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无缺点坦克’如何成为现代最差坦克?

90年代,信息不太发达。某些专栏总是每年评出世界十佳坦克。这种排行究竟用什么来评比,似乎成了玄学问题。不过不重要,一个排行而已。应该与现在的明星排行差不多,为自己喜欢的型号能上榜单而高兴,为落选的鸣不平。这样的排行前几名非常固定,估计前1-6名都被欧美坦克牢牢占据(日系与韩系也应该算西方坦克,咱们不在这个问题上纠结)。竞争最为激烈是后几名排名。最后几名就成了苏系坦克与“梅卡瓦“的比拼。有几年,“梅卡瓦”的表现不错,是能进入第七名的位置。可惜,这种评比并不是总倾向“梅卡瓦”。多数时间,总是在最后两名徘徊。究竟是为什么,其实我现在也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讲,因为从实际应用环境来说,“梅卡瓦”应该是当时最忙碌的坦克。然后又有不俗的防护,他应该在中游水平而不是总是垫底。

500

曾几何时,如何“梅卡瓦”?

有反面问题,必定有正面优势。关于它流传着如此多的各种传闻和传奇,以至于在某一时刻,人们真心把它当成了世界上最好的坦克之一,甚至称其为“无缺点的坦克”。

谁知道,也许它的名声就这样一直保持着,如果不是2006年8月12日。如果不是第四代“梅卡瓦”参与了所谓的第二次黎巴嫩战争,并且它遭遇了几枚反坦克导弹。

结果,24辆坦克中有11辆根本没能到达指定位置。于是,这款“无缺点的坦克”暴露出了如此多的问题,以至于它迅速从世界排名的前列跌到远远无法接近虚拟领奖台的低位。

那么,这款“不可战胜”的坦克究竟暴露了哪些问题,以色列军方又是如何应对的呢?让我们来探讨这个非常有趣的问题。

500

以色列军人在主战坦克后面躲避

梅卡瓦4坦克的诞生历史

梅卡瓦4坦克的诞生史本身就值得一篇独立的文章。最初的这一系列坦克就已经非常引人注目!它们与其他装备截然不同。即便是作为“初出茅庐”的产品,正如大家所说的“第一炮总是打歪”,这款坦克依然表现出了相当的质量。在三年内(1979年开始生产,1982年完成,且同年开始生产梅卡瓦Mk.2),生产了250辆。

对于我们来说,这个数量可能不算多。更比不上苏系坦克以万为计数单位。但对于只有20,770公里的以色列来说,这已经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

除了上述内容,梅卡瓦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经历了无数的考验——从1982年的黎巴嫩战争,到1997年南黎巴嫩的冲突,2006年加沙的交火,以及最近几次广为人知的事件。对于梅卡瓦所有系列来说,它有着充足的“磨合”机会。

最终,坦克变得越来越好。毫不奇怪,关于它“最好”以及一些令人震惊的性能的传说遍布四方。但正如前文所说,一切在2006年8月12日发生了变化。

改变梅卡瓦声誉的事件

众所周知,这一事件中参与的是401坦克旅,该旅几乎完全装备了最现代化的第四代梅卡瓦坦克。难怪他们被指派去夺取战略要地——兰杜里亚村。可在进入村庄前,新的坦克便开始遭遇反坦克导弹的攻击。几分钟后,24辆坦克中只有13辆仍能正常运作。

500

事件中的疑似画面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村庄最终还是被占领了。但奇怪的是,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以色列的进攻突然停滞,而以色列当时发表了著名的停火演讲。

“无缺点坦克”的主要问题

现在来说说最有趣的部分——“无缺点坦克”的缺点。相信你一定觉得这个话题很有趣,对吧?

