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罗计划: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四)
“阿波罗12号”重返月球
美国国家航空和宇航局在“阿波罗11号”登月成功以后,继续执行人类登月的计划:登月飞行将每隔四个月进行一次,共有十次在月球上不同地点着陆。在“阿波罗11号”飞船发射四个月后,美国按计划发射了“阿波罗12号”宇宙飞船。执行这次飞行任务的三位宇航员是指令长康拉德、指令舱驾驶员戈登和登月舱驾驶员比恩。“阿波罗12号”的总目标是月面上以“风暴洋”闻名的一片起伏的平原地带。选定的降落地点在首次登月的静海基地以西大约1530千米的赤道下边。
两年以前,美国发射的无人探测器“测量员3号”曾抵达这个地方,它应该还在那里,此行的目的之一,便是要降落在它的附近,可以视察它,回收它的部件。
“阿波罗12号”在1969年11月14日从肯尼迪宇航中心发射。发射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顺利。可发射那天早晨,卡纳维拉尔角的上空乌云密布,给发射工作带来了困难。由于此前有人驾驶的宇宙飞船从未在雨中发射过,第一次到现场参观“阿波罗”发射的尼克松总统,似乎要失望了。可是等视察飞机报告云里没有电以后,倒数继续进行下去。
“土星5号”火箭在上午11时22分准时点火,“阿波罗12号”在怒吼声中,腾空而起,进入低垂的乌云中。这时乌云里突然出现两道闪电,强大的闪电将宇宙飞船制导系统的主要部分击断了。同时飞船的电力系统关闭了,仪表盘上发出了警告的闪光。宇航员们暂用电池组供给动力的后备系统替代,然后他们安装好断路器,排除了险情。此后,他们的登月旅程可以说是很顺利的。
经过了和“阿波罗11号”大致相同的过程,“阿波罗12号”的登月舱于1969年11月19日在月面的“风暴洋”的东南部,即南纬3°2'21"、西经23°24'58"的地方,成功地进行了精确定位着陆。降落地点距1967年4月19日在月面软着陆的月球探测器“测量员3号”只有18米。
康拉德和比恩走出登月舱,下到月面上,相隔4个月,人类又回到月球上来了。康拉德和比恩在月面上逗留了31小时32分。在这期间,他们进行了两次月面活动:第一次康拉德活动了4小时4分,比恩活动了3小时30分;第二次康拉德活动了3小时49分,比恩活动了3小时20分。
康拉德在上午6时45分开始第一次月面行走。他在登月舱的梯脚处,只见以前的“测量员”还在坑穴边上。它的电池组、摄影机和通讯设备都已经失灵了,但其构造和外形并无多大改变。此时他们先要安放若干科学仪器。他们来到距离降落点约300米处,安放了一批仪器。这仪器是以原子能电池作为电源的,随时都能向地球发送资料。
他们的第二次4小时左右的月面活动,是人类在月球上的第一次“自然徒步旅行”走的路线是经过详细研究后确定的。他们走到离登月舱较远的地方,在山坑穴处采集了一些月岩标本。在一个形状像雪人似的地方,试验月震验震器的效果。验震器送到地球的无线电讯号,显示它们已记录到轻微的震动。他们走到被遗弃的“测量员”那里,回收了它的摄像机和一些部件,准备带回地球。供专家检查研究,看看这些暴露在月球环境里两年多的物质,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这可以帮助他们设计未来的宇宙飞船和月球基地的机械。
完成月面工作后,两位宇航员回到登月舱,并发动火箭升离月面,与指令舱里的戈登重新会合。回到母船以后,他们把不再需要的登月舱的上升段抛向月面,作了人造月震的试验。然后,他们踏上返回地球的旅程,于11月24日在太平洋安全顺利降落。
“阿波罗13号”登月遇险
1970年4月11日,美国发射了“阿波罗13号”宇宙飞船。飞船计划在月球上的弗拉·摩洛地区降落,宇航员的目的是勘探那里的火山口及古老的月岩。由于飞船在飞行途中发生严重故障,他们的目的没有实现,原定的一次勘探月球的航程,结果倒成了一次逃生的航程。
“阿波罗13号”的指令长洛弗尔,是一位42岁的海军上校,老资格的宇航员,技术纯熟且经验丰富,是当时参加太空飞行时间最长的人。登上“阿波罗13号”以前,他已有572小时太空飞行的经历了。指令舱驾驶员是斯威加特,登月舱驾驶员是海斯。
“阿波罗13号”发射后,起初两天半的飞行还是顺顺利利的。直到它飞行了55小时54分,即4月13日午后l0时7分,那时三位宇航员刚刚演完一个轻松的电视节目。这时他们已经飞离地球大约有30万千米了。突然,“呼”的一声巨响,服务舱发生了爆炸。指令舱内的红色和黄色的报警灯立刻闪亮。同样的灯也在休斯敦指挥中心闪亮,显然飞船发生了重大事故,飞行控制室马上紧张起来。他们在无线电上听到海斯说:“我们听到很大的一声巨响。我们肯定碰到一个大难题了!”
