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张兰到刘雯,“永封网红”们的复活密码
文/迪丽冷巴
出品/三言Pro
直播行业从来都没有消停过。剧本、擦边、假货、恶意炒作,一批批网红被禁,一批批网红又悄然复活。
近日,张兰的短视频账号因为“利用逝者进行恶意炒作营销”被封禁,受此影响,其多个社交平台账号都遭到不同程度的限制。但紧接着,她的多个“小号”以及麻六记全国各门店员工纷纷轮流上阵,开始直播。虽未直接在直播间露脸,但张兰的努力“复活”,溢于言表。
这一套“复出”的话术中,员工的集体带货都是在自救。张兰称手下有八千名员工,背后是八千个家庭,自己要为这些员工负责。大S谣言的风波还未过,一些网友开始为“大女主”张兰叫好。照此来看,再过不久张兰可能很快就能露面。
被无限期封禁的张兰好歹还被关在小黑屋里,另一位近期在短视频平台闹的沸沸扬扬的“永封网红”刘雯,最近因与某互联网平台的瓜葛及“阴阳式道歉”,引发公众讨论。但经网友深扒,2021年4月,她就遭遇到了短视频平台的“永久封禁”。但刘雯也许能量不小,第二个月就重新复活。
除了这两位,还有不少知名网红被封禁后复活,他们的复活密码是什么?如何打破“违规——封禁——换壳重生——再违规”的恶性循环?
复活道法1.0——硬复出,套路单一,搞低俗流量
最简单的复活密码是硬复出,套路单一。
最近的例子就是某平台网红祁天道。祁天道出道较早,也算网红界的“头部”。早在2019年末,祁天道就因诈骗罪被判刑。祁天道的社交账号随即被封禁。
然而,2021年祁天道减刑出狱后,其账号解封,同时在其朋友大力支持下,最终以“户外主播”身份成功复出,而且粉丝量不仅没降,反而比入狱前更多,一度接近5000万。
复出后祁天道搞起了户外直播,2024年11月祁天道在三亚雇用女子充当“被骚扰女游客”,然后直播时假装偶遇,用竹竿挑逗女子,摆拍虚假、低俗情节,无底线博流量,性质恶劣。最终被警方处以行政拘留10日处罚,涉事账号被封禁。
尽管有被封禁账号不得转世的规定,可能是平台网开一面,祁天道复出重操旧业。他在复出后的经营变现套路单一,就是搞流量,可能是自身能力有限,只能靠走低俗路线、博眼球,冒犯公序良俗来吸引粉丝和流量。
这也是他所擅长的,最终尝到苦果。也给想用“复活1.0法”的网红断了去路。
复活道法2.0——家族式生存,试探性露脸
第二种复活方法则依托网红的“家族”。
他们用师徒制、家族制建了一批号,形成帮带关系,相互打赏引流、帮扶彼此。当“师傅”或其中一员遭到封禁,这种制度可以把损失降到最低。
知名网红二驴也蠢蠢欲动试图复出。
二驴曾因搞“直播被绑架”的无良剧本遭到平台封禁,但是去年9月,二驴开始尝试复出。当时很多名称中带有“二驴、二驴(从头再来)、二驴的(东山再起)”内容的账号开始发布带有二驴本人出镜的视频,为其造势。
而且话题“网红二驴回归”还登上微博热搜,同时据极目新闻报道,当时二驴还在“驴家班”直播间露脸,为“驴家班”的主播们带来不少流量。
网红“MC天佑”也在去年借用他人实名信息复出直播,只出声音不露脸。目前该账号已被禁。还有不少早期被封禁的主播通过“后背出镜”、“声音出镜”、“饭局片段”等方式尝试复出。
这些主播享受了早期的流量红利,频频试探性复出,说明不只放不下曾经的光环,时不时“露个脸”还能维系老粉丝、稳固“x家班”的流量体系。
张兰被禁后,在被禁的平台上,动员麻六记全国门店开启“全员直播”,这种复出方式大体符合“复活2. 0”的家族制,但唯一不同的是全员直播属于店播,跟张兰有所切割,正常的店播是被平台鼓励的。
复活道法3.0——擅长舆论战,高端身份背书,隐秘式变现
复活1.0里的网红,大多出身是“社会人儿”, 方法单一,纯靠擦枪走火、搞低俗擦边增加流量,算是一种“单纯”;复活2.0里有“社会人儿”,有了一套逐渐成熟的公司化体系,也有打拼几十年帮自己企业带货的“企业家”,虽然不搞低俗,但偶尔也会借助相关事件进行营销炒作。
而3.0里的复活网红获取流量的方式更高一级,变现的方法更加隐秘。
拥有500多万粉丝的情感带货主播刘雯就走了这条路。最近,她以“道歉”的名义,发布多条不实内容,其中部分视频因涉及捏造判决结果而遭相关平台下架,引发公众讨论。
据悉,去年8月以来,刘雯因发布多条涉外卖、骑手的不实言论,被外卖平台以侵害名誉权向北京互联网法院发起立案。2024年12月30日,北京互联网法院作出判决,认定侵权行为成立,判决刘雯在发布侵权信息的各大平台连续5日刊登道歉声明、判决赔偿经济损失5万。