首先就是坦克的重量。你可能不敢相信,最新版本的“梅卡瓦”重量竟然达到70吨。如果你知道苏系主要的战斗坦克只有48吨左右,那么你就能理解了。再稍微一点点,这款以色列坦克就将是苏系坦克的两倍重了。当然,还是有一个小小的细节……没错,来自“通用动力”(General Dynamics)的强大柴油发动机GD883确实能让以色列坦克保持足够的灵活性,甚至能将它的沉重重量加速到每小时64公里。但事实证明,问题并不在于速度。

500

传动套件

以色列“梅卡瓦”的机动演示。

无论如何,重量还是显现出其影响。至少,它表现为对前驱轮的巨大压力,这种压力不仅仅是超载(我们可以说第三代“梅卡瓦”也有60吨的超载问题),而是严重的超负荷。难怪坦克兵们会有专门的工具来帮助他们从各种“困境”中把自己的坦克拉出来。

500

坦克兵和陷入泥沼的坦克

大家应该明白,坦克的重量直接与技术的尺寸和外形有关。你可以自己看看,在最有利的角度下,坦克看起来几乎是平坦的:

500

“梅卡瓦”的平坦轮廓。

然而,现实中的坦克是完全不同的,它的外形确实是一个很好的靶子,正如反坦克导弹所证明的那样。

500

“梅卡瓦Mk-4”坦克,侧面视图

500

最有趣的是,坦克的高度不仅给敌人带来帮助,也对驾驶员造成困扰。驾驶员透过自己那小小的窗户,视野中有相当多的所谓“盲区”。这种“问题”的结果,你可以从下面的照片中看到:

500

以色列主战坦克。驾驶员视野不良的后果。

500500500

最有趣的是,甚至连玩具模型也开始模仿这个画面。你会买一个这样的模型吗?

500

从悬崖跌落的“梅卡瓦”玩具模型

除了上述问题,由于坦克的重量以及可以说不太合理的配重,坦克在射击和急刹车时会明显下沉。你可以理解,这大大减慢了射击的速度,并且进一步降低了射击的精度。你可以通过下面的视频亲自验证这一点:

“梅卡瓦”坦克的射击演示

记得我提到过那场短短几分钟内就损失超过十辆坦克的交火吗?这场事件揭示了很多问题,但最重要的是——即使是70吨重的坦克,其装甲依然不足够强大。可惜的是,再加几块装甲的做法已经行不通了。事实证明,连以色列的坦克运输车也“感到不满”——它们根本不愿意或者不能承载超过70吨的重量。

500

总结:原作者其实并没有理解这个关键问题,问题不是坦克的防护不足,而是战术有问题。记得很早前玩过一款游戏,可能叫“突袭”。太久远了,实在记不清名字。想要在一场战斗中胜利,你的关键在于是先反步兵,最后才是坦克。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23
最热 最早 最新

