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都难走出,战争创伤应激心理障碍!
昨天发生的故事,在我脑海里久久难以平复。
早在1个月以前,关系最好的同事就约定了这个周六,一定要去他家里聚一聚。加上我在内,一共有6个同事去了他家,把不大的房间挤得满满当当。
直到这时,我们才知道聚会的主题是,庆祝同事的老爷子66周岁的生日。当时也有些疑惑,这也不是什么大生日,为啥同事这么重视呢?
老人家穿着一身红衣,喜气洋洋,和我们每个人都客气地握手。因为和老人家不太熟悉,一时间气氛有些尴尬,说了些恭维的话就止住了。不过好在很快就开席了,等我们上桌一看,瞬间都震惊了——桌子上整整摆了12瓶梦之蓝。
同事举起酒杯,言语中有些哽咽,说今天是老爷子过生日,请来的也是关系最好的同事,同时也是据他所知酒量很大的同事。今天过来只有一个任务——就是陪着老爷子喝尽兴。
好酒、好菜,大家自然吃得尽兴、喝得尽兴。只是大家有个疑惑,平时这哥们看着挺节俭的一个人,怎么今天突然这么大方,花了几个月的工资只为这一顿饭?
同事是第一个倒下的,他喝最后一杯的时候,说:“爸,我知道你心里藏了很多事,我也知道你这么多年一直借酒消愁。只可惜儿子酒量有限,从来没有把你陪尽兴。今天是你过生日的好日子,妈也不在了,再也没人管你了,你就放开喝,一定要喝尽兴!”
同事闷头倒下了,我们几个兄弟就轮番上阵,一杯杯陪着老爷子喝。老爷子也是来者不拒,左一杯又右一杯。能够看出他的酒量确实挺大的,但是也架不住我们人多,慢慢地就显出醉态来了。我们其实大部分都到量了,也怕喝多了出事,一时间酒桌就安静下来。
老人家突然老泪纵横,说这么多年,家人都骂他是酒鬼,喝醉酒就会闹事,连兄弟姐妹都断了联系。他说,只有酒精才能麻痹自己,只有喝醉了酒,才能从曾经的经历中走出来。不喝些酒,他是睡不着的,只要一闭上眼睛,曾经的那些战友就会在他脑海中晃悠。
老人家越说越激动,一下子撩开了秋衣,上面赫然留下了两道深深的伤疤。他说现在身体差了很多,前段时间去医院做了检查,到底有啥毛病儿子也不愿意说,能尽兴一次就是一次吧,他有预感,以后估计很快就要去跟老战友会合了。
老人家步履蹒跚,从箱子里掏出了四个有些年代的本子,我们翻开一看,上面赫然写着“战争日记”。
经老人家同意,我拍摄了部分内容,并进行了整理。以下,就是原文——
剧照《高山下的花环》。
2月15日
我们进行了全面的准备,捆炸药包、发子弹、手榴弹,发干粮压缩饼干,救护伤员等等工作,紧紧张张准备了一天,第二天又将背包捆绑了起来,在天未黑之前我们连队党支部又进行了宣誓也就是战前动员;为了保卫祖国,为了保卫人民,为了祖国安宁,为了不受外来侵略,为了狠狠打击侵略者,我们愿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伟大的祖国,我们坚决执行上级命令,宁愿前进一步死,决不后退半步生。我们坚决执行上级命令,叫我们攻,我们攻如猛虎;叫我们守,我们守如泰山;叫我们穿插,我们要像尖刀一样插进敌心脏,打他个人仰马翻。我们只要还有一个共产党员,指挥就不间断。从团到营,从营到连,从连到排,从排到班,人人都要表决心,向党向人民宣誓,为祖国为人民为家人杀敌立功。
2月16日
夜晚我们准备出发,每个战士轻装带上枪、子弹、手榴弹、雨衣、挎包、水壶、炸药包、砍刀、洋锹。整装出发之前,指导员带领全连同志向党向人民宣誓,宣誓以后开始出发。路上到处是一片黑暗,森林深处只有野生动物的声响,更听不到有人走路的脚步声,更看不到今晚在边境有成千上万的解放军已经深入到敌军阵地前沿、做好一切战斗准备,随时将要发起进攻。路上传递了各种口令,例如“不许说话”“注意进入敌战区”“注意不许发出响声”“左臂白袖标”等等,我们紧张的走着,刚刚下过雨的山路很滑,跌了跤就是一身泥巴也顾不得,爬起来继续跟上队。当到达进攻阵地之后,大约在11点30分左右,连队命令马上挖猫耳洞,我们马上拼命的挖了一个自己的猫耳洞(自己的藏身之所)。
