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药几分钱”的后果,是进口药退出公立医院?

500

源 | 中访网

者 | 一杭工作室

去年,一篇名为《儿童支原体肺炎住院记》的文章在朋友圈广泛流传,作者在文章中描述了自己6岁的孩子被诊断为肺炎支原体肺炎后的治疗经历。在使用国产阿奇霉素两天后,孩子的高热症状并未缓解。直到第三天改用进口阿奇霉素治疗后,孩子才逐渐康复。

虽然看上去是上了进口阿奇霉素后好转,但也不能完全排除之前的治疗。不过可以确定的一点是,进口药,的确越来越难买了。

1

进口原研药退出中国市场?

前段时间,#进口药退出公立医院#的话题霸占微博热搜榜首,引发了人们关于进口原研药退出中国市场的忧虑。

在该话题中,三联生活周刊提到:历经“历史之最”的第十批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后,原研药逐渐退出公立医院已成定局,这一变化对患者、药企以及整个医疗行业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一部分追求原研药的患者就医习惯在发生着转变,担心几分钱一片的药质量不佳,而原研药企业也开始转向院外市场寻求新的销售通路。

为什么说集采之后,原研药逐渐退出公立医院已成定局?

首先来看这次“历史之最”集采的结果。2024年12月12日,第十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结果出炉,再次刷新了降价纪录。部分拟中选药品的价格令人吃惊,每片不到3分钱的叶酸片、每片不到5分钱的阿司匹林肠溶片、每支1毛6的氯化钾注射液…有的产品甚至降价90%以上,也还是没能中选。

在这样的背景下,原研药在价格方面没有竞争优势,像辉瑞、拜耳、默沙东等外企大多放弃了国家集采。事实上,从2020年第三批国家集采开始,原研药“退市”的情况就时有发生。

2

进口药“消失”之问

这又涉及到一个问题,大家都知道,集采政策遵循的是“以量换价”原则,而“量”一般是公立医院需求量的60%-70%左右,也就是说,针对剩余30%的药物,公立医院理论上仍可以从未中选产品中自行采购。但为何现实中,原研药企业只要落选,基本就只能走院外市场,很难在公立医院里留下?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大趋势下,公立医院以医保收入作为主体。医保部门对同一通用名称药物只会支付集采中选价,超过部分的费用需要患者自行承担。如果患者不愿意,就没有人负担。这一背景下,医院自然倾向于选择医保可负担的集采中选药物。

此外,在我国公立医院逐步推行按病组(DRG)支付方式改革之后,医院的费用控制愈发重要。医保按病组支付的改革模式要求医院为每一类疾病设置固定的支付标准,以避免医疗费用的过度增长。在这种支付模式下,医院更倾向于选择价格较低、符合医保支付标准的药物,而仿制药由于其相对较低的价格,成为医院的首选。

同时,医院管理的复杂性也是阻碍原研药留下的原因之一。如果医院既保留仿制药又保留原研药,就必须在不同患者之间做出选择。这不仅增加了药物管理的难度,也容易引发用药公平的争议。

从社会环境来看,中国作为人口大国,面临着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和社会保障压力。随着医疗需求的增长和医保基金支出的上升,如何平衡药品价格、医保支付和民众负担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2023年,我国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的收入同比增长了16.4%,而支出同比亦增长了16.6%,医保资金逐渐吃紧。这说明了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我们无法既要又要。

随着中国医疗保障体系的改革深入,集采政策无疑带来了药品价格的快速下调。然而,低价下的药品质量又如何保障?对于这一现象,还有患者直言:“作为患者,我肯定支持药品降价,但便宜到几分钱一片,要说心里没有一点担心,那是不太可能的。”如何在控制药品价格的同时保障药品质量、以及如何保障集采仿制药企业的基本利润,仍然是摆在政策制定者面前的一大挑战。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