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是怎样分类的?
【本文由“张广才”推荐,来自《凭什么生物学家“源源不断”发现新物种?》评论区,标题为张广才添加】
首先,物种分类是有相应的层次的。目前我们的标准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其次,分类是有相应的标准的,目前才用的标准是多相分类法,简单来说就是多个指标来进行分类,这里包括形态学、生物地理学、分子生物学、生理生化等等。其中按照主流标准来说硬性标准是测定待鉴定物种的DNA序列,如16S rRNA基因序列、线粒体基因等,并与已知物种的DNA序列进行比对,计算序列相似性。一般来说,16S
rRNA序列同一性<98%,平均核苷酸相似度(ANI)<95%,数字DNA-DNA杂交(dDDH)值<70%,可认为是新物种。例如,通过线粒体基因与近似种进行比较,发现存在明显差异,可作为确定新种的依据之一。
第三,发现新种和新记录种都是发现新种。这里要做一个区分,新种是这个以前没有被发现,新纪录种是这个以前在这个区域未发现,在其他地方已经发现了,至于这个是不是入侵种或者说是以前没有发现需要进一步进行论证。
第四,由于早期物种分类学和物种进化学都是依照物种形态学来进行分类,并为对分子生物学、生理生化指标进行记录和比对,所以分类学是一直在修订中的,个别物种分类族群重新划分是常有的事情。如果以后有更加准确的鉴定划分标准,也会有新的修订加进来。
第五,物种的演化是不断发生的,新的类群也会不断被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