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凭什么能养活4700万人?

五千万人,意味着什么?

1个西班牙、2个澳大利亚,或者1个云南省。

你能想象吗?云南的人口密度竟然和泰国接近,比缅甸还高,甚至是老挝的3.8倍。要知道,云南是个彻彻底底的山地省份,平原比例极小,那些大点儿的平地也只能称为“坝子”。

地图大小仅为示意▼

500

单看自然条件,云南和老挝都属于贫困山区的标准模板,和下游的湄南河、伊洛瓦底江、湄公河平原完全不能比。

500

但如果看中国各省的粮食自给率排名,云南4700多万人居然可以自给自足,甚至还能出口。就这么一块天坑之地,怎么能养活这么多人呢?

种田的“核心科技”

其实在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云南人口都远比现在要少

1681年,三藩之乱刚刚完结,云南可谓人丁寥落、极端凋敝,人口大概只有今天的4%。但到了1850年,人口已经冲上一千万大关。1949年1595万,2023年4673万。短短三百多年,云南人口飙升25倍,而且可以自给自足,属实是农业奇迹。

即使条件匮乏,勤劳的云南人从未放弃过这片土地

(图:壹图网)▼

500

如果说,东北是一块长期被低温封印的沃土,解除封印,种田就能从0到100。那云南农业就是被地形耽误了几千年,直到新大陆的“黑科技”登陆这片大地。

众所周知,种田的核心科技其实是“基因”,没有种子啥也长不出来。古代中国能成为T0级的种田文明,除了水热条件,还离不开对欧亚非大陆海量农业物种的引进融合。比如小麦、西瓜、葡萄都是从西边引进的。

但欧亚非毕竟不是地球的全部,自从旧大陆解锁新大陆,就陆续刷出了一大波新物种。无论是伟大的土豆玉米,还是让人上头的烟草咖啡辣椒,以及唠嗑必备的瓜子儿向日葵,都深刻改变了人类的历史进程,对云南的影响更是天翻地覆。

今日云南美食里

常能见到这些“新物种”的身影

(图:图虫创意)▼

500

首先,新大陆作物补上了云南最大的短板——坡地农业

云南面积相当于四个江苏,不缺土地,但这地实在是太陡了。一般坡度大于2度就可能水土流失,大于6度就很难搞机械化。对于两大主粮,大于5度就很难种水稻,大于8度就很难种小麦。

但云南身处横断山脉和云贵高原最蛮横的部位,东西南北全是山。耕地有77%的坡度在6度以上,2度以下的平地只有11%,全滇最大的坝子——曲靖陆良坝还没有崇明岛大。

怎么办呢?搞梯田是个办法,但梯田对坡度、水源、技术的要求很苛刻,而且劳动成本很高,没法普及。

云南最有名的红河哈尼梯田,当地人连续搞了1300多年,造田100多万亩,也只能养活40几万人,是一种迫不得已的奇观。

横屏,赏哈尼梯田美景

(图:图虫创意)▼

500

直到地球另一边的玉米同志踏上这片土地,坡地农业终于站起来了。玉米可以接受15度的坡地,再往上到25度修鱼鳞坑或梯田也能种。顺带一提,土豆也是坡地救星,10度以下问题不大,条件好的话25度也可以。

玉米早在明朝就进入了中国,走的是西南路线,从美洲到印度再到云南。当地土司会把这种棒子作为“方物”进贡到北京给皇上享用,慢慢的,玉米就从西南扩散到了全国各地。

但早年间中国人主要把玉米当做一种外来蔬果,而非粮食,地位类似今天的牛油果。

广西的《镇安府志》叙述

玉米在引进之初被列为“果属,以食小儿”

(图:壹图网)▼

500

直到清朝中期,云南人口大爆发,昆明、大理这俩传统的农业中心已经被开发殆尽,如果按照同时期马尔萨斯的剧本,下一幕必然是天灾人祸。

但这次我们有玉米同志,作为版本答案,很快就在滇省全面铺开

云南的农业和人口版图也随之改变,之前人口集中在滇池、洱海周边,玉米崛起后,靠北的金沙江河谷和乌蒙山区、靠南的红河和澜沧江河谷,都成了玉米产区,能养活大量人口。

玉米,生长在云南的田间地头

(图:壹图网)▼

500

到抗战时期,云南能成为战争大后方和人力补充基地,离不开这一百多年的农业开发。

按最新的粮食数据,云南的粮食总产量里玉米占了52%。可以说,云南不能失去玉米,就像欧洲不能失去Potato(土豆)。

云南的物产丰盈,来自天赐的落差

新大陆基因虽然解决了吃饭问题,但还有一个难题——那就是穷。

古代江南之所以富庶,除了鱼米之乡,还是蚕桑和棉花的主产区,等纺织业发展起来了,就把种田的任务转移给湖南湖北。

作为对比,云南的贫困除了缺最基础的粮食,还缺经济作物,发展经济作物很大程度上也被交通闭塞给卡死了。

云南内部高山险峻、峡谷幽深

即使是在技术发达的今天

许多道路的修建仍十分不易

(图:图虫创意)▼

500

但从近现代开始,随着农业扩张和交通改善,滇省的经济作物开始全面爆发,其优势远在种田之上,比如非常赚钱的——烟草、茶叶和中药材。

源自安第斯山区的烟草,自从16世纪传入中国,就在云南扎下了根,现在已经成了经济支柱,全国前十大香烟品牌,云南独占三个。

云南普者黑,大片的烟草种植地

(图:图虫创意)▼

500

茶叶方面,云南遍布各种红壤(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非常适合种茶。2022年,云南省产茶叶53.4万吨,产量居全国第一。