不过,在法院已有判决结果的情况下,自今年1月5日开始,刘雯通过个人账号,在社交媒体以“道歉”为名炒作不实内容。刘雯自称对案件“毫不知情”情况下,以暗示被法院“缺席审判”,还用道歉的形式嘲讽法官。她还称自己得连续道歉30天,赔偿50万元。
但有网友扒出了法院发给刘雯的判决书,上面写着最终判决是连续道歉5天,赔偿5万元,至于刘雯在视频中所说的“道歉30天,赔偿50万元”,其实是原告的诉求。
另外她说的缺席审判也不实,实际在开庭前,法院已通过邮件、电话、短信等多种方式向其发送开庭信息。刘雯则辩解称收到了短信,却以为是诈骗信息。
这也引发不少博主也发视频评论此事。不明真相的网友也在其“正义式控诉”的挑动下,向法院评论区发起“进攻”。
其实,早在2021年4月,刘雯就被短视频平台列入永久封禁名单,原因是“卖惨带货、演戏炒作”。然而次月刘雯就重新注册了账号,并经营起了多平台矩阵。
刘雯的复活更具故事性,用5年走完了“起号——洗白——变现”的全流程:
据悉,2020年刘雯开始活跃,不断剐蹭热点事件,通过塑造女权人设(挑起性别对立),“洗白”林生斌(网暴普通网友)等事件,迅速获取黑红流量,积攒了300多万粉丝,2021年被封。
复活后,她开始进行“洗白”,通过抨击安徽电信、指责中国面包产业等内容,立起了“单亲妈妈”、女强人、正义女神的人设,不断吸粉。
刚开始影响力不大的时候,其带的货源较低端:一是高风险的中老年理财课程,以及做着美女主播卖男士内裤等实际偏擦边的生意;二是枸杞、西洋参等利润高但质量残次的白牌商品。
仅老年理财课销售超过万单。课程相关公司“菲尔莱科技”无教育培训资质,无理财规划师,因侵权、虚假宣传等遭处罚,频遭媒体曝光。
在收割期,通过发布企业不实信息,刘雯迅速变成500万粉丝博主。随着粉丝和流量的增长,她带的货从低毛利的充电线之类,变成了高利润的白酒。
她的生活也优渥起来,2023年自曝已经装修了八套房子。她也通过不断剐蹭热点事件、造谣“网暴”企业,成功从被封禁的“劣迹博主”洗白成为民请命的人民卫士。
她变现的隐秘之处在于,其一:在流量炒作中潜移默化带货。
比如在“道歉视频”和直播中,一边强调自己“无路可退”,一边贴心地提醒大家“等我贵州刺梨/口子窖的直播做完”“马上就没库存了,还有50单就结束了”,并在此期间,悄然登上了相关短视频平台“酒类带货榜”的第3名。
其二:专业、可靠、高端的身份背书。
她的账号简介是“电视节目主持人、刑法硕士、公益助农大使”,主页背景是节目工作照,仅这几点就可以让你看了视频就下单。为什么?
一是主持人的title,她的视频也都是播音腔,粉丝看到真以为她还是在电视台工作的主持人,在粉丝眼里,这么一个在单位工作的高端人士,对知识的科普、对企业的控诉能有假吗?
她是刑法硕士,口中的判决书金额等等法律相关内容,能有假吗?
她是公益助农大使,她卖货是为公益,不可能赚我们太多钱。
可见,从人设到流量,在信任背书上,她已经有了话语权,有了带动网友无脑去相信、去行动的能力。
当然,她实际已经不是电视节目主持人了。
光明正大的低俗,有时候比隐秘的"坏"更可爱。
违规——封禁——换壳重生——再违规
如何打破恶性循环?
违规就封禁,封禁再重生,再去违规,背后流量推荐机制是个“黑箱”。谁炒作、谁有节目效果、谁嗓门大、谁无底线就能获得流量,显然是不正确的。
其次,什么情况无限期封禁,什么情况封禁一个月,平台应该明示。
张兰被封后,网友也并非一边倒的反对她,很快也有大量张兰支持者开始力挺张兰,他们对麻六记多家直播间开播持赞同态度,认为品牌正常商业活动不应受影响,张兰有权力通过合规途径继续进行商业活动。
不过,反对者则认为张兰的行为透支了公众信任,复出可能助长网红“违规后封禁,之后换壳重生”的恶性循环。
笔者认为,网红复出后内容如果符合规则且被大众接受,这实际上是网红经济“市场调节”的一种手段;如果网红复出后依然不知悔改,甚至变本加厉,那流量自然也不会接受这类网红。
无论是平台还是普通大众,应该时刻警惕像“刘雯”这类网红频繁出现。平台方面要做好事实引导,及时辟谣;网友们也应当理性对待网红人物,不能“言听计从”。
要想复出且长久获利,张兰应该谨言慎行,以她为例,怎样实现市场调节呢?
合理的复出取决于她能否真正实现内容转型,不能再搞“借势营销”、旧有争议炒作的套路。
把自己的创业经历讲一讲,创业有哪些坑?做餐饮必须学会哪几招?酸辣粉的制作流程?麻六记的后厨什么样?与投资方的谈判指南?如何培养出懂事有能力的儿子?如何保养皮肤像20岁少女?
不相信平台不给推荐流量。这也许非一时之功,平台和网红都需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