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电价比中国低?那看看缅甸人的收入和当地物价吧!

【昨天转发了一篇“缅甸新电费标准出炉,收费暴增两倍多!百姓们全炸了锅”,结果有人评论说这电价比中国便宜多了呀,完全忽视了缅甸政府为了补贴电价已经不堪重负(2017—18年电力部门亏空6000多亿元缅币)以及缅甸老百姓的收入水平。下面就来看看缅甸媒体报道的缅甸人的收入和当地物价吧。】

缅币贬值物价上涨 底层人民生活艰辛 

【缅甸缅康网】缅元兑美元的螺旋式下跌已经对人们日常必须消费的物品如米,鱼,肉和蔬菜的价格产生了影响。

家庭主妇抱怨说,即使是普通民众主食的盐,鱼酱和其他调味品的价格也有所上涨。

一位家庭主妇说,大米,鸡蛋,洋葱和其他蔬菜的价格正在上涨。1比(pyi缅甸单位=2.13千克)的大米以前是2000缅币,现在涨到2500缅币(1缅币约为0.0045元人民币)。西洋菜从300缅币涨到400-500缅币之间。我的丈夫和两个儿子,他们踩三轮车,收入不稳定。有时我们没钱,所以我们只能挨饿。

她说,她丈夫和两个儿子的日收入总额通常在6000至7000缅币之间。

这位56岁的家庭主妇说:“如果我去一趟市场这6、7千缅币就没了,现在买东西需要花很多钱。”

500

随着价格上涨,收入跟不上商品价格上涨的速度。 65岁的Daw Yee Yee Thant表示,一个鸡蛋的价格从110缅币增长到150到160缅币之间,而一个viss(1.65kgs)洋葱的价格从800到1600缅币翻了一番。

“如果价格继续上涨,那将非常困难。我们是一个7口之家,包括我的孙子。虽然我的女儿晚上在市场上销售,但销售情况并不像以前那么好。我们的收入与我们的开支不符,“她说。

在第40条街上销售食品的Ma Zin Mar Oo表示,她以前的顾客,办公室工作人员和学生不再像以前那样向她购买食品。她说他们中的一些人自己带午餐来省钱。

“销售不好,”她说。“随着价格的上涨,很难维持生计。在最近一轮价格上涨之前,我的收益并不差。如果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像我们这样的穷人的生活将会更艰辛,“她补充道。

500

根据政府数据,目前的通胀率为8.18%,是该地区最高的通胀率之一。

政府和私人经济学家表示,美元的大幅飙升是由于中美之间的贸易战造成的不确定性增加,导致投资者购买更多以美元计价的资产。

缅甸中央银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试图稳定缅元,例如将外汇储备中的数百万美元卖给当地银行,浮动汇率并启动新的货币互换工具。但随着美元继续上涨,这些措施无效。

“根据目前的情况,我们不能指望在可预见的未来汇率将跌破1500缅币,”经济学家UAung Ko Ko表示。

政治和经济分析师U Than Soe表示,政府必须采取措施,以减轻因价格高而导致缅甸最贫困人口的生活压力。

政府和经济分析师U Than Soe表示,各部委应向公众通报通货膨胀背后的原因,可能持续的时间长短,计划如何解决,以及何时价格可能会下降。

“当基层负担过重时,就会发生盗窃,抢劫和殴打等罪行。例如,三轮车司机将试图相互削弱,以便他们可以有更多的乘客。这可能导致更多的犯罪。我们很担心,“他说。

【上面这篇报道是2018年10月2日的,到了2018年12月美元汇率下跌金价也下跌,那么缅甸老百姓生活因此受益了吗?请看下面这篇报道。】

500

2018年12月7日出版的《摩登》周刊The Modern Weekly 发表了一篇文章,介绍了缅甸目前国内经济情况及人民生活情况。

    进入12月后,美元汇率下跌,金价也回跌,有人感到兴奋,认为这代表缅甸经济回升有望。但广大民众对这却没有感觉,因为他们日常生活中的食品价格没有下跌:米价没有跌,肉价没有跌,对他们来说金价跌多少、美元汇率跌多少都没有给他们带来什么实际好处,只有基本物价跌了,他们的生活才有改善的可能。