  • 西方拿着坦克欺负游牧民族的步枪,然后说自己坦克天下无敌。结果有人将对付坦克的反坦克专业武器卖出去了。
  • 视界不好,现在可以解决了,学电动车,车身外装几十个摄像头,前后左右4个方向4挺机枪,就不用步兵下车保护了。
  • 寻常巷陌
    坦克是一种标准的落后武器装备,现代战场,在先进的坦克面对几百架、几千架无人机面前,也是待宰的羔羊。君不见,俄乌战场,坦克都开始背上乌龟壳返祖了。以后坦克就是个移动的碉堡,其他作用意义都不大了。
    少了谁也少不了装甲兵
  • 以色列的梅卡瓦你可以理解为一个士兵光屁屁套一个头套。
    车身装甲极端薄弱。由于发动机前置,所以前装甲出奇地薄,火箭筒正面可以打穿。以色列自己都承认,梅卡瓦最佳战术就是从一个掩体奔向另一个掩体。把光着的屁屁藏在掩体里,只露出厚重装甲的炮塔,就战无不胜了。所以他们的坦克不是一支突击力量。不能跟小胡子艺术家麾下古德里安的装甲集群相比较。实际上更加类似于二战时期法国的马奇诺防线的思维。
  • 猪猪侠998 宇宙大将军、督三维诸军事
    寻常巷陌
    坦克是一种标准的落后武器装备,现代战场,在先进的坦克面对几百架、几千架无人机面前,也是待宰的羔羊。君不见,俄乌战场,坦克都开始背上乌龟壳返祖了。以后坦克就是个移动的碉堡,其他作用意义都不大了。
    为啥俄乌战场上会有坦克呢?
  • 寻常巷陌
    坦克是一种标准的落后武器装备,现代战场,在先进的坦克面对几百架、几千架无人机面前,也是待宰的羔羊。君不见,俄乌战场,坦克都开始背上乌龟壳返祖了。以后坦克就是个移动的碉堡,其他作用意义都不大了。
    然而空中再强也得人去占领 人去占领就得装甲单位支援 
  • 前路维艰与君共勉 只求过”神“!
    午夜的风
    梅卡瓦是一个高度符合以色列需求和周边情况的特化坦克,除了🧼佬那,换个地方都是个笑话
    把梅卡瓦放在戈兰高地和西奈半岛打坦克战,就是好东西了。例如高度反而更适应起伏的戈壁沙丘地形,大漠戈壁上视野问题也不大。
    能搭载步兵更是以色列独特作战需求的产物。
    此条评论已被折叠,点击查看
  • 梅卡瓦是一个高度符合以色列需求和周边情况的特化坦克,除了🧼佬那,换个地方都是个笑话
  • 寻常巷陌
    坦克是一种标准的落后武器装备,现代战场,在先进的坦克面对几百架、几千架无人机面前,也是待宰的羔羊。君不见,俄乌战场,坦克都开始背上乌龟壳返祖了。以后坦克就是个移动的碉堡,其他作用意义都不大了。
    反坦克导弹和武装直升机被发明的时候,人们也是这么说的。然而,目前并没有另一个像坦克一样同时实现火力压制,机动和装甲防护的解决方案出来。
  • 确实有个游戏叫《Sudden Strike》, 中文名称《突袭》。
  • 坦克是一种标准的落后武器装备,现代战场,在先进的坦克面对几百架、几千架无人机面前,也是待宰的羔羊。君不见,俄乌战场,坦克都开始背上乌龟壳返祖了。以后坦克就是个移动的碉堡,其他作用意义都不大了。
  • FGfggfGF_MGT
    玩过游戏的都知道,全能装备就是全不能装备,高端挑战需要的极限配装,永远不会选择全能装备,而是选偏科装备。
    原因就是碾压局压力没到,全能装备显得全能;地狱难度高压局,只有针对性装备能用,全能就是垃圾。
    现实也是这种情况,全能就等于全不能。
  • 浪子觅封候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全部楼层
    白马菜农
    梅卡瓦算是一款很出色的战车(坦克与运输车一体),应该说鸟中蝙蝠,算因地制宜产物。不能一棒子打死。随车六名步兵,进入战区配合坦克,在复杂地形下可有效解决坦克视野不足问题,并前出保护;坦克对决时,步兵提前下车,也可后方利用反坦克单兵武器提供己方坦克支援
            
    这也是梅卡瓦车体高的原因,算重大缺陷,看取舍了。现在梅卡瓦给人感觉不怎么样,还是兵员素质下降的厉害,有加沙战斗影像,以色列士兵是不大敢走出装甲的。这一体化的步坦协同就废了。梅卡瓦设计初衷实际更偏向治安战的,随车步兵为搜索主力兼坦克耳目,坦克作为移动炮塔兼重机枪火力平台为步兵提供即时掩护
    现在的坦克,面临矛比盾发展更快的处境。
    防不住,并不是意味着盾不重要了么。关键看如何取舍和扬长避短。
    大规模交战,弹片横飞的战场环境,无任何装甲防护的轻步兵扺达战场前,比坦克装甲车更容易大量损失,迅速造成士气低落。
    花钱建立装甲部队,应用时要更主动灵活。步兵怯战,仅依赖不运动的坦克,再坚固也抗不住被打固定靶。所以治安战中,必须有更加合理的战术安排。
  • 全部楼层
    白马菜农
    梅卡瓦算是一款很出色的战车(坦克与运输车一体),应该说鸟中蝙蝠,算因地制宜产物。不能一棒子打死。随车六名步兵,进入战区配合坦克,在复杂地形下可有效解决坦克视野不足问题,并前出保护;坦克对决时,步兵提前下车,也可后方利用反坦克单兵武器提供己方坦克支援
            