发生爆炸的“阿波罗13号”飞船上,情况更是万分危急。坐在指挥舱座位上的海斯看见仪表盘上的一半电器系统的电压已降落到零度。指令长洛弗尔看到窗外有股气流急速冲出,他马上向地面汇报放出来的原来是氧气,服务舱里的一个储氧器爆炸了,另一个损坏了,宝贵的氧气正从飞船中出去。由于大量漏气,冲出的气流产生了乱射火箭似的效果,使飞船不稳定了,头部下沉和滚动起来,紧接着又发现3个燃料电池有两个失灵。
三位宇航员的处境十分危险。他们的氧气供应可能因泄漏而中断。他们还可能没有足够用的水和电。此外,他们也可能因为机械故障而无法操纵这只已损坏了的飞船。它可能偏离航道,撞毁在月球上,或者可能掠过地球而失踪,也有可能在重返地球大气层的时候被烧毁。在这危急时刻,地面指挥中心只有一个想法:必须想尽一切办法营救三名宇航员,使他们安全地返回地球。美国宇航局当即作出中止登月,全力以赴返回地球的决定。
地面指挥人员跟三位宇航员讨论了技术性问题,共同作出了如下返航计划:乘员组离开指令舱呆在登月舱内;耗电力少的登月舱将负责导航飞船;当飞船接近地球的时候他们再回到指令舱,抛弃登月舱,然后重返大气层,在指令舱中降落。
按照回航计划,洛弗尔和海斯从指令舱进入登月舱,斯韦加特留在指令舱里,他要赶紧做两件事:一是将服务舱里的氧转输到指令舱里的一只后备箱里,以供给指令舱重入大气层之用;二是将应急电池组连接自动器械,以便在登月舱的航行设备能够发动以前,使自动器械继续操作。做完上述工作后,斯韦加特立刻关闭电池组电力,留备重返地球用,然后进入登月舱。在地面的训练中,他们用登月舱当做救生艇已经排练过许多次,这次却是真的用上了。飞行指挥人员和宇航员都明白不容稍有错误,若是登月舱的重要系统现在再发生故障,三位宇航员就没有逃生的机会了。在三位宇航员进入登月舱的同时,地面指挥人员利用计算机在他们危险的旅途中帮助他们,替他们出主意,想办法。大约有一万名科学家、宇航员、专家和其他工程技术人员参与了这项营救工作。
由于飞船这时已飞离地球太远,事实上飞船已飞近月球,要它抗拒月球的引力立刻返航,那将需要消耗大量的火箭动力。所以地面指挥中心作出决定:飞船仍旧绕月飞行,选择一条更正确的重返地球路线返回地球。为此,三位宇航员驾驶飞船从月球背后转过来用太阳笔直对准飞船的一个窗口的办法,确定好飞行路线,发动火箭转向地球飞回来。这是时间和登月舱一路减少的氧、水及电存量的一种竞赛。这时他们所依赖的是登月舱的有限的电力、水和氧,那是只供两个人在月球上短时间用的。洛弗尔后来承认,他们那时也曾怀疑是否能够生还。
回航途中,飞船里的条件极其恶劣,尤其是飞船的加热器没有了电,寒冷令人难以忍受。宇航员裹上额外的内衣,还冻得受不了,难以入睡,身体几乎快要冻僵了。寒冷和疲倦使宇航员有两次无意中用了错误操纵装置。尤其是在最后度过的几个小时,不得不服食兴奋丸来维持。他们更为担心的是重入大气层时会有仪器冻得无法使用。
1970年4月17日,是多灾多难的“阿波罗13号”将要降落地球的日子。全世界都在焦急地等待着。美舰“硫黄岛号”在南太平洋做好准备,等待飞船降落。若“阿波罗13号”远离预定目标降落,有十三个国家,包括当时的苏联在内,都提供舰船飞机协助救援。
在重入地球大气层以前,洛弗尔在登月舱里发动它的四个喷射器,将宇宙飞船推向前。然后,斯威加特操纵重新开动起来的指令舱,爆发炸药螺栓,使指令舱和服务舱分开,接着,洛弗尔再发动一次火箭引擎,将宇宙飞船的其余部分从服务舱退开,使它们离开服务舱一段距离。当他们把飞船绕过来时,这才第一次看到服务舱损坏的情形。洛弗尔报告说:“服务舱有一边完全不见了。”他又说损坏最厉害的部分,在飞行器底部的天线附近。
