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的核黑鱼,开始批量“下饺子”,垂发24枚“航母杀手”!
作者 | 科罗廖夫
来源 | 科大烽火
据“保加利亚军事网”报道,长期关注中国海军装备发展的美智库研究员汤姆·舒加特发文指出。最新卫星照片显示,位于中国北方某造船厂内出现了多艘正在舾装的新型核潜艇,外媒推测这可能最新改进型的093B核潜艇。
外国军事专家们普遍认为,中方毫无遮掩的亮出几艘新型核潜艇,很可能是在有意“亮肌肉”。093型攻击核潜艇经过了二十多年到一系列循序渐进的技术改进,我们在核潜艇领域终于迈入了自由王国。
根据公开资料来看,根据早年间的网传模型显示,093B核潜艇安装有3组共24具垂直发射筒,每组设有8具,关于这一点,哈工大内的相关介绍展板也能予以支持。但是由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推出的模型,曾给出每组设有6具,一共18具垂直发射筒的配置。
国内专业刊物发表的“新型攻击型核潜艇剖视想象图”,同样也引起了大众的关注,这个“新型攻击型核潜艇”想象图配备有2组共12具垂直发射筒,与18具及24具两说出入较大。
最近的卫星照片做实了24单元垂发系统的推断,照片显示一艘“大黑鱼”打开了一半(12枚)导弹垂发舱盖。很显然,这艘“核黑鱼”可以携带24枚潜射版的鹰击-21高超音速反舰弹道导弹。
核潜艇携带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具有重大意义。此前,老型的093A核潜艇也能发射潜舰导弹,但采用的是鱼雷管水平发射方式,内装导弹的潜航运载器直接在标准鱼雷发射管中发射,依靠潜航运载器和水下弹道控制,出水以后转入空中飞行。鱼雷管潜射的优点在于潜射导弹能够依靠自身的助推器提供动力、增加了导弹的出水速度和抗海浪干扰能力、提高了导弹出水姿态的稳定性。
鱼雷管发射潜射导弹的缺点,主要是导弹结构复杂,要严格进行防水抗震设计,潜航运载器会产生不小的噪声,会破坏潜艇发射导弹时的隐蔽性。出于自卫考虑,潜艇还要装载一定数量的鱼雷,用于导弹发射的鱼雷管数量受到限制,使得一次发射的导弹数量较小,且难以实现饱和攻击。
有鉴于此,被称为093B的新型核潜艇就采用了垂直发射方式,通过专用的垂直发射筒,由筒内发射装置弹射出管,将导弹推出水面,再启动火箭发动机,导弹进入空中飞行。相较鱼雷管水平发射方式,垂直发射方式可以让潜艇储存更多数量及种类的导弹,且作战时不会受航行方向和导弹发射角的限制。
此外,具备垂直发射装置的核潜艇在进行导弹攻击时,不必提前占位机动,可以随时进行全方位、多目标攻击。而且导弹的出筒速度快、稳定性好、弹道简单等等。
不过,尽管093B核潜艇在潜射导弹发射方式作出了巨大改变,且与美国海军弗吉尼亚级、俄海军亚森-M级等攻击型核潜艇做到了趋同,但后两者均采用了大筒多弹技术。
所谓大筒多弹,是指每个垂直发射筒内可以搭载多枚潜射导弹。例如弗吉尼亚级(从Block V开始)装备4具的“弗吉尼亚有效载荷模块”(VPM),每具能够携带7枚战斧导弹(28枚),另外还可以携载中程弹道导弹。俄罗斯亚森-M级则采用了8个大口径发射筒,单个大口径发射筒内可装载3枚巡航导弹,总载弹量达到了24枚。
从模型和卫星照片判断,093B核潜艇没有应用大筒多弹技术,而是采用了单筒单弹结构布局,也实现了增加垂发系统数量的初衷,垂发导弹达到了24枚,在反舰火力上与弗吉尼亚级和亚森-M级相当。再得益于鹰击-21高超声速导弹、鹰击-18A反舰导弹,以及对陆攻击巡航导弹的加入,使得093B核潜艇的反舰和对陆打击方面有极大提升,远距攻击能力与快速反应能力,得到了史诗级加强,综合作战能力可以与弗吉尼亚级和亚森-M级比肩。
我国新型攻击核潜艇的批量“下饺子”,能看到在船厂里进行下水后舾装工作的就有4艘“核黑鱼”,这意味着整个船厂应该至少有超过8艘核潜艇在同时建造。这是上世纪70年代美国和苏联核潜艇“暴兵”以来,全世界第二次核潜艇产能的大爆发。意味着几年内中国海军的核潜艇数量将会有一个大的“井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