剧照《高山下的花环》。
2月17日
早晨天刚刚有一点亮,6点40分,我们全线发起了进攻。这时炮声像打雷一样,也就好像在自己的头上爆炸一样,震天动地、震耳欲聋,连队马上命令进攻。当我们攻进敌人的障碍物雷区和竹尖地之时,前面的爆破组已来不及爆破,只能用手拨、刀砍。
20分钟我们就有好多同志已攻上山头,由于初战,先上去的许多同志都已负伤、或牺牲,这时我也跟着大部队向11号高地进攻,我基本上还是跑在部队的前头,爬上公路,向阵地进攻,突然敌人的重机枪开了火,压的我连头都抬不起来,这时我灵活的占领有利地势向敌人运动。
突然我刚爬过草丛,就在前边时一片开阔地,无法靠近敌人,这时我突然发现了一个弹坑,我急忙滚了进去,当我刚爬进弹坑就被敌人发现,重机枪拼命的扫时,“唬”一声,加农炮就在我的头上非常近飞过,一下子将我的帽子都吹掉了,这时我心中暗想如果炮再近一点我肯定会被打中,所以我觉得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必须马上转移阵地,我的想法刚结束,突然又是一颗炮弹落在旁边轰的一下炸响,当时我的耳朵像被震聋似的,但脑海中就一个想法,必须马上离开此地(弹坑)。所以我已顾不上外界的一切危险,重机枪压的非常严,打的地上泥土横飞,久久的声音特别实,这时我刚爬出弹坑有二十公尺的地方,轰的一声又一颗炮弹正好落在我刚才所在的坑里,一声爆炸声,漫天的泥巴铺盖我一身,比下雪还要厚,看到这种情况,我心想我是多么幸运呀,要不,就连尸体都不会找到的。
这时敌人的机枪还在哒哒咯咯咯的响,我们吹起了冲锋号,但敌机枪压的上不去,这时又停了下来,连队马上请求营炮兵支持,只听到处炮声四响,敌阵地前沿挨了几炮,接着突一声巨响敌人的重机枪再也听不见响声了,连枪都去见马克思了。敌机枪一停,我们马上攻上11号高地,没有被打死的敌人四处逃窜,有的被我们当场打死了,有的顽抗的敌人统统都被打死了,不举手投降的也统统被打死。我们只用20分钟冲锋,20分钟占领阵地,5分钟收拾阵地,只用了45分钟就结束战斗。
这场战斗我们死了4个人、伤了16个人,七班长、九班长、七班副,还有七班的一名战士共4名同志为祖国显出了自己的生命。
2月17日下午1430,我在战壕里火线入党,成为一名预备党员,并荣立三等功,提升九班当班长,后又调到七班当班长。战壕里条件简陋,文书用笔记本画了一个党旗、党徽,我就是对着这面“党旗”,举起右手郑重宣誓的!
这时因为初战在进攻之中各班的人员都跑散了,在我所在的一段阵地上,当时人心惶惶,各顾各人,看到此种情形,我想到如果没有一个人出来给大家鼓舞士气,于是我马上站出来,领导带给大家抢修工具,补充弹药,擦拭武器,并动员每一个有战斗力的人,自挖一个猫耳洞,并组织大家把药品让给伤员,动员有干粮的同志拿出来,大家平分吃,就这样一直坚持到18日凌晨。
2月18日
我带领十几位同志平安地撤回祖国,挖猫耳洞原地休息,并担任警卫炮兵的任务。南方的天气,或冷或热,到半夜冷的发抖,因为衣服穿多了,行动不方便,再说了我们的绒衣都在原地,也不可能拿回来,我们的短裤因为跑起来不方便,容易卷上来,所以也都脱掉当擦枪布了,衬衣因为太脏,又没得水洗,白的已穿成黑衬衣了,也变成擦枪布了。
猫耳洞里的生活:由于我们都穿两件衣服,一到半夜,冷的缩成一团,小小的猫耳洞人只能钻进去之后两条腿盘起来,由于猫耳洞阴冷潮湿,加上我们穿的又少,两个膝盖痛的要命。每天吃的都是压缩饼干,喝的又是冷水,有时连冷水都没得喝,有时连队做一些饭,我们没有饭碗,筷子都没有,值得用树叶、树枝来代替碗筷。