   “美元涨价,就算1美元涨到5000缅元,只要基本物价稳定,我们生活就不会受影响。现在却是,美元涨价,物价跟着张。美元价钱跌了,物价却没有跌回来,我们还是得忍受高物价的凌虐。”一位仰光市民如是说道。

    目前在仰光市的菜市场上,猪肉1缅斤10000元(缅币,下同),牛肉1缅斤12000元(1缅斤等于 1.6 公斤),羊肉1缅斤16000元,大尾虾1缅斤更高到2万元至4万元。鸡蛋1粒120元,1粒鸭蛋160元(蛋类价钱会随地方及时间有所改变),目前民众如果想吃荤菜的话也只有购买这鸡蛋鸭蛋来解馋了。而肉类,许多家庭一个月都不能打一次牙祭了。

    其实仰光省内也有许多农业县从事饲养业工作的。据统计,在仰光省内饲养的水牛有170万头,黄牛700万头,羊130万头,猪140万头,鸡480万只,数量不可谓不多。但自从政府方面允许活牲口出口国外之后,这里也有很多牲口漂洋过海出口国外去了,而国内肉价也就开始上涨了。到了美元价格上涨的时期,这些肉价也都再登上一个新台阶,到今天还不曾再跌回来。

    民众们目前一日三餐只能以糊口为主,顾不上营养了。而根据卫生部门的统计,营养不足的现象在5岁以下的儿童群中更加明显:缅甸每4位儿童中有1位身高不足,6%的儿童瘦骨嶙峋,16%的儿童体重达不到标准,更有40%的儿童患有贫血病!营养不足对少年儿童的发育造成多少影响由此可见一般。

    所以美元汇率下降对广大民众来说还不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最主要的是基本物价要下降,至少是稳定。不过目前美元汇率下降只有几天的时间,必须连续3个月稳步下降,才有可能带动其他基本物价一起下降,仰光经济大学Dr. Win Tin如是说道。

【为了应对物价上涨给老百姓生活带来的影响,2018年缅甸政府上调了最低工资】

缅甸《镜报》5月15日报道:缅甸最低工资标准制定委员会5月14日发布2018年第2号公告: 根据2013年最低工资法第10条之规定,经研究决定,即日起全国工人最低日薪标准统一为4800缅元。按每天工作8小时,每小时600缅元计算,不分地区和工种。(但工人数在10人以下小作坊及家庭作坊,可不参照此标准。)

【那么个人收入达到甚至超过最低标准的老百姓生活又怎样呢?】

据《缅甸之光》报5月5日报导,在掸邦北部木姐市105英里贸易区中,掸邦政府设有一个搬运装卸工作委员会,约有800名工人在此委员会领导下工作。这些工人们过去一天收入可达到15000元(缅币,下同)甚至2万元左右,但现在每天的收入已降到7000元左右,有的工人家庭生计已开始发生困难了。

这些工人在贸易区内从事货物搬运工作,对两个国家每日进入的货车按照有关方面的指示进行启封检查、搬运装卸等工作,这是这些工人们每日都要进行的“例行工作”。

500

搬运工人们每天进入工地前,在早上6点都要在工作委员会的办公楼前排队集合,进行升旗仪式、朗诵有关誓词后,才进入各自的工作场地。为了方便工作,工人们分成了20个组,每组包括组长在内约有40人。这些工人们大都是来自全缅各地区,也有一部分是当地民众。他们都对本地社区的各项社会活动(诸如教育、卫生、宗教等)都给予了物力、财力及劳力等各方面的支持,所以与当地社区的关系都相当融洽。

“我们收入的多寡取决于进入的车辆数目。不管有没有工作我们都要全天候守在有关场所中。这样全天候呆在有关场所时,当然不可能再找其他工作做了,所以只能靠这里的工钱维持生活了。在过去收入良好的时候一切都顺利,但现在收入已明显减少了。这时房租费、孩子的学费、卫生费用、水电费用这些都变成一个负担了,有些家庭有要考十年级的孩子就更加困难了。一些工人就只好在晚上休工后去开摩托的士(Taxi)找一点外快收入了。如果工钱收入持续下降的话,将有很多人放弃这搬运工作了。现在都已有很多工人呈交了辞职书了。”一搬运工人如是介绍他们的情况。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