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的电影业注入了一针强心剂,而且时机恰到好处”

《哪吒2》堪称爆炸性成功,它带动了中国春节档电影的整体大繁荣,也在全球引来讨论热潮。《哪吒2》登上全球影史单一市场票房冠军的宝座,让美媒FandomWire惊呼“这是史无前例的,尤其在单一市场,不依靠全球观众就能获得这一成绩,对迪士尼和华纳兄弟的电影只是梦想。”IMAX公司CEO赞扬《哪吒2》,称它“为中国的电影业注入了一针强心剂,而且时机恰到好处”。

IMDB网站预测,2025年全球电影业票房将大幅增长,中国市场约占20%,但中国市场对外部来说难以确定,因为中国本土电影在市场上的主导地位日益超过好莱坞大片。

2024年的中国电影市场遭遇了低潮,全年425亿元的总票房远低于2023年的549亿元,这让国内许多电影从业者焦虑,甚至沮丧。有人担心电影是最难从疫情打击下复苏的行业,有人怀疑电影这一传统娱乐方式受更为流行的短视频、网络短剧等新业态冲击,会不断萎靡。

但是《哪吒2》每天不断刷新的票房成绩犹如新震撼弹,将所有上述怀疑和焦虑都一扫而空,它比1998年《泰坦尼克号》在中国市场的巨大成功带来的冲击还要大。它彻底打破了2024年底“影院没人去”的悲观论调,不仅一线城市,甚至很多三四线城市影院也形成久违的高上座率,它明确无误地昭示:中国消费者随时准备为新的优秀作品掏钱买账。按照当前票房预估,《哪吒2》的观影人次可能突破惊人的2亿大关,哪吒让很多困难的影院跟着沾光,“回光返照”般大回血。

认真拍出好作品,这就是《哪吒2》给出的终极答案。它的成功同时驳斥了中国电影的内容创作空间太小等一些业内人士的概念化抱怨。对导演饺子的很多采访都聚焦了他耐下性子5年细磨一剑、不受短期利益诱惑的坚定意志和自信,《哪吒2》高票房是厚积薄发的规律使然,电影里很多热血沸腾的打斗画面抓住了观众们的心,片子的口碑在互联网上滚雪球一样不断扩大,为票房刷新一个又一个记录提供了取之不竭的动力来源。

外媒也在从《哪吒2》身上吸取如何在中国市场接下来成功的经验,比如美国杂志《国家评论》称,随着中国建立起自己的电影产业,足以满足国内需求,文化差异变得更加重要。加州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迈贝里教授称,中国国产电影采用了好莱坞的叙事方法和国际水准的视觉效果,同时呈现了中国观众能够强烈共鸣的故事。业内普遍认为,以往被认为“东方外衣下包裹着西方内核”的《功夫熊猫》等电影要想再次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需要好莱坞的制作人们重新好好动脑筋了。

当前中国电影票房前十名的九部都是中国本土电影,以至于一些中国网友感叹:因为好莱坞大片遇冷,以往重视中国市场的好莱坞电影明星们都不来中国“打卡”宣传新片了。其实很多国人希望中国电影市场上继续有好莱坞片子做出强劲表现,它对中外交流有益无害,但这不能靠中国观众上赶着去追好莱坞电影和明星,中国市场的好成绩需要他们自己与时俱进拼出来。中国庞大的观众群和票房潜力值得好莱坞“讨好”中国人的口味,做出必要调整。

《哪吒2》的更大意义在于,它从一个有标志意义的角度展示了中国人文化消费和整体消费的潜力,为乐观主义提供了一个生动、鲜活的佐证。中国市场的潜力在于挖掘和释放,也在于一个个市场主体的勤奋认真和坚韧不拔。中国这几年在各个行业都有突出的成功者,从5G技术到无人机,再到电动汽车都是这样。春节前后DeepSeek闪亮登场,电影院里又爆炸了《哪吒2》。谁都不应一味抱怨环境,抱怨自己的行业处于时代洼地,事实上,每一个领域都是创新的前沿,都在等待勇敢者举起再造辉煌的旗帜,在时代的风中猎猎招展。

所以说,莫等闲,更莫空悲切。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