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次冲击IPO,绿茶餐厅依然逃不了被质疑
文丨白念云
绿茶餐厅的故事要从2004年说起,彼时王勤松与路长梅夫妇瞅准青年旅舍的新兴商机,在杭州西湖附近的茶园地,精心打造了“绿茶青年旅舍”。这里山水相依,景致宜人,吸引着天南海北的背包客纷至沓来。
夫妇俩发现,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旅人,对饮食有着多元且独特的需求。凭借着王勤松的厨艺功底,他们开始潜心钻研融合菜,像烤鸡、火焰虾等美味佳肴应运而生,广受好评。而旅舍的餐厅,不经意间成为了日后绿茶餐厅的雏形,一颗希望的种子就此埋下。
2008年,第一家绿茶餐厅在杭州西子湖畔惊艳亮相。凭借着数款令人垂涎欲滴的当家“硬菜”,亲民得让人惊喜的价格,以及独具韵味的中国风装饰,迅速在餐饮界崭露头角,成为初代网红餐厅品牌。
食客们在这里,既能品尝到融合了各地风味的精致菜品,又能沉浸在古色古香的用餐氛围中,人均消费不过五六十元,却有着仿若置身五百万装修环境中的惬意。一时间,门庭若市,开业次年便荣获大众点评“2009年度最受欢迎餐厅Top 50”,口碑与流量双丰收。
此后,绿茶餐厅开启了扩张的征程。基于餐品高度的标准化流程,如同复制粘贴一般,它的门店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蔓延开来。从繁华都市的核心商圈,到新兴小城的热闹街市,都能觅得绿茶餐厅的踪迹。截至目前,已在国内21个省份、四个直辖市、两个自治区以及香港特区稳稳扎根,门店总数达461家之多。按照2023年餐厅数量和收入计算,在国内中式餐厅品牌中分别位居第三和第四,成绩斐然。
然而,上市之路,却布满荆棘。自2021年3月起,绿茶集团便毅然踏上了奔赴港交所的征途,一次次满怀希望地递交招股书,却又一次次陷入沉寂。2021年3月首次递表,或许因疫情阴霾笼罩,公司业绩未能尽情释放,又或许港股市场彼时整体低迷,难以让公司卖个好价钱,IPO进程受阻。
同年10月、2022年4月再度冲击,依旧未能成功。熬过疫情的寒冬,2024年6月,绿茶集团重整旗鼓再次递表,可命运似乎仍在捉弄,证监会抛出食品安全、供应链模式、预制菜占比、大额分红合理性与融资必要性等一连串问题,要求补充材料,上市计划无奈再度搁置。
直到2024年12月20日,恰逢主要竞争对手小菜园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绿茶集团仿若想要沾沾喜气,同日更新招股书,开启了第五次冲击。
回首过往,绿茶餐厅曾有过无比辉煌的高光时刻。在社交媒体尚未像如今这般普及的年代,它就凭借口口相传的好口碑,成为众人趋之若鹜的打卡圣地。在大本营杭州,2014年曾创下14次/日的惊人翻台率,彼时,食客们为了吃上一口心仪的菜品,心甘情愿在门口排队两小时,店内座无虚席,热闹非凡。那几款自研的招牌菜,如“面包诱惑”“绿茶烤鸡”“火焰虾”“招牌粉丝裹虾”“石锅鸡汤豆腐”等,火遍大江南北,成为初代网红餐厅的经典符号。
创始人王勤松深知创新的力量,为了留住食客的胃,保持餐厅的吸引力,绿茶从未停止新品研发的脚步。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分别推出了178个、172个和168个新菜品,平均每两天就能推陈出新一款,创意能力堪称业界翘楚。但遗憾的是,这些新品大多如流星划过夜空,反响平平,未能续写爆款传奇,以至于多年来,顾客点餐时,目光仍常常锁定在那几道经典老菜上,有人甚至调侃“绿茶开了十几年,只火了一款面包”。
随着时间的推移,餐饮江湖风云变幻,竞争对手层出不穷,网红餐厅如过江之鲫,消费者的口味愈发挑剔,审美也逐渐疲劳。曾经让绿茶餐厅引以为傲的网红光环,渐渐褪去了昔日的光彩。
2024年前三季度的数据,犹如一记警钟,敲响在绿茶餐厅的头顶。尽管营收同比增长6.96%至29.2亿元,新增75家门店,但门店收入同比增速仅有2.18%,宛如一辆高速行驶后突然失速的列车。外卖业务虽同比增长35.42%,看似一抹亮色,实则暗藏隐忧,这意味着餐厅那独具特色的用餐环境,已不再是消费者决策的首要考量,顾客更倾向于便捷的外卖体验。
经营指标更是一片惨淡,门店日均接待人数从545人直线下滑至480人,仿若热闹的集市突然变得冷清;门店翻台率从3.43次/日跌落至3.05次/日,曾经忙碌不停的餐桌,如今有了更多空闲时刻;人均消费从去年的62.2元降至57.7元,创下近年来新低,消费者捂紧了钱包,更加精打细算;门店日均销售额同比下降22%至2.27万元,同店销售额亦从去年的18.56亿元下滑9.86%至16.73亿元,每一项数据都在诉说着经营的艰难。
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绿茶餐厅在背后默默做了诸多努力。一方面,在菜品供应上,整合外部供应链,与190家第三方食材加工厂紧密合作,试图通过工业化的手段实现菜品的标准化。以招牌菜绿茶烤鸡为例,厨房员工只需用预制酱包腌制鸡肉,再放入烤箱烘烤,便能快速上菜,大大提高了出餐效率。然而,这也引发了预制菜争议的风波。
在扩张策略上,下沉市场成为绿茶的重要着力点,数据显示,其在二线、三线及以下城市的餐厅数目已由截至2021年底的81家迅猛增长至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220家,占比超过一半。融合菜的多元口味和灵活的定价策略,让绿茶餐厅在下沉市场如鱼得水,独具中国风的用餐环境更是吸引了当地消费者的目光。
此外,小型门店也成为扩张的利器,面积小于450平方米的小型餐厅数量由2021年的88家一路攀升至报告期末的252家。按照计划2025-2027 年,绿茶餐厅将分别开设150家、200家、213家新餐厅,届时将突破千家门店规模,其中在三线及以下城市分别开设73家、94家、113家门店,小型餐厅数量分别为130家、173家、184家,海外市场也计划开设5家、10家、13家门店。
但看绿茶餐厅所处的市场大环境,休闲中式餐厅市场宛如一片红海,竞争激烈得让人窒息。据灼识咨询报告,2023年该市场高度分散,前五大品牌所占市场总收入的比例仅约4.0%,绿茶餐厅以2023年36亿元的总收入,在中国休闲中式餐厅市场斩获0.7%的份额,排名第四,西贝、小菜园和太二则位列前三。整个餐饮行业在疫情后虽有复苏迹象,但很快又陷入消费力走弱、品牌竞争白热化的泥沼。
绿茶餐厅此次IPO募资用途明确,旨在扩展餐厅网络,让更多地方飘起绿茶的旗帜;设立中央食材加工设施,进一步强化供应链优势;升级信息技术系统及相关基础设施,以数字化赋能运营管理。
然而,质疑之声也如影随形。2023年5月,绿茶餐厅宣布向股东派发3.5亿元现金股息,2024年6月结清,其中2.1亿元流入实控人王、路夫妇口袋。上市前的这一突击分红行为,引发外界对其募资必要性的深深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