站岗执勤,每天晚上都要担任繁重的执勤,有时甚至会熬通宵,疲劳的夜晚,两只眼睛光是打仗也好像大脑神经失去知觉一样,但思想一直还是在想着看着前方,注视前方之敌,每天晚上或白天睡不多少,今天在这儿住,明天马上在那儿蹲,每天都要换地方,清晨山上的露水很大,脚上的鞋子被雨水打湿,脚被泡的很大,挤的难受,也无法脱下来晒一晒,怕万一有情况,则跑也跑不起来,再说脚臭的不得了,如果鞋子脱下来,则是三里五里都能闻到臭味,要说内衣,那便是如此。
2月26日
今天我们接到担任营预备队的命令,没想到没过多久,由于前边发起进攻不顺,下午1530我们由预备队转入主攻,命令一个小时加入13号阵地的战斗。接到命令后,我们向前进发,可是当我们到102高地向103高地前进在两高地中间时,敌人用高射机枪、120迫击炮、100炮向我们猛袭过来,我们被压在两阵地的之间,排长命令我们前进,同时请求上级炮火支援。我们是先头班,我在第一个边跑边看,敌人的高射机枪打来的子弹在我前边的地上扬起漫天的灰尘,炮弹不停的在我的身边爆炸。
当我们到103高地前边时,又受到敌人猛烈的火力压制,排长请求营炮火支援,敌人火力被稍微压制,我们借此机会迅速前进,当我带领一个班迅速通过104高地接近302高地前沿时,敌人的火力压制非常猛,我们不顾一切向前跃进。
当时我正在通过一片稻田时,突然我掉进泥沼地里,泥沼一直陷到膝盖上边,我前边只剩十多米就可以到达对岸了,可是这时我全身却一点劲都没有了,无可奈何想算了,反正一点力气也没有了,死就死吧!先打开水壶喝口水再走,我喝水以后感觉身体恢复一些,于是又用尽全身的力气向对岸爬去,等我爬到对岸时看到班里的同志都在那里,我清点了一下人数一个不少,便又组织他们继续前进,八班在左侧,九班在中,我班在右侧。
在迅雷不及掩耳的攻势下,我们突破了302高地前沿,而后又迅速向纵深发展,敌人在我们猛烈的冲击下渐渐不敌向后撤退,我迅速爬进前沿第二道战壕,跑到全连的最前头,我正向前搜索,突然看见两名敌人向302下沿射击,我和一班副向敌人扔了两颗手榴弹,当场就让他们见了阎王爷。
接着我们迅速向前推进,在运动中我突然听到我们上边有动静,敌人可能发现我们了,我马上叫一班副向后退,当我们刚刚退后没多远,就见几颗手榴弹在刚才蹲的地方冒起了浓烟,我们根据判断出敌人所在的方向,便又回击了几颗手榴弹,接着硝烟我们又向敌人纵深发起进攻,这时敌人抵挡不住,便拼命向后撤,他们边打边撤,我们边打边追,突然一颗手榴弹在我们两人中间落下,眼看就要爆炸,我叫了一声“躲开”,我刚喊完手榴弹便爆炸,当时我掉进一个猫耳洞里,一班副身体躲进猫耳洞,手在外面被炸伤,我马上替他包扎一下,我便迅速继续前进,因为我们不向前打的话敌人马上就会打过来。
这时前边只有我一个人了,我拼命的追赶一个人敌兵,结果这个家伙跑的跟兔子一样,跑到一个隐蔽部洞口占有利地形向我还击,我又向他还击,本来想迅速向前冲击,可是我前面的敌人拼命阻击我,头顶又有敌人的高射机枪封锁面上阵地使我们无法前进。
等了一会儿,又上来了我连的一个火箭筒射手,我指挥他摧毁了一个隐蔽部,而后我要他装了弹,换个位置,把高射机枪打掉,可他没有听我的话,当第二次架枪刚一抬头,不幸中弹光荣牺牲,当时我替他包扎,他睁着两只眼睛,但眼中渐渐失去光芒,我心中非常难过,用手将他睁开的两只眼睛合上,让他安息,他的鲜血和脑颅液染红了我的衣服,这时我的心中更加的仇恨敌人。我看到两个负隅顽抗的敌人伤兵,我便用枪对准他们胸口打了很多枪,结果了他们的狗命。
当我们运动到敌人的背侧时,敌人还不知道我们会上来的这么快,我在战壕中到处找敌人,可我没想到早些被敌人找中了,他瞄准我的头,当我一发现有敌人在瞄准我,便迅速一歪头,只听耳旁“呼”的一声,子弹从我的头边飞过去了,当时我吓了一身冷汗,便马上拔手榴弹投了两颗,这家伙立马去见了上帝。
