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币中的金融陷阱

稳定币是一种加密货币,旨在通过与某种稳定资产(如美元)挂钩,保持其价值相对稳定。由于资金的大量涌入,稳定币的市场规模迅速膨胀。稳定币已经成为了加密货币市场的主流交易品种。

2024年,稳定币的交易量达到15.6万亿美元,超过了美国信用卡的交易量,是VISA卡交易量的119%,是万事达卡交易量的200%。

500

                                                         数据来源:ARK Invest《Big Idea 2025》

图1. 稳定币和信用卡的交易量比较

市场一片繁荣的结果,是其中的金融机构大发其财。例如作为稳定币USDT的发行方,Tether公司2024年全年净利润超过130亿美元,而这是一家员工人数不到200人的小公司。

这种景象,不禁让人联想起2007年次贷危机中臭名昭著的次级贷市场。

仔细阅读Tether的财务报告,Tether公司的净利润约70亿美元的利润来自国债和回购债券,50亿美元来自黄金和比特币的未实现增值,其他投资贡献了10亿美元。Tether公司的资产储备达到1437亿美元,负债为1366亿美元。这些都说明Tether公司将其主要资产投资于国债、回购债券、黄金和比特币。与此同时,USDT的市值为1394亿美元。

在USDT的所有宣传资料中,Tether公司都在声称每发行一枚USDT都有相应的美元储备,故意在储备问题上混淆美元现金和美元资产的区别。

其业务的真实情况是,用户存入现金,Tether只保留不到5%的现金用于用户的兑换,超过95%的现金被其用于投资,为其自身谋利。同时用投资获得的资产充当稳定币的储备,冠以“美元储备”的名义。

Tether的业务模式类似于银行,但区别在于,现金的储备比例过低,没有中央银行的储备金管理机制,没有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补充,更没有存款保险的制度保障。Tether公司可以看作是一家制度残缺不全的“高危”银行。

稳定币市场一旦出现USDT的大量销毁请求,即用USDT换回美元,必然对Tether公司造成挤兑。

作为美国金融市场监管机构的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一再放纵此类衍生品的监管,对金融危机的产生可谓难辞其咎。

美国发达的金融市场为其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其中有些成功经验值得中国学习。但是对衍生品市场的类似欺诈行为的纵容,是我们应该引以为戒的教训。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