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蛟龙行动》票房失败,主旋律电影遇冷可能是社会大环境变了

围绕着《蛟龙行动》的票房败局,电影市场应该是达成了一个基本共识,如果说以前还有所怀疑,是不是从2022年开始,主旋律电影不再像之前那么受欢迎了?如今完全可以确认,主旋律电影确实不像前两年那么受欢迎了。

2019年《我和我的祖国》,2021年《长津湖》等一系列主旋律电影,票房取得空前成功,连带着《中国机长》、《烈火英雄》等这些电影,票房都在20亿左右,在那两年,主旋律电影确实非常有存在感。

从2022年开始,严格来说从2022年春节档《水门桥》之后,主旋律电影这波热度开始退潮。

平心而论,如今回过头来再看《水门桥》这部电影,应该来说恐怕质量并不是那么过硬。尤其是剧情方面,存在较多漏洞,但是在当时,哪怕现在,大多数观众,不好对这部电影提出太多批评意见。

500

其实对比同档期上映的另外一部志愿军题材电影《狙击手》,就可以看出,《水门桥》整体口碑并不过硬。《狙击手》剧情漏洞已经算比较多的了,但总体评分还是要高出《水门桥》一头。

500

严格说来,其实这种题材电影,想拍好,就不太容易。从2019年到2022年,关于志愿军题材的各类影视剧,包括《金刚川》,包括2部电视剧,其实总体观众反响都不是特别好,不同导演,不同演员都投入到这个题材,最后质量都只能算差强人意,可以说明一些东西。

所以,复盘2022年春节档票房,就可以看出一些东西。

《水门桥》的票房呈现一种典型高台跳水趋势,从首日最高6.4亿,短短2、3天就票房腰斩,这种票房走势,和《唐探3》非常类似,都是上映之前热度特别高,观影热情高度期待,但是上映以后口碑有点拖累,导致票房迅速走低。

500

然而一个有趣的点在于,猫眼观众评分方面,《唐探3》是8.8分,《水门桥》高达9.6分,这里面的区别在哪里?相信大家都有自己判断。

也正是因为《水门桥》这种口碑影响,或者说观众审美疲劳,同档期的《狙击手》票房非常惨淡,说明同一时期观众并不喜欢看2部同样类型的电影。另外一部正能量电影《奇迹笨小孩》票房也有点惨淡,倒是纯搞笑片《这个杀手不太冷静》成为黑马,只从成本利润来看,是那个春节档票房方面最大赢家。

500

简单回顾2022年春节档票房,实际上可以看出后来国庆档《万里归途》票房不理想的原因所在,以及后面2年各种主旋律电影票房都越来越低,到这次《蛟龙行动》票房失败,一切都可以从2022年春节档说起。

其实《蛟龙行动》整体质量,大概并不比《狙击手》差多少,或者从豆瓣评分来说,至少和《金刚川》差不多吧?

500

而《金刚川》这部电影,在2020年疫情影响大半年的电影市场,依然取得了10亿票房。

但《蛟龙行动》这个票房,也就是《金刚川》的三分之一,实在是太惨了。

500

所以,这绝不是电影质量本身的问题。

那么原因是什么呢?

原因可能有很多种,并不是单一因素影响。比如电影作为大众流行文化消费,本身观众口味也会经常变化。

所以也要考虑到,电影类型本身,也和时尚潮流一样,总是3、5年流行一个类型。然后大家就一窝蜂上,拍多了,观众自然就审美疲劳了。

内地电影市场在这方面还不是那么明显,但当年港片尽皆过火,尽皆癫狂时代,一部电影火了,马上就跟拍成风,那真的是最多3年就要换一种口味。比如周润发《赌神》火了,马上就一堆赌片上了;李连杰《笑傲江湖》火了,马上都跟风拍武侠片;古惑仔火了,又马上来一堆江湖片......

以2019年《我和我的祖国》为代表,后来3年各种主旋律题材电影确实拍太多了,所以观众看多了,确实也会腻味。

尤其是志愿军题材影视剧,短短2、3年拍了很多,但套路都是千篇一律,主角都是伟光正那种样板片模式,观众看多了,很难再提起兴趣。

除了观众审美疲劳,网上还有一种解读。我挑一个代表性的评论。

500

简单来说,其实主旋律电影票房好不好,要和社会大环境相对应。2019年那会,建国70周年大庆,上一波经济高速增长余温犹存,2020年疫情咱们最先走出困局,2021年在全球经济方面表现可谓是一枝独秀,彼时欧美还在各种焦头烂额,国力蒸蒸日上,上海和深圳的房价,也是在2021年来到顶点...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下,主旋律电影当然就比较有说服力。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那么一旦社会大环境发生了某种改变,可能大多数普通人对主旋律电影的观感,也就发生了一些变化。

用一句话来说,可能就是有点逆反心理了。

而且主旋律这种类型电影吧,也特别容易让观众产生逆反心理。因为本身大多数主旋律电影,就必须要正能量,还要宣扬某种导向价值,用《中国电影报》这篇报道的话来说

500

主旋律电影以传达真善美为核心,在构建国家形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主流价值、弘扬民族精神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最终,是要“彰显主旋律电影育人促进文化育人水平提升的价值。”

因此,大多数主旋律电影,总是难以逃脱说教这一套。

也就是很多春晚小品那样,最后一定要有教育意义,要升华主题。

但赵本山说了,春晚小品最大主题是快乐,让观众看得开心才是第一位的。想要寓教于乐,这需要太高水平,大多数主旋律电影也好,春晚小品也好,根本就达不到这个水准。

500

因此,最后发现,快乐也没了,教育也没教育好。

那观众就更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了,因为本来他想看点乐呵乐呵的东西,你非要教育他,他怎么能不逆反呢?

因此,《蛟龙行动》票房失败也不是一个坏事,尽早让电影行业认识到,主旋律电影拍太多,太泛滥了,观众并不都会买账。

所以,还是拍点其它类型,其它题材电影,比如像《哪吒2》这样的合家欢电影,有一点搞笑,也有一点感动,不就挺好嘛。

至少,大多数主旋律电影,题材就限制了,太严肃,甚至太高尚,不可能搞笑,观众也看累了。

换换口味吧。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