云南中药材也相当有地位。药用植物资源占了全国种类的55%。灯盏花、滇鸡血藤这些更是只此一家。

云南茶叶的质量与名气,根本无需多言

(图:图虫创意)▼

500

就连蟑螂在云南都长得特别好,腾冲有国内最大的蟑螂养殖基地,为康复新液、肝龙胶囊提供了关键原料。

除了赚钱三大件,云南在热带经济作物这个赛道上,也极具统治力:

国产咖啡豆,云南占98%;战略资源天然橡胶,云南占57%;糖料甘蔗,云南占15%;香蕉17%、芒果34%。此外,鲜切花、烤烟、核桃、澳洲坚果也都是全国第一。

500

云南有如此成绩,热带气候是一个很大的加分项。但中国内地有热带气候的省份,除了云南,还有两广和海南。和这哥仨相比,云南的独家优势其实就是他曾经的劣势——巨大的落差。

在云南,你可以看到元江河谷在夏天热得发烫,而迪庆的雪山终年积雪。

省内最高和最低点的海拔落差能装下一座冈仁波齐,红河、澜沧江、怒江河谷的内部落差,在三江并流那一段甚至能到4000多米,一般来说,海拔每上升100米,温度就降0.6度,海拔不同气候也不同。

而一座座南北向大山又在云南分割出了一条条相对独立的河谷,真正的一山一世界

这就导致,无论是海拔还是平面,云南都能划分出数不胜数的小气候区。无论你这外来物种是热带水果、温带作物还是高山苔藓,在这里都能找到量身定制的快乐福地

特殊的地理条件,注定了云南特殊的农业发展▼

500

夏威夷果为例,这种作物又怕冷又怕热,如果种在海南,夏天高温就会减产,而云南临沧市恰好就是它的快乐福地,全国半数的夏威夷果都在这里。

类似的还有孟连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的牛油果、红河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蓝莓,全都靠独特的生态位做成了隐形冠军。

因为小气候太多,隐形冠军太多,云南省甚至打算搞“一县一业”。

这些云南地产,都很不错

(图:图虫创意)▼

500

环境危机,是个大问题

当然,这一切的基础还是农业、人口和现代化的交通。但云南这片沃土在人类和外来作物的三百年开发下,如今也开始趋于饱和。

现在的人口密度已经非常超模,再多就要竭泽而渔了。在80年代,人口稠密的滇东北就出现了光山秃岭、泥石流、砂石化、荒漠化等各种问题,这笔生态欠账,今天仍没有还完。

2009年,云南威信县发生山体滑坡,20人死亡。2002年,云南新平县发生特大滑坡泥石流,40人死亡,23人失踪。

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在云南省是易发多发的

(图:壹图网)▼

500

这都和过度开发坡地导致水土流失有关。

前面说玉米土豆最多种到25度,因为大于25,法律就明令禁止了,但在现实中,承包一座山,会有各种各样的坡地,如果利欲熏心,想把这山吃干榨尽,必然会过度开发。

此外,还有盗采天然林、毁林种茶、侵占保护区开发房地产等违法行为,之前也是屡禁不止。

保护好云南的自然生态

其中的自然资源才能更好地为我们所用

(图:新华网)▼

500

好在这些问题已经被重视,政府开始大规模搬迁山村、退耕还林,来恢复云南的绿水青山。

这几百年来,一大批农作物走出美洲的亚热带山区,绕过半个地球,来到亚洲的亚热带山区,这是新大陆植物的反向地理大发现,而他们恰巧遇到了种田天赋极高的中国人。

蔬菜“国际港”玉溪市通海县

我国最大的露天蔬菜生产基地

(图:图虫创意)▼

500

如同命中注定一般,它们在这里发扬光大,大大提高了中国的人口上限,云南也从一片缺粮缺人的边疆山区,逆袭为中国农业版图上一块不可或缺的重镇。

由此可见,地理条件并无绝对的好坏,云南也是历经数代人,才好不容易把浑身的劣势转变为优势,必须继续保持下去。

参考资料:

https://nync.yn.gov.cn/html/2022/yunnongkuanxun-new_1108/392133.html

https://www.yn.gov.cn/sjfb/tjgb/202403/t20240329_297393.html

https://www.yn.gov.cn/zwgk/zcwj/yzf/202204/t20220418_240826.html

https://www.fx361.cc/page/2019/0419/15181711.shtml

https://www.citypopulation.de/zh/china/yunnan/admin/

云南省中药材种植规模连续5年居全国首位,云南日报

关于滇东北脆弱生态区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再思考——以昆明市东川区为例

鄂尔泰与清代云南水利建设 梁初阳

玉米在云南的引种和推广 李昕升

《新纂云南通志》

云南元江干热河谷萨王纳气候特征与成因,刘英豪,解明恩,秦才江

云南省“十四五”耕地质量提升规划

秦树才 | 清代前期云南农业发展原因初探

彭建 ▏清代云南玉米种植概况浅析

2023云南农业年鉴 云南省农村农业厅

《云南省“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规划》

云南省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云南咖啡豆产业发展报告2023》

云南省坡耕地现状调查及分析,王伟、贺莉莎

浅析昭通环境现状及污染防治对策,钟龙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云南建设的实施意见,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滑坡泥石流灾害及其与降水特征的关系,陶云、唐川、段旭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