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死局的根源:一个巨大的悖论

缅甸现在的情况,就是一个死局,而可笑的是,这个无解的死局,又某种程度上是某个大国自己给自己创造的。

首先,绝大部分国人最大的一个误解是把缅甸军政府当作政府军,甚至是政府。

这个认知是极端离谱的。

军政府不等于政府军,更不等于政府。

这两个是完全不一样的东西,明白了吗?

大部分人搞不清楚缅甸,是因为先入为主地把这两样东西默认划为等号,这样就自己先掉进了第一个思维大坑。

如果你能清楚地知道,军政府不等于政府军,那你已经超过99%的中国人对缅甸的认知了,包括在曼德勒那群人。

而一旦清晰地知道了军政府不等于政府军,更不等于政府,那么自然而然会引申到第二个问题,既然它不是政府,那它的合法性哪里来?

很不幸,这个世界两百多个国家里面,至少有170多个是不认可缅甸军政府作为缅甸政府的。

这其实就已经逼近了缅甸的电诈问题为什么一直无法解决的根源了。

因为它涉及到了一个巨大的悖论。

军政府的存在,需要域外国家的背书。

域外国家给了背书之后,一旦你承认了它,那你在缅甸的任何行动也就再也绕不开它了,你做任何事情都无法避免跟它打交道。

你自己说的嘛,你认它是政府,那你怎么能绕开你自己定义的政府呢?

它的存在需要你的背书,而你自己的背书反过来又成了捆缚住你自己手脚的一切。

看明白了吗?

那你为什么要给出这么一个处处都会捆缚住自己行动的背书呢?

在这个死局里,都是输家,只有军政府和他们的同谋,是赢家。

那问题又来了,这个背书,是真的非给不可吗?

我不能直接给大家答案。

我想说的是,缅语是个小语种,小语种意味着,你要介入这个国家,你只能依赖这一批懂缅语的人,而这样,很容易形成一个小圈子。

有小圈子,意味着很多事情,只能围绕着这个圈子进行,也意味着,所有的关于这个国家的情报,资讯,政策建言,都只会来自一小群人,不会再有第二种声音。

我在缅甸,已经深刻感受到了语言所带来的信息差和信息壁垒的垄断。

至少在当下,不仅令人失望,更是一种无解的绝望。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