斯威加特将指令舱制导系统的电打开了.看到电力充足,他才放心了。谢天谢地,电子仪器总算没因寒冷而损坏。这时洛弗尔和海斯也从登月舱爬进指令舱里来,关好舱门,然后将登月舱分离抛弃。至于剩余的飞行,重入大气层和降落海面等都是常规而安全的工作了。
4月17日下午1时7分,“阿波罗13号”的三位宇航员,度过了重重的危险,在太平洋安全降落。他们又回到大地母亲的怀抱。在降落以后,尼克松总统曾和三位宇航员会晤,并向他们致意。
其他几次登月探险
经历了“阿波罗13号”的惊险飞行之后,为了确保飞行的安全和登月任务的顺利完成,美国宇航局决定修改“阿波罗”飞船每隔4个月发射一次的原订计划,以便他们有充分的时间着手改进飞船的安全性。
科学家和工程师对“阿波罗”飞船作了十多处修改。把由于制作疏忽造成“阿波罗13”号故障的缺点彻底除去。他们增设了第三个储氧器,并和服务舱的两个储氧器隔开;安装了一个额外的高能电池组以备紧急发电用,重新设计了储氧器,并将储氧器的线路封藏在金属线管里。改进的“阿波罗14号”飞船完成后,又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和试验。为了准备“阿波罗14号”的飞行,他们共用了10个月左右的时间。
在“阿波罗13号”发射九个月以后,“阿波罗14号”发射的准备工作已近尾声。1971年1月下旬,尝试人类第三次降落月球的“阿波罗14号”的倒计时工作,在一种异乎寻常的令人担忧的气氛中开始了。虽然这时“阿波罗13号”的爆炸已经过去好久了,可是那次惊险的飞行人们仍未忘怀,那次失败的阴影仍笼罩在“阿波罗14号”的工程师、专家及宇航员的心头。
1971年1月31日,“阿波罗14号”从肯尼迪宇航中心发射,预计在月球风暴洋东岸的弗拉。摩洛高地登陆,也就是上次给“阿波罗13号”选定的降落地点。
“阿波罗14号”飞船的三位宇航员,一位是47岁的指令长谢泼德。他是美国第一个到太空去的人。后来因为患有美尼尔氏病,没有参加双子座和“阿波罗”计划的早期飞行。1968年经外科手术消除了病症,才使得他有机会参加这次登月飞行。另一位是37岁的指令舱驾驶员罗塞。他是空军少校和试飞驾驶员。还有一位是40岁的登月舱驾驶员米切尔。他是一位海军中校,此前曾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航空学和宇航行学博士学位。
在“阿波罗14号”飞行前,人们对此行的忧虑和担心好像是有什么预见似的。“阿波罗14号”开始飞行不久,就遇到了第一个麻烦。当时飞船刚刚离开地球的轨道,宇航员按计划拆离了登月舱,改变它的位置,然后使它与指令舱重新对接,然而在对接中遇到了很大困难。宇航员将指令舱接上登月舱的连接环时,活栓总是关不上。他们作了五次对接都没有成功,每次活栓都关不上。他们把情况向指挥中心报告了,并同指挥中心讨论了这个技术问题,决定再试一试。在第六次对接时终于取得成功了。
指挥中心这时候要做出一个十分困难的决定:继续把他们送上月球是否明智?登月后可能会发生同样的麻烦,他们也许跟母船对接不上。这样,那两位降落月球的宇航员就永远也回不来了。指挥人员考虑到了这些困难和危险,针对可能发生的故障,制定出了解决的可行办法。三位宇航员也在飞船内做试验,设法找出引起故障的原因。他们肯定那不是机械毛病,指挥中心认为危险性不大,决定继续飞行;三位宇航员都很高兴,驾驶飞船继续飞往月球。
2月5日清晨,他们到了月球上空。谢泼德和米切尔准备登月。他俩进入登月舱,使登月舱和母船分离。然后,谢泼德和米切尔准备发动火箭降落,这时又发生了第二个神秘问题。
飞行管理员仔细检查“阿波罗14号”登月舱用无线电送回的资料时,发现登月舱的中途放弃飞行开关发出一种假信号给登月舱的主要计算机。这个开关本来只有在宇航员因为某种故障想中止飞行时,才能使用它。虽然这个开动错了的开关并不危害到宇航员,但在下降火箭启动之后,如果它送出一个假信号,则可能会阻止登月舱降落。
