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自己人开枪

  美国关税战来势汹汹,中国乱云飞渡仍从容,立马打出反制组合拳,把球踢回美国一边。其实美国国内一直有大量声音反对贸易战。近日,《纽约时报》专栏作家、美国知名学者弗里德曼在该报发表评论文章,批评美国政府政策,认为其所作所为无法与中国有为政府竞争。特将其主要观点分享如下。

500

  美国肆意挥舞的“关税重锤”实际上为自身的电动汽车发展带去了沉重冲击。

  一、制定政策混乱

  我严重怀疑美国政府的预算团队是否认真研究过如何实施那些仓促决定的政策包括削减政府开支及减税、关税、冻结援助和解雇联邦雇员等,以及是否研究过这些政策对美国国家治理、贸易和投资等领域的长期影响。

  目前混乱的内外政策,都是一些不成熟的想法,而非通过建模和压力测试的成熟计划。执政团队内部对有关政策可能冲击哪些行业的混乱表态和争论印证了这一点。

500

  2025年2月,美国国际开发署位于华盛顿的总部办公室被关闭,室外标识也被拆除。

  二、关税政策朝自己人“开枪”

  随心所欲对外宣布或搁置加征关税,暴露了一种对关税的冲动和执念。美国制造业尤其是人工智能、电动汽车、清洁能源等未来产业,将因此受到深层次挑战。

  这些未来产业和企业如果想要跟上中国的发展步伐,必须提前五年“下注”投资数十亿美元。而美国的治理方式始终是前一届政府领导着向前、下一届政府领导着后退,不断“翻烧饼”。共和党总统和民主党总统之间不断拉锯和政策反复,导致相关企业无所适从。这实在太疯狂了。

500

  2025年2月,由美国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引发的“不买美国货”运动在加拿大迅速蔓延。在温哥华一家商店内,原先的美国威士忌产品区放上了印有“改买加拿大国货”字样的标语牌。

  关税的作用通常是为本国相关产业发展争取时间,让本国企业做出必要调整以便参与公开竞争。美国当前的关税策略实际上是在损害美国电动汽车等未来产业制造和出口能力,无异于将枪口对准自己人。

  而中国政府每天都会思考怎么去帮助有关产业及企业发展,他们会问企业家“我能为你做什么?”正是这样,政府和企业通过密切合作,才能从长远角度并在全球范围赢得竞争。

  在20世纪,钢铁、煤炭、内燃机和体力劳动的结合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进程。到了21世纪,电动汽车、人工智能、机器人、先进电池、清洁技术、自动驾驶系统和数字化脑力劳动组成的全新生态系统,将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巨大“乘数效应”。美国缺席该生态系统中的任意一个环节,都将被远远甩在后面。

  三、美国电动汽车制造业已落后于中国

  中国在电动汽车等领域投入巨额资金,已拥有全球约60%电动汽车市场份额。汽车行业已深度全球化,如果美国不愿合作,中国将非常乐意暂时忽略美国市场,并在全球其他市场击败美国汽车制造商。

  中国生产的汽车电池是世界上最好的。任何一家想要在电动汽车制造领域拥有全球竞争力的美国企业,都需要从中国引进电池技术。美国在电池制造技术和产能等方面至少落后中国10年。这与25年前的情况完全相反。

500

  2024年3月,四川省宜宾市一家汽车公司的焊装车间内,自动机械臂在对新能源车辆进行焊装。

  如果美国忽视电动汽车产业,等于把世界其他地区市场拱手让给中国。可能五年后一觉醒来,发现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在使用中国制造的先进电动汽车,只剩下美国远远落在后面。

  为了避免这一灾难发生,福特等美国汽车制造商利用拜登政府激励政策在美国投资建设大型电动汽车和电池工厂,并引进中国先进电池制造技术。但是,美国新政府刚上台就撤销了拜登有关确保到2030年美国销售新车一半须为电动汽车的行政令,并下令取消对汽车充电桩的政府补贴、考虑取消电动汽车税收抵免。这些新举措令美国车企陷入困境。

  如果美国政府还有“常识”的话,就应该支持包括电动汽车在内的所有车型在美国发展,确保美国汽车制造商扩大生产和销售规模,还应通过立法加快建设全国输电网和快速充电站,让购买电动汽车的消费者不必担心长途旅行,恐怕这才是“让美国伟大”的正道。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