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股东增持、可转债强制赎回,苏州银行2025年能否发力?

500

2025年以来,苏州银行的各种动向引发了外界的关注。

1月8日,苏州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大股东国发集团计划自2025年1月14日起6个月内,拟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集中竞价交易或购买可转债转股的方式增持该行股份。国发集团拟以共计不少于3亿元人民币买入该行股份(含购买可转债转股)。

1月22日以后,苏州银行又连续发布多项“苏行转债”赎回实施的提示性公告。根据公告,自2024年12月12日至2025年1月21日,苏州银行股票价格已有15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不低于“苏行转债”当期转股价格6.19元/股的130%(含130%,即8.05元/股),已触发“苏行转债”的有条件赎回条款。苏州银行计划将剩余可转债全部赎回,强制赎回日为3月6日。

但值得注意的是,截至1月8日,苏行转债的未转股比例高达77.54%,仍存在大量可转债未转股。

有分析指出,苏州银行之所以决定行使提前赎回权,强制赎回苏行转债,是希望促进可转债转股,进而补充银行核心一级资本。但是在转股比例较低的条件下赎回,可能会导致核心一级资本的补充不及预期。而国发集团的增持计划中包含购买可转债,或许可以推动苏行转债转股,同时足量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财报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苏州银行实现营业收入92.89亿元,同比增长1.10%;实现归母净利润为41.79亿元,同比增长11.09%。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苏州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0.84%,较2023末持平;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41%,较2023年末上升2个bp。

苏州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虽然保持稳定,但是与商业银行平均水准存在一定差距。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的数据显示,2024年三季度末,我国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86%,较上季末上升12个bp。

另一方面,苏州银行的业绩增长乏力,其两大主营业务更是出现了负增长。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苏州银行的利息净收入为59.76亿元,同比下降6.52%;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6.74亿元,同比下滑19.95%。

苏州银行利息净收入的下滑主要是利息支出增速快于利息收入所致。报告期内,苏州银行的利息收入为156.3亿元,同比增长3.33%,利息支出为96.55亿元,同比增长10.54%。

在1月13日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上,有投资者询问苏州银行“有哪些改善存款付息成本的措施”,苏州银行回复称:2024年,本行紧跟市场利率走势,不断优化存款结构,存款付息成本改善取得了一定成效;并表示将通过定价授权、FTP等稳步调优存款结构,发力代发工资、快捷支付、社保卡金融等业务,持续优化全行存款质量。

但是从结果来看,付息成本不断走高挤压了苏州银行的利息净收入。有评论指出,苏州银行所处地区竞争激烈,只能依靠牺牲净息差保持竞争力。2020年至2023年,苏州银行净息差分别为2.28%、1.98%、1.93%和1.73%,逐年下滑。

尽管业绩承压,苏州银行的高管涨薪却没有落下。数据显示,2023年苏州银行的管理层薪酬总额为3901.19万元,同比增长42.79%,不仅领先于其他16家城商行,在42家上市银行中也排名第二。而苏州银行员工2023年的平均薪酬为47.27万元,同比增长7.31%。虽然也保持增长,员工薪酬增幅较高管薪酬增幅却相去甚远。

有了大股东的支持,2025年苏州银行交出的答卷能否匹配上高管的薪酬?我们将持续关注。(内容来源|远见资本局)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