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网络短剧成瘾,关注 “网瘾老年” 现象
近年来,网络短剧凭借其节奏紧凑、剧情通俗的特点,迅速在互联网上蹿红。这本是丰富大众娱乐生活的一种新形式,但在这股热潮背后,“网瘾老年” 的出现却敲响了警钟。
网络短剧的爆火并非偶然。短视频平台的广泛普及,为其传播提供了便利土壤。这些短剧大多时长较短,一集几分钟,剧情冲突不断,常常设置悬念,让观众忍不住 “一集接一集” 地刷下去。对于老年群体而言,他们中的许多人退休后闲暇时间增多,子女忙碌不在身边,内心渴望情感陪伴与娱乐消遣。网络短剧恰好填补了这份空虚,简单易上手的操作,使其成为老年群体触网娱乐的主要选择。
“网瘾老年” 的出现,意味着网络短剧正逐渐变成一把双刃剑。从积极方面看,网络短剧为老年人打开了了解外界的新窗口,让他们接触到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丰富了精神世界。一些正能量短剧还能传递健康生活理念、弘扬社会美德,起到教育引导作用。但负面影响同样不容忽视。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刷短剧,严重损害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不少老人因此出现视力下降、颈椎疼痛等问题。而且,过度沉迷网络短剧,会让老人脱离现实社交,减少与家人、朋友的交流互动,加剧孤独感,甚至可能影响其认知能力,使其难以集中精力处理现实事务。
面对 “网瘾老年” 这一社会问题,多方需要协同发力。子女应给予老人更多陪伴与关怀,主动与他们交流沟通,了解其精神需求,鼓励老人参与线下社交活动、培养兴趣爱好,如参加老年大学、社区文艺团队等,让他们的生活充实起来,减少对网络短剧的依赖。平台也肩负着重要责任,可利用算法推荐,为老年用户精准推送健康有益的内容,减少低俗、成瘾性强的网络短剧推荐;同时设置观看时长提醒、青少年模式(老年版)等功能,引导老人合理上网。此外,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网络短剧市场的监管,提高内容审核标准,遏制低俗、不良内容的传播,净化网络环境,让网络空间成为老年人健康娱乐的有益场所。
网络短剧作为新兴文化产品,本应成为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的助力,而不是让他们陷入成瘾困境。全社会需共同努力,帮助老年人合理使用网络,避免成为 “网瘾老年”,让他们在享受网络便利的同时,也能拥抱健康、充实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