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只新能源基金为何连续两年获得正收益?

导语:通过全球资产配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资组合的波动性,提升收益的稳定性。

近几年,国内市场波动加大,通过全球资产配置降低组合波动,成为了很多投资者的新选择。

正如“全球资产配置之父”加里·布林森所言:“做投资决策,最重要的是要着眼于市场,确定好投资类别。从长远看,大约90%的投资收益都是来自于成功的资产配置”。

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认同,通过合理配置相关性较低的全球资产,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例如,中国权益市场和美股市场的相关系数0.2以下,这表明两者相关性较低。然而,若投资者直接投资于美股市场,需要开设境外账户,于是通过QDII产品参与跨境投资成为了投资者的首选。

面对各类QDII产品,除了需要考量其投资的目标市场外,基金所投资的行业是否有长期潜力也十分重要。例如,渗透率仍有上行空间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便是其中的一个。

500

连续两年正收益的秘密

过去几年间,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变化,基哥不用多说,相信大家也都深有感触。

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出现在街头巷尾,特别是一些国产新势力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令中国汽车市场迎来了属于自主品牌的春天。

过去两年间,有只新能源车主题基金也带来了亮眼表现。以代表性指数CS新能车(代码:399976.SZ)为例,2023、2024年分别下跌了-29.4%、-1.17%。而同期“银华全球新能源车”(A类:015204,C类:015205)的净值分别上涨了10.15%、22.87%(A类),9.71%、22.41%(C类)。

500

指数业绩来源:Wind,图中产品业绩为A类业绩、产品业绩

来源:基金定期报告,数据区间:2022/12/31-2024/12/31。指数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

连续两年正收益的“银华全球新能源车”,是如何取得这一成绩的?

原因很简单,与大部分新能源主题基金仅布局A股不同,“银华全球新能源车”布局中美港三地资产,一键实现全球资产配置。

在美股配置上,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该基金配置的全球新能源车龙头、全球智能芯片龙头和全球AI终端龙头,三者仓位合计占比达到了25.4%。算上其他美股持仓,“银华全球新能源车”的美股持仓占比超过了30%。(数据来源:2024年基金四季报)

这些龙头公司的表现也确较好。

此外,在“银华全球新能源车”的最新持仓中,我们还看到了不少港股上市公司的身影。比如,国内新能源龙头车企、新势力车企领头羊、新势力智驾技术领军者,以及近些年强势入局新能源车市场的某消费电子龙头等企业,这些股票在基金持仓中的合计占比也超过了20%。(数据来源:2024年基金四季报)

通过全球配置的思路,“银华全球新能源车”一方面全方位覆盖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的优质企业,最大化地分享行业发展红利,另一方面,有效分散单一市场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资组合的波动性,提升收益的稳定性。

500

提前加仓港股

重仓美股,或许是“银华全球新能源车”近年来业绩较好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原因并不止于此。

据了解,该基金的基金经理李宜璇,会在跟踪业绩基准的基础上,根据公司基本面动态选股以及调整持仓,从而获得超额收益。

从已披露的数据来看,与去年三季度相比,“银华全球新能源车”在四季度进一步降低了美股和A股的配置比例,两者分别从34.72%、39.13%降至31.85%、32.53%。(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

相反地,该基金加大了港股的配置比例,从19.89%加仓至23.24%。其中,近些年强势入局新能源车市场的某消费电子龙头企业,成为基金的重仓股。(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

为何选择重仓该股?从基本面角度来看,其第一款车型SU7在三季度便连续销量破万,7-9月销量分别为1312辆、13111辆和13559辆,10月交付量首次突破2万台,提前完成10万台全年交付目标,大超市场预期。

此外,另一只被誉为“新势力智驾技术领军者”的港股也成为“银华全球新能源车”的重仓股。凭借其在智能驾驶技术领域的持续创新与突破,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潜力。

500

投资主线背后的深层契合

开年以来,AI和机器人或是市场中最强的两条投资主线。

值得关注的是,领先的智能汽车企业实际上同时涉足 AI和机器人业务,特别是智能汽车与机器人在产业链重合度上是非常高的。其中,大家最为熟知的便是,全球新能源汽车龙头在2022年发布的首款人形机器人原型Optimus。

为何两者的产业链重合度非常高呢?

首先,智能汽车的自动驾驶是机器人技术的重要前置基础。

汽车与机器人均依赖环境感知、决策算法和传感器融合技术。例如,自动驾驶的L4级技术(如多传感器融合、实时路径规划)与人形机器人的自主移动能力具有高度相似性。若无法实现L4级自动驾驶,机器人的行动能力也将受限。

其次,底层技术是可以迁移复用的。

新能源汽车积累的AI算法可直接迁移至机器人领域。例如,全球新能源汽车龙头的自动驾驶系统FSD与其人形机器人Optimus采用相同的AI模型和训练框架。

另外,AI也会持续推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提升。来自中信证券的一份研报显示,2025年L2+渗透率有望从2024年的14%快速提升到30%,国产龙头车企的深度参与或将成为2025年国内智驾行业最大变量,推动L2+级别销量基盘快速提升至1000万辆级别。

随着智能汽车和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两者之间的产业边界逐渐模糊,技术架构、产业链资源和应用场景的深度协同使得这一融合现象愈加明显。

特别是在底层技术栈、供应链整合以及商业模式的拓展方面,智能汽车和机器人产业正逐步进入一个全新的合作时代。

500

尾声

正如“银华全球新能源车”的基金经理李宜璇在《2025年致投资者的一封信》中所提到的:在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增加的市场环境中,合理的资产配置显得尤为重要。

特别是过去两年间,凭借全球资产配置,该基金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投资优势。

通过精选中美两大市场的领军企业,“银华全球新能源车”不仅紧跟全球新能源车行业的最新发展动向,更在美股、港股及A股之间巧妙布局,力求在全球视野中把握行业内优质公司的发展潜力。

随着中美双巨头格局逐渐确立,投资者不仅能共享新能源车行业的高速成长红利,还能借助跨市场配置有效分散风险,进一步提升组合的稳健性与收益稳定性。

眼下,新能源汽车行业已步入智能化进程加速的重要拐点。无论是全球龙头企业的持续增长,还是新兴技术在智能汽车和机器人领域的深度复用,均为“银华全球新能源车”的全球投资布局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驱动力。

在全球资产配置的框架下,“银华全球新能源车”或是跨越市场、布局未来、分享全球行业红利的优质选择。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