我们一直到天黑才拿下13号高地。天黑了,伸手不见五指,肚子饿了也整整一天没吃东西了,饿的我精疲力尽,得想办法找些吃得东西,这时六连的同志也上来了。我想我们打下阵地天黑了,和连队已失去了联系,得先和连队取得联系。我带着班里的一个兵,因为战壕里都是人,只得爬到上面走,好不容易才找到排长,问明了情况,排长告诉我排的方向位置。并听排长交代任务:防止敌人夜袭,绝不能丢失阵地,绝不允许一个敌人上来。
我接受任务后,便更加警惕的注视着前方。突然,梭的一声一枚手榴弹落在我们的左侧,我们迅速向右翻滚,突然又一颗手榴弹落在我们的右边,我们又马上向左翻滚,当我们刚防过两颗手榴弹还没来得及反应怎么回事时,只听到一梭子弹又向我们射来,我当时一想不好,敌人就在不远的地方,如果不压下去我们会吃亏的,我毫不犹豫的端起冲锋枪向敌人射击,由于是晚上,也不知道打没打中,这时战友说:赶快转移位置!他的挎包、水壶、洋锹、带子都被打断了。我说:都丢掉,把水壶留着。我们转移了一个地方,我向他要了一块压缩饼干吃。
2月27日
中午,敌人的炮击跑打的很猛烈,部队伤亡很大,战壕里的死人躺在地,地上的鲜血一汪一汪的,受伤的同志战壕里面排满,抬都来不及,我们一时接到撤的命令,炮炸的太厉害,稍微停一下,打的不太猛烈马上又接到上的命令。一个班长双腿被炸没了,我正好没有子弹,便将他的弹夹拿来用。
……
剧照《高山下的花环》。
同行人中有两个退伍军人,他们站起来整理了衣装,郑重地给老人家敬了个军礼。老人家满眼泪水,颤巍巍地举起了手,向他们回礼。酒桌上又掀起了新一轮的敬酒热潮。
我已忘记后面的“战斗场景”了,只记得晚间醒来的时候,屋子里只剩下两三个人了。老人家已经睡着了,脸上有着两道干涸的泪水,嘴角露出的却是幸福的微笑。
今天早上,和同事聊起昨天的喝酒,他给我发来一个名词:“战争创伤应激心理障碍!”
同事说,从他记事起,他爸爸就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每天就是闷着头干活,挣的钱不少都拿去买了散装的白酒。他爸爸没事就喝,电影《高山下的花环》也看过很多遍,看一次哭一次,哭完就喝酒,哪怕只有几颗花生米,都能喝完大半斤。妈妈担心爸爸的身体,也心疼钱,一再发火吵架,可爸爸还是喝。
他爸爸喝酒尽兴还好,往往还能睡着,第二天啥事没有。如果没喝尽兴,他会抓着别人追着喝,还在地上爬战术、做仍手榴弹的动作,一边喊着一些人的名字、一边哭。久而久之,就成了有名的“酒鬼”“酒疯子”,亲戚都不敢和他爸爸往来。老人家越发孤独,所以也越发离不开酒。
在很长时间内,爸爸都是同事的童年阴影,让他在亲戚和同学面前都抬不起头来,一次次被人嘲笑。直到他读高二时,他爸爸拿出那四本日记,记录着从入伍、战斗到退伍的全过程,他既为战争的残酷而震惊害怕,又为爸爸始终走不出战争阴影而忧愁。就是从那时起,他理解了爸爸,但为了他的身体,也尽量劝说他别喝酒、少喝酒,可以用安眠药来取代,但是他爸爸说安眠药没有酒“得劲”。
去年底,他特意给爸爸做了一次全面体检,多项指标都不容乐观。后来他也想明白了,老人家能喝酒的日子也不会太多了,不如让他喝个尽兴吧!
他爸爸有句话,让他印象深刻:“当年,在猫耳洞真冷啊,冷到没办法,就搬尸体来御寒,那个时候是生存欲望战胜了恐惧心理。现在,年级大了,反而越来越没出息了,心理就只剩下恐惧了……”
透过同事的述说,我更加深刻理解,战场的炮火硝烟,战友的喋血当场,青春的热血奉献,在他们的脑海中深深地打下了烙印。后来,有不少这样的老兵终其一生,都在抚慰曾经的伤痕;他们只有一个简单的愿望,只不过是在酒醉之后,能有片刻的安宁。
这时,我许下一个小小的心愿,只愿以后每年的生日,都能陪着老爷子好好喝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