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饭要吃好,午饭要吃饱,晚饭要吃少,这是我们的饮食原则

【本文来自《美国学校的午餐真是令人震惊》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红山毛榉
  • 没什么可震惊的,你震惊是因为你的认识偏差。自古以来,美国人以及大部分欧洲人都是这个样子:午饭极其潦

    草。不限于学生,即使上班族,所谓中产,除了正经请客招待,也很少有人中午好好吃一顿饭的。但其实现在已

    经比过去好很多了,近几年十几年,由于快餐的兴起,大量的亚洲快餐,还有什么阿拉伯快餐墨西哥餐啥的大量

    出现在欧美国家,至少上班族这个群体,午餐已经改善了许多。不少人中午会出去吃一碗越南炒粉,墨西哥卷饼

    之类。而另有很多人,大多数人,最多也就是一个小小的三明治加一杯咖啡。那三明治里面,鸡肉最多一两,蔬

    菜只有一片。而这其中又有不少的人,尤其女性,中午只是一根香蕉或两个橘子的,有时加上两块饼干或一块干

    果做成的“bar”,条状饼干。学生则基本自己带饭,典型的就是一个三明治加一个水果,或再加两块饼干零食。

    并不会比此文中的学校免费午餐好到哪里。

    这就是欧美白人自古以来的日常午餐,即便节假日呆在家里自己“做点好的”,基本也就这个水平,不会更好。

    不同经济条件的一般人,午餐水平也差别不大。就是这个习惯。原因非常简单:在西方,午餐不是正餐,从来就

    不是正餐。一天中正正经经的一顿“饭”,就只是晚餐。当然,西方的晚餐即便很“丰盛”,菜的品种上跟中国

    的四菜一汤之类都没法比,但量上(蛋白质和能量摄入量)是不比中国人少的。中国菜的多,主要体现在蔬菜品

    种和烹调方法多种多样上。另外,西方的早餐,通常热量很高,量也大,大肉和蛋,油,高蛋白,都很多,比

    中国式的通常热量高得多。

    中国人是把中餐当正餐的,你拿正餐跟洋人最不重视的午餐相比,当然可以”震惊“,不过这个震惊没啥意义。

    中国人总的营养水平(蛋白质和热量摄入水平),近年来才慢慢赶上来,咱们的午餐比人家学校免费午餐丰盛,

    可能算不上值得比较的东西。把这个当作西方人整天吃得惨兮兮,认为八成会营养不良的证据,那就大错了。

    中餐的优秀,在于它能达到的精美程度(不惜花费大量劳动以获取美味),菜肴的品种之多,味道的丰富和多变

    ,这些上面。可以说,与世界任何其他餐种相比,都是遥遥领先的。只是不要跟洋人的一般午餐比,那些午餐,

    只是一份点心,比较是没有意义的。

早饭要吃好,午饭要吃饱,晚饭要吃少。

这是我们的饮食原则。

西方轻视午饭,重视晚餐的习惯是怎么来的呢?难道说是欧洲祖先一直居住在高纬度地区,白天时间短,一天只吃早晚两顿饭?后来迁徙到低点的纬度地区,发现中午不吃饿得慌,就随便吃点点心糊弄一下?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