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新育:电影《蛟龙行动》与徐克版《射雕英雄传》的失败
【本文由“璐瑭”推荐,来自《蛟龙行动撤档,这个片子呢有那么几个问题》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梅新育:电影《蛟龙行动》与徐克版《射雕英雄传》的失败】
原本颇受看好的电影《蛟龙行动》春节档票房惨败,上映17天票房仅有3.78亿元,与2018年《红海行动》首周票房4.65亿元、累计票房36.52亿元不在一个层次,被迫撤档。之所以如此,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应该是主演于适选角不当,在《红海行动》、《蛟龙行动》这类片子的受众群体中,其自我选择的身份、经历恰恰是非常招人反感的,《红海行动》主演中则没有这种问题。
无论在哪个国家,《红海行动》、《蛟龙行动》这类片子的最热心观众都是民族主义感情强烈的群体,但于适自己选择了“汉改少”,又是在乌尔善导演的片子中成名,恰恰戳中中国民族主义感情强烈群体大众的痛点,他们会愿意看?能不觉得这个选角纯属讽刺?
春节档另一部惨败片子是徐克版《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其问题与《蛟龙行动》的上述问题有相通之处。徐克是位好导演,但这部片子我满怀希望而去,看得非常失望,除舆论广泛议论的问题之外,我认为在历史观、语言等方面问题很大。这是一部面向全国观众的影片,理当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可是里面蒙语实在是太多了,多得极其不正常。“书同文”是几千年来中国统一的基础,2016年以来民族宗教领域拨乱反正的一大成就和要点,就是全面推广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即汉语文;在2020年的“塞北之役”中,党和政府充分展现了贯彻落实这一根本原则的不可动摇的决心。但从2022年上映的《海的尽头是草原》,到这回《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其中那么多的蒙语,正常吗?
还有于适主演的电视剧《我的阿勒泰》,我也希望制作方能认真学习领会全面推广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原则精神。
林超贤是个优秀导演,我信任他的水平,这回选角确实是失误了,希望他下一部片子不再重蹈覆辙,我期待再次为他捧场的机会。这部《蛟龙行动》要改造制作的特别版如果能拿掉于适的角色,我愿意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