    这也是梅卡瓦车体高的原因,算重大缺陷,看取舍了。现在梅卡瓦给人感觉不怎么样,还是兵员素质下降的厉害,有加沙战斗影像,以色列士兵是不大敢走出装甲的。这一体化的步坦协同就废了。梅卡瓦设计初衷实际更偏向治安战的,随车步兵为搜索主力兼坦克耳目,坦克作为移动炮塔兼重机枪火力平台为步兵提供即时掩护
    梅卡瓦应该算是一辆装甲运输车,但相对于其他坦克其火力,机动等都不算好,这也是他名不负其实的根本原因。而且一但出问题人员损失也比较大
  • 全部楼层
    白马菜农
    梅卡瓦算是一款很出色的战车(坦克与运输车一体),应该说鸟中蝙蝠,算因地制宜产物。不能一棒子打死。随车六名步兵,进入战区配合坦克,在复杂地形下可有效解决坦克视野不足问题,并前出保护;坦克对决时,步兵提前下车,也可后方利用反坦克单兵武器提供己方坦克支援
            
    这也是梅卡瓦车体高的原因,算重大缺陷,看取舍了。现在梅卡瓦给人感觉不怎么样,还是兵员素质下降的厉害,有加沙战斗影像,以色列士兵是不大敢走出装甲的。这一体化的步坦协同就废了。梅卡瓦设计初衷实际更偏向治安战的,随车步兵为搜索主力兼坦克耳目,坦克作为移动炮塔兼重机枪火力平台为步兵提供即时掩护
    比较中肯。和米24设计初衷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预设的演练环境在不停的变动中
  • wwwbak
    特定环境、特定战法的产物
    确实,梅卡瓦是一款专门为治安战设计的坦克。
  • 梅卡瓦就是个超重型步战车的思路。
  • FGfggfGF_MGT 改变凝聚为广义生命,是混沌中的有序、消逝前的灿烂
    玩过游戏的都知道,全能装备就是全不能装备,高端挑战需要的极限配装,永远不会选择全能装备,而是选偏科装备。
    原因就是碾压局压力没到,全能装备显得全能;地狱难度高压局,只有针对性装备能用,全能就是垃圾。
  • 白马菜农 病退小职员
    全部楼层
    浪子觅封候
    兵器装备,和人一样,没有十全十美的。能适应预想的主要场景,就算合格。
    以色列不太害怕治安战失利,顶多损失人员装备。他最害怕大规模军事冲突中彻底失败。那会失去立足之地。
    坦克在大规模会战中,是运动突击中坚力量。是以色列优先保障的优势。
    而在治安战中,地域狭隘复杂,充当固定火力哨点,难以洞察周遭环境,也失去了机动性优势,成为固定靶。这种情形,换世界上任何型号坦克,都一样的命运。
    梅卡瓦算是一款很出色的战车(坦克与运输车一体),应该说鸟中蝙蝠,算因地制宜产物。不能一棒子打死。随车六名步兵,进入战区配合坦克,在复杂地形下可有效解决坦克视野不足问题,并前出保护;坦克对决时,步兵提前下车,也可后方利用反坦克单兵武器提供己方坦克支援
            
    这也是梅卡瓦车体高的原因,算重大缺陷,看取舍了。现在梅卡瓦给人感觉不怎么样,还是兵员素质下降的厉害,有加沙战斗影像,以色列士兵是不大敢走出装甲的。这一体化的步坦协同就废了。梅卡瓦设计初衷实际更偏向治安战的,随车步兵为搜索主力兼坦克耳目,坦克作为移动炮塔兼重机枪火力平台为步兵提供即时掩护
  • 科技水平有限,外部压力有限,需求有限。
    能搞成这样,已经算是以色列螺蛳壳里做道场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