必须设法补救,尽快排除这一故障。飞行指挥中心的和麻省理工学院及卡纳维拉尔角的工程师和导航专家,用电话讨论,最后决定采取一种智胜开关的办法。他们立即动手编制了一套计算机指令,先在模型机里试验过。然后他们让“阿波罗14号”的宇航员在开始下降月球以前,将他们新编制的“应急计划”输入指导计算机。
“阿波罗14号”登月舱的降落再没有出现任何麻烦。2月5日上午4时18分,登月舱在预定降落地点——月球赤道附近的弗拉·摩洛高地上(南纬3°40',西经17°29')顺利着陆。
着陆后,上午9时49分,宇航员打开登月舱的舱门,开始了此行的第一次月面活动。他们安放了月面实验装置,进行了各种试验。这时,他们发现,已过了一年多,“阿波罗12号”的月面实验装置,仍在工作;预计“阿波罗14号”的实验装置寿命会更长,工作会更好。这次月面活动共用了4小时40分。
2月6日清早,谢泼德和米切尔开始了第二次月面活动。他们做了将近3千米的长途步行,采集了一些岩石和月面尘土样品。他们拉着一辆两个轮子的手推车,把采集的岩石装在车上拉着走。步行途中,他们观察了许多坑穴,发现了一些与“阿波罗ll号”和“阿波罗12号”宇航员见到的完全不同的岩石,还发现了有裂隙的和侵蚀了的岩石。他们分别取了样品。他们还走到一块巨大的砾石跟前,从巨砾上削下一小块作为标本。他们精心采集了一些可能是月球内部深处的岩石标本。他们共采集了岩石及月面尘土标本42.75千克,带回登月舱。
在第二次月面活动结束的时候,谢泼德决定在月球上做一个有趣的游戏。他拿出一个高尔夫球,用挖掘工具的柄去打它。由于月球的引力很小,高尔夫球打到了很远的地方。他享受了有史以来第一次打月面高尔夫球的乐趣。
两位宇航员顺利完成月面工作后,在下午1时49分他们开动上升火箭,从月面起飞.到了等待轨道与母船会合。令人宽慰的是,他们第一次就对接成功,那天发生过的麻烦总算没有再度发生,接下来的三天回航是十分顺利的旅程。飞船在2月9日安全降落在中部太平洋上,一次令人担忧的登月飞行终于大功告成了。
几个月以后,“阿波罗15号”载着指令长斯科特,指令舱驾驶员沃登和登月舱驾驶员欧文,于1971年7月26日发射升空。在飞往月球途中,表明服务舱的主火箭的燃料阀发生故障的警告灯曾经亮过,但经查明这是警告灯的错误。以后飞行顺利。登月舱载着斯科特和欧文,平安地降落在“雨海”西边的亚平宁山哈德利峡谷,这是第一次在远离月球赤道的地方降落。
“阿波罗15号”的登月舱里,载有一辆有四个轮子的月球车。这是一辆造价800万美元的特制机动车。它长约3米,是电动的,由蓄电池供电。它的车轮与众不同,每个轮子都有二台电动机,前轮和后轮都装有舵,车上还装有各种科学仪器,使用相当方便。车子可以装几吨岩石。
斯科特和欧文驾驶着月球车,在月球上探测。他们使用车上的仪器进行多种新的科学化验和实验;并经常走出月球车,采集岩石,装进车里,再运回登月舱。
两位宇航员在月面逗留了66小时55分.进行了三次月面活动。第一次活动了6小时34分14秒,第二次活动了7小时12分43秒,第三次活动了4小时50分9秒,合计达18小时37分6秒。月球车行走的距离分别是:第一次5.1千米,第二次12.7千米,第三次10.3千米,合计28.1千米。宇航员离开登月舱的距离是9.5千米。他们的月面活动都由月球车上的彩色摄像机记录下来并且发回地球,使人们可以从电视上看到。
指令长斯科特还开设了历史上第一个月面邮局,打上纪念邮票的邮戳,并作了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实验:在真空状态下铁锤和羽毛以相同的速度下落。
两位宇航员还发放了一颗小科学卫星,这颗卫星从月球轨道继续播送资料好几个月。
