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琴深合区也需「勇于改革、敢于破局、不断创新」
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主任、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此次在农历新年假期结束后立即启动的南下考察研讨行程,除了是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之外,还有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和盐田港。这些行程,都是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广东省分别与澳门、香港融合的交接点和前沿阵地。实际上,陪同参与考察调研的广东省长王伟中,除了是兼任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管委会的「双主任」之外,也是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的常务副组长(组长为省委书记李希)。
从公开的报导看,夏宝龙在横琴深合区调研的座谈会上强调指出,澳门特区政府和合作区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主席去年底视察澳门、考察横琴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认识横琴对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重大意义,把横琴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加大投入,压实责任,制定任务清单,扎实推进落实。
而夏宝龙在考察调研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和盐田港后,与香港特区政府官员的座谈会上进行四个小时的交流后也提出,「希望特区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视察澳门重要讲话和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继续勇于改革、敢于破局、不断创新,并期望粤港澳大湾区更多互惠合作、联动发展。」
尽管澳门及横琴深合区的情况,与香港及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的情况有所不同,其实中央的宗旨及要求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破解港澳在发展经济中遇到的困局,促进港澳的经济发展,及推动港澳参与大湾区建设,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因而夏宝龙对香港特区政府官员「勇于改革、敢于破局、不断创新」的谆谆嘱咐,同样也适用于澳门特区和横琴深合区。
在记忆中,夏宝龙提到的「敢于破局」,是中央官员历来在谈及港澳尤其是香港事务上,首次使用的。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诠释,「破局」的主要涵义是,破解困难局面,使情况得到改善。而根据夏宝龙讲话的场景意蕴来分析,就是香港特区政府在面对复杂局面时,应当而且能够找到切实可行的有效解决方案,提升解决复杂问题的管治能力。「求变、识变、应变」,唯有革除各种窒碍阻力,欲立之事才能大行其道。
因此,夏宝龙要求香港特区政府「敢于破局」,是夏宝龙与香港特区政府官员经过四小时「深入交流」后,可能发现特区政府的未来部署仍缺创新思维后的「敲醒」之语。「敢于破局」,既是鼓励亦是鞭策,甚至带有督促性的「压力」。正因为如此,这两天香港的自媒体就明言暗喻,如果香港特区政府的「责任人」思维变化进度仍然缓慢,在中央多次鼓励、鞭策无果之后,可能就会「换球员」。
实际上,虽然大湾区的建设有了长足的进展,但与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国两制』实践进入了新阶段」重要论断,及中央对大湾区建设的宗旨要求,仍然有较大的距离。具体在横琴深合区建设方面,不但是要让习近平主席提出「警告」:「需要注意的是,中央决定开发横琴,目的就是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便利澳门居民生活就业。这个定位要把握好,不能发展一些与这个定位不一致的产业项目。」并再次强调,「一定要牢记开发横琴的初心就是为了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要坚定落实规划,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久久为功」,而且还进一步提出「三个要看」及「有没有」的具体标准要求。
习主席还强调,在新的起点上,希望大家按照中央要求,锐意改革、聚力攻坚,携手开创合作区建设新局面。要不断加强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机制「软联通」、琴澳居民「心联通」,加快建成琴澳经济高度协同、规则深度衔接的制度体系,把琴澳一体化提升到更高水平。持续完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打造优质生活环境,为澳门同胞在此生活、就业、创业提供便利。充分用好中央给予的各项支持政策,着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推动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一体化建设。
习近平主席提到的「锐意改革、聚力攻坚」,与夏宝龙首次提出的「敢于破局」,精神上一样的,只是有所「轻重」而已。
因此,夏宝龙这次南下,就是以「只争朝夕」、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和工作理念,检查和督促澳门特区必须精准领会习近平主席重要讲话的精神,及对开发横琴的「初心」,并既雷厉风行、快马加鞭,又脚踏实地、扎实苦干地将之落到实处,抓住历史机遇,勇于担当、善作善成,加快融入大湾区发展。
横琴深合区如何「改革」?如何「攻坚」?以至如何「破局」?尤其是在加强特区政府不同范畴的统筹协调,从政策、法律、资源投放、人力保障等各个方面加大对合作区建设的支持力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澳门特区政府及工商百业到横琴投资创业的积极性?看来还需对深合区目前实行「共商、共建、共管、共享」新体制的现状中,进行适当的「改革」、「攻坚」以至是「破局」。
其中就以「共享」为例。笔者月前提出的建议:修订《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发展促进条例》中有关合作区的国民经济核算指针数据(GDP)纳入珠海市统计的规定,改由珠海市与澳门特区「共享」,以解澳门特区目前经济体系仍然难以消除单一状态的「燃眉之急」。当然,税收和国有土地出让收入,仍然由合作区与珠海市均等共享,就获得不少读者朋友的认同。
实际上,要推动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当然首先就是要设法改变目前经济结构单一,博彩业一业独大的情况。为此,澳门特区政府已经制定《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规划(2024—2028年)》,并积极推动综合旅游休闲业、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现代金融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会展商贸及文化体育产业。但即使是这些新兴产业都能获得长足的发展,其所能生成的「GDP」数值,都将难以扭转博彩业所产出的「GDP」数值仍然占有重要位置的状况。
因此,在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拟制《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发展促进条例》的过程中,时任澳门特区行政长官的贺一诚就不断公开提出,在横琴的粤澳深度合作区,澳门企业的产值及税收归于澳门特区。但遗憾贺一诚的呼吁并未得到接纳,《条例》仍然规定,深合区的税收和国有土地出让收入,由合作区与珠海市均等共享;深合区的「GDP」纳入珠海市统计。
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澳门特区政府和工商各界到深合区投资「四新」产业的积极性:虽然可以便利于澳门居民的就业生活,但却未能解决澳门特区最急迫的「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其中一个要素:大幅降低博彩业在「GDP」数值的占比的问题。
当然,贺一诚所诉求的「深合区澳门企业税收归于澳门特区」,并不现实,何况澳门特区「不差钱」;现在最关键的是必须大幅提升非博彩业的「GDP」占比,因而贺一诚所提的「深合区澳门企业的『GDP』产值归于澳门特区」的部分,还是符合习主席所说的「初心」的,而且也能进一步鼓励澳门特区政府和企业到深合区投资的积极性。
因而就要看各有各方面,是否就此「敢于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