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村是怎样春节过大年的?

500

山东农村的春节习俗丰富多彩,充满了浓厚的地方特色。以下是山东农村春节的一些主要习俗和风俗:

1. 除夕夜的习俗:除夕夜是春节庆祝的高潮之一。在山东农村,除夕夜午夜过后,人们会起来拜天地神。农村地区还会放鞭炮、在上房院子摆一张桌子,桌子上放上贡品,烧香烧纸,这被称为“发纸” 。

2. 大年初一的习俗:大年初一是春节中最隆重的一天。在山东农村,很多地方保留了在大年初一磕头拜年的习俗。一大早,天还未亮,家族中所有男子都要给族中年老的长辈磕头拜年,小孩拜年还要给“压岁钱”。吃过早饭之后,家族中所有女子也会给族中长辈磕头拜年 。

3. 饺子的特殊意义:在山东,春节的饺子里多包有钱、枣、栗子等。吃到红枣意味着新一年能起早干活,勤劳致富;吃到栗子意味着新的一年能出大力,流大汗;吃到花生米就能长命百岁;吃到钱就能发财。

4. 祭祖习俗:大年初二,有些地方有全族男子到祖坟上祭祖的习俗。祭祖时要带上丰盛的供品、纸钱等,并且还要带上很多鞭炮,以告慰祖先神灵 。

5. 走亲戚的日子:初三和初四通常是走亲戚的日子,亲朋好友之间互相拜访,增进感情。网上一个女子在婆婆家过年,看到了夜空的烟花绚烂、听到了如雷的爆竹声声,也见识了五更即起、浩浩荡荡的拜年大军,和礼来礼往的走亲访友、亲昵关爱的闲聊畅谈,呈现出热气腾腾的烟火气、浓烈滚烫的人情味。 在这里,多数时候,没有基于利益与价值的冰冷考量,没有对于时间流逝光阴虚度的空虚焦虑,只有以血缘地缘业缘为纽带的关系链接,和建立在这种链接之上的情感安放和心灵满足。 这是普通的中国基层社会风貌,也许不符合精英的价值理念和行为选择,但它筑牢了仁义道德和谐中国的底座。

6. 其他特色习俗:在山东某些地区,煮饺子时会用芝麻秸烧火,寓意新的一年像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升。饭后在锅内要放上馒头,寓意有“余头”。腊八这天,人们会熬制腊八粥,用糯米仁、桂元、莲子、百合、栗子、红枣、江米、葡萄干等食材慢煮 。

这些习俗和风俗不仅体现了山东农村丰富的传统文化,也展现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期盼和祝福。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