在返回地球途中,欧文在距离地球315000千米的“深宇宙”进行了40分钟的宇宙游泳。
“阿波罗15号”于8月7日平安降落。它的总飞行时间是295小时12分,带回的月面岩石标本77千克。
“阿波罗16号”在1972年4月16日起飞,登月地点是月球中央高地的笛卡儿高地。它在月球赤道南大约482千米的地方。三位宇航员分别是指令长约翰·杨、指令舱驾驶员马丁利,登月舱驾驶员杜克。由于发生故障,他的使命几乎失败。
在准备登月时,两位宇航员进入登月舱后。留在指令舱的马丁利拆离了登月舱,看着它飘走。他正要点燃上升发动机把指令舱射人等待轨道,突然一个信号显示机械出了故障。他不敢启动,怕飞船进错轨道。那样宇航员们可能永远也回不到地球上了。
休斯敦指挥中心的指挥员有些惊慌,有人想令宇航员直接返回,但是指挥中心最后决定先做实验再定。宇航员绕月球一圈又一圈地飞行了几个小时,同时,地面的科学家们用模拟器作了各种测试和实验,结果表明宇航员没有危险。指挥中心于是下达了登月的命令。
两位宇航员登上月球,在月面上度过了繁忙的三天。他们使用月球车进行了科学考察,收集岩石,进行科学试验。他们采集了月岩样品95.5千克,还拾到46亿年前的结晶岩。此外,他们还将一颗小科学卫星顺利送进月球轨道。完成任务后,他们于4月27日顺利返回地球。
1972年12月7日午夜过后半小时,又一艘阿波罗飞船——“阿波罗17号”从卡纳维拉尔角起飞了。这是飞船第一次在夜晚发射。当巨大的“土星5号”火箭推动飞船飞向天空时,突发的亮光给卡纳维拉尔角的天空带来了黎明的假象。人们在很远的地方都可以看到闪闪发光的橙色火焰。随着飞船的升高,北到北卡罗来纳,南到古巴都能看到一条火柱,景象真是壮观极了。
“阿波罗17号”由驾驶过“双子座9号”,和“阿波罗l0号”的经验丰富的宇航员塞尔南担任指令长。指令舱驾驶员是伊文思。登月舱驾驶员是施密特。施密特是一位地质学家,在美国地质调查所从事研究工作。他是“阿波罗”机组人员中唯一的一位科学家。
“阿波罗17号”的指令舱命名为“美洲号”,登月舱命名为“挑战者号”。
塞尔南和施密特于12月11日乘“挑战者号”在月面的陶拉斯·特利罗山脉着陆,顺利登上了月球。他们这次的使命是六次登月中最重要的。他们在月球上建立了一个核动力实验站,其电子仪器可收集有关月球的科学资料,并把信息送回地球;他们还用仪器探测了重力波;最后,他们还得驾驶月球车,探索月球,考察了月球的高山峡谷地区。
有一次,他们驱车16千米,这是在月球上行车最长的一次。在考察过程中,他们精心采集了一些岩石、土壤样品,用月球车带回登月舱。
有一天,他们在月面步行,探索一个坑穴。一个宇航员查看月面,发现了浮土下面的橘黄色土壤。这一发现使他们十分惊喜。他们赶紧挖了个洞,看到下面的土也呈橘黄色。这一振奋人心的发现表明月球上曾经有过水。宇航员采集了一些橘黄色土的样品带回地球供科学家们研究。
两位宇航员在月面逗留了74小时59分,在月面活动了22小时5分钟,采集岩石及土壤样品115千克。
完成月面工作任务后,两位宇航员乘“挑战者号”飞离月球,与“美洲号”会合、对接。然后带着他们的珍宝飞返地球。12月19日,“阿波罗17号”在南太平洋平安降落,三位宇航员胜利地返回了地球。
“阿波罗17号”的总飞行时间为301小时52分,是“阿波罗”计划中最长的。它的两位宇航员在月面停留的时间和月面活动的时间在“阿波罗”计划中也都是创最高纪录的。
“阿波罗”计划伴随着“阿波罗17号”的胜利凯旋而结束了。它所带来的巨大的成果却将永远地为人类造福。
“阿波罗”计划的成功是人类科学的最辉煌结晶,将永载科学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