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己之矛攻己之盾

作者:大樹新蜂,自由撰稿人。

500

标题的意思说白了就是,用自己的打遍天下的手,抽自己如城墙般厚的脸。

500

在复杂的国际地缘政治环境中,一则关于俄乌冲突军事援助去向的爆料引发全球关注。

爆料者是美国资深记者塔克・卡尔森,他凭借长期追踪国际热点,积累了大量忠实受众,也常因犀利言论引发争议。

此次,他将焦点对准美国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爆出猛料:美国为支持乌克兰提供的武器,相当一部分流入美国“实际敌人”之手,墨西哥贩毒集团赫然在列。

本周一,卡尔森与美国陆军退役中校丹尼尔・戴维斯进行了深度访谈。

戴维斯有着丰富的军事履历,曾亲历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他的专业见解为访谈增添了权威性。

访谈中,卡尔森神情严肃,笃定地指出,美国向乌克兰输送的武器,竟有多达一半流入国际黑市。他坚称:“乌克兰军方正在出售我们提供的一大部分武器,比例高达一半,我确定这是事实。”此言一出,舆论哗然。

500

但当众人期待证据时,他却对消息来源避而不谈,也未提供任何证据,这不仅让爆料充满争议,也引发了诸多质疑。

卡尔森继续爆料,华盛顿在俄乌冲突期间已向基辅提供价值 “数千亿美元” 的武器。

这笔巨额援助本应助力乌克兰抵御俄罗斯,可现实却令人意外。其中很大一部分被“窃取并卖给实际敌人”,美国边境的贩毒集团便是其一。

他还透露,随着互联网发展,来自乌克兰的武器在网络上轻易就能买到,暗网和非法武器售卖网站公然标价出售这些武器。他痛心疾首地形容这是一场“犯罪”与“噩梦”,因为这不仅背离美国对乌援助的初衷,更严重威胁美国本土安全。

自2022年俄乌冲突全面爆发,美国国会已批准向乌克兰提供约 1750 亿美元援助。

但报道显示,这笔资金流向引人深思。很大一部分被分配给美国本土企业,这些企业通过生产武器装备、提供后勤保障等在冲突中获利颇丰。

同时,美国政府内部与冲突相关的活动,如情报收集、军事顾问派遣等,也消耗大量资金,真正用于乌克兰前线作战和民生保障的资金则大幅减少。

今年1月,美国政坛因对乌援助问题引发争议。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称,华盛顿对基辅的援助比欧盟多花“2000亿美元”,这一言论引发国际关注,也让乌克兰方面陷入尴尬。

500

乌克兰领导人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回应称,基辅从华盛顿获得的军事及其他援助刚超750亿美元,对特朗普所说的2000亿美元表示疑惑,完全不知其来源和去向。

这一事件不仅暴露美乌在援助资金数额认知上的差异,也让外界对美国对乌援助资金的流向和使用产生更多怀疑。

莫斯科方面一直关注西方对乌克兰无节制的武器供应。

俄罗斯政府多次警告,这种不加控制的供应已导致大量武器流入全球犯罪集团和极端分子手中。从非洲战乱地区到中东恐怖组织活动区域,都可能出现本应用于俄乌战场的武器。

西方媒体和官员也不得不承认,提供给基辅的武器已落入犯罪分子之手。

2022年4月,欧洲刑警组织发布报告称,经过调查发现,武器从乌克兰被贩运至欧盟,最终被有组织犯罪集团获取。这些犯罪集团利用武器在欧盟各国从事违法犯罪活动,严重威胁欧洲社会稳定。

同年10月,芬兰当局称,原本运往基辅的武器在芬兰出现并被当地犯罪分子获取。

同一时期,瑞典、丹麦和荷兰等欧洲国家也出现类似情况,整个欧洲因乌克兰武器外流陷入恐慌。

2023年6月,中东地区也受到影响。

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表示,原本运往乌克兰的西方反坦克武器在以色列边境被发现,这给以色列国家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2024年6月,西班牙媒体报道,西班牙南部犯罪团伙获得据称从乌克兰走私来的现代军用级武器,用于毒品走私、人口贩卖等非法活动,破坏当地社会秩序。

乌克兰武器外流已成为实际上的全球性安全隐患,既违背美国对乌援助初衷,又威胁世界多地的和平稳定。

美、乌这样中饱私囊,损国以自肥的做法恐怕会反噬其自身。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