pony谈到了要突破端到端语音交互技术,腾讯混元已经在跟腾讯会议、输入法、浏览器等结合,微信、QQ都在推进智能体落地,游戏也要全方位拥抱AI。
“TEG进行了架构调整,将更聚焦做技术底座,产品化则希望其他事业群一起推进。”
曾被视作腾讯产业互联网转型核心的CSIG,正经历战略换挡——马化腾在年会中提到,今年CSIG的表现已经超过他原本的要求。在To C业务(如腾讯会议、出行地图)、AI之外,To B业务已经很接近“浮出水面、形成大陆”,似乎指向该事业群To B业务已接近盈利临界点。
但面向C端的AI产品,如元宝、ima等在公开讲话内容中却未有提及。
“AI业务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深挖目前应该是他比较看中的点”,上述分析人士称,CSIG旗下腾讯会议、出行地图等旧有To C产品已建立市场地位,但近两年新开设的AI业务仍需突破商业化瓶颈。
马化腾特别强调“必须尽快上岸”的紧迫性,要求除传统战略级产品外,新业务同样需要加速实现自我造血。
将自家产品矩阵全面接入DeepSeek生态,短期来看暂不可能和盈利直接挂钩(尤其2C业务还需要烧钱),但至少证明腾讯的AI应用开始寻求向上突围,甚至不惜高价借助外力。
七麦数据显示,13日元宝APP发布接入DeepSeek R1推理模型的新版本后,应用商店下载量短时间内急剧上升,截止发稿时已跻身总榜29名(接入DeepSeek前仅为总榜234名 )。
Pony推动下的鹅厂,正在构建从基础设施到应用场景的完整AI闭环。
炸场
但微信接入DeepSeek这一动作的分量,和此前种种相比,完全是另一个量级的存在。
13号元宝更新接入DeepSeek后,AI蓝媒汇曾和几位C端AI助手的深度用户、从业者和分析师交流过看法,过年期间被DeepSeek能力惊艳,却又被服务器卡顿困扰的用户几乎都表示“谁能让我用上满血版ds我就用谁”,当然这只是部分用户的态度。
也有相对中立的观点认为,现在很多家都宣称自己接了满血版,所以他个人不太会仅仅因为听到消息就换个APP使用,最多就是将元宝作为新的备选项之一。
当时,AI分析师Rosa认为,元宝和DeepSeek的绑定未必会成为腾讯系AI破圈的拐点,将微信这一底座和AI耦合,才是腾讯系真正的“核按钮”。
不料短短两天之后,腾讯按下了联通“国民级APP和国运AI”的开关。至于是不是自家元宝,已经不重要了。
将DeepSeek大模型嵌入微信生态,本质是借助第三方技术锐度加固自有护城河,这并非简单的技术采购,而是生态控制权的重新分配。
腾讯通过开放入口换取技术赋能,既避免陷入大模型研发的“千亿利润门槛”困局,又能借助微信社交、视频号等超级入口实现AI能力快速渗透。这种“平台定规则、生态做协同”的打法,正在重构AI竞争格局——当友商在模型参数上贴身肉搏时,腾讯已悄然卡位用户触达的咽喉要道。
二级市场的热烈反应,也显示出资本评估AI价值的新坐标已经转向了所谓“生态控制力”:既然元宝技术单点突破缓慢,不妨先打开AI生态协同的价值。
技术层面来讲,一方面DeepSeek在复杂推理等领域的技术长板,恰好补足了腾讯混元大模型部分场景下的短板;另一方面,R1作为推理模型幻觉较为严重的缺陷,又仍留给了腾讯元宝等通用模型一定量的向上发展空间。
而在公司层面,这种互补性合作,使腾讯既能规避重资产投入“赌涌现”风险,又可快速攫取C端AI产品的市场声量。
“得入口者得天下”的互联网铁律,在AI时代正以同样的方式延续,先控制管道,不急于开采资源——当行业集体焦虑大模型的天价训练成本时,腾讯借助生态位优势,正在将用户触达能力转化为AI时代的话语权。
2025之后,围绕流量入口的明争暗战愈演愈烈,生态或许才是决定AI商业化的终极胜负手。
Lanmeih/今日话题
你看好腾讯系和DeepSeek的融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