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光演习”盯上后备旅?台当局以民为质,必遭反噬!
“汉光演习”是台湾地区武装力量每年例行的一场“表演”。这两天,岛内绿媒已经迫不及待地“宣传”起“汉光41号演习”的“新亮点”:将首次动员一整个后备旅,以扩大验证后备动员成效。
“整旅动员”虽被当成新举措,但并不令人意外,原因是民进党当局执政期间,折腾后备军人早已成为“显学”。有绿媒大篇幅吹嘘台军“提升后备战力项目”的绩效,宣称该项目实施近5年,全台18个县市后备旅均已编成,“教召”时间也从原本的5至7天延长到14天。过去后备动员多以连、营级为主,仅数百人;现在旅级单位规模更大,总数将达2500人至3000人左右。
显而易见,民进党当局所掌控的宣传机器试图从多个角度渲染“整旅动员”的规模、力度、实战氛围。然而,越是炫耀什么,越是缺少什么。当“整旅动员”被当成“汉光演习”的噱头时,台湾“正规军”兵力不足、武器装备升级缓慢、作战思路乏善可陈等硬伤也便暴露无遗。
台军在人力、装备、防御策略、作战纵深等方面的缺陷,舆论早已有过充分讨论。遗憾的是,赖清德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后并未正视两岸军力差距,并未响应台湾社会“要和平、要发展、要交流、要合作”的呼声而适时调整两岸路线,反而顽固坚持“台独”立场,强化“台独”武装。
赖当局或许可以不顾现实、掩耳盗铃地鼓噪所谓“抗中保台”,但台军的现实困境却不会因其民粹操作和政治把戏消失不见。如今,赖当局除了要应对台军编现比下滑、装备老旧、士气低落等“旧疾”之外,还要面对美方提出的“将台湾防务预算提高到占GDP的10%”的要求。内部与外部高压的双重作用,持续消耗台军战力,更令台军建设与发展深陷自我怀疑、自我矛盾的泥淖。
虽然,赖当局想改变过去“汉光演习”广受诟病的浮夸作风,引入“无剧本”“无预警”“实战”等概念,但这场演习注定只能成为他们用来自我安慰的“表演秀”而已。正如我国防部发言人所说的,民进党当局每年都上演所谓“汉光演习”的戏码,但演来演去,都是做戏,都改变不了“台独”分裂势力注定失败的历史结局。
拿去年开展的“汉光40号军演”为例,虽然取消了“预演”,但演习开始后,相关观察人士和岛内媒体还是闻到了浓浓的“预制味”。比如,演习开始前一个月,就有岛内媒体拍到工兵部队在台南某海滩提前挖掘战壕;而演习第一天,台军“云豹”装甲车队前往战术位置后,还有“民众”夹道欢迎,表演痕迹明显。更露怯的是,演习原定5天,但由于台风“格美”没有“配合演出”,导致演习提前一天草草结束。有媒体质疑,实战时要是天气不好,兵力就不出来了吗?
屡屡高调炒作、屡屡高调破功,这已成为近年来“汉光演习”的一大特色。今年台军将炒作重点从“正规军”转移到后备军,进一步暴露赖清德当局想将台湾民众绑上“台独”战车的险恶居心。
当前,“全民参战”“焦土作战”已变成“台独”政客的主要“抗中”策略,台军演习逐渐深入街头巷尾、超市商圈,台湾民众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战争风险。但民进党当局所期待的“同岛一命”景象永远不会出现,相反越来越多的台湾民众认识到,谋“独”引战,危险性极大、危害性极强。
2024年岛内媒体发起“两岸关系年度大调查”,87%的台湾受访民众认为未来两岸有必要继续维持沟通渠道。就在日前赖清德参加“2025大陆台商春节活动”时,也被台商当场呛声“当家不要闹事”,这是谋“独”挑衅不得人心的生动体现。
事实证明,赖当局为了一己私利不择手段进行政治操弄,毒化岛内政治气氛,损害民众利益,理所当然会遭到广大台湾民众的反对。“以武谋独”、以民为质注定是死路一条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