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大家都发现了,2024年,是中国科技成果井喷的一年,无人机、机器狗、六代机……看得人目不暇接,根本停不下来。

500

500

  有人把这一切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的“科教兴国”战略,很好,但这一切的起源其实更早。

  这一切,可能得追溯到前三十年的工业基础建设、水利发电建设、上山下乡、全民大生产、三线建设……

  大家都知道浙江有个风景如画的“千岛湖”景区,但很多人都不知道,千岛湖不是自然风光,而是50年代人工打造的“新安江水库”!当年修筑大坝,截断新安江,巨大的水量淹没了那些群山和岛屿,才有了如今烟波浩渺群岛星罗棋布的“千岛湖”……当年干这种改天换地的大工程,不是为了制造奇观,而是为了供应华东六省的工业用电,特别是要供应上海的工业用电。

  江浙有很多高新科技的中小企业 ,他们的创始人,其实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和本土的农民先进分子……智力、创造力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一结合,很可能就是一家传承到现在的优秀企业了。

  哪怕是今天被当做反面典型的“大炼钢铁”,并不是完全没有正面意义的……当年无锡在大炼钢铁的过程中,发挥群众和技术人员的创造力,“土洋结合”,不断改进高炉、平炉、转炉技术,最终“卷”出了优质钢铁和优秀钢铁企业,并且还发展了供应链,催化了一大片炼焦厂和耐火砖工厂,这些优秀的钢铁企业和配套的制造业,一直存活到了现在,依然是中国制造的中流砥柱。

  江苏有大量的制造业中小企业,你看上去只是一些小工厂、小作坊,地点就在城乡结合部,但人家造的是高性能电机、传感器、特殊芯片、碳纤维材料、特种金属、大型锻压机、导弹发动机零部件……很多都是自己领域的隐形冠军,世界第一的水平。

  你只要去看看他们的“厂史”,就会发现,他们的前身往往都是来自于上世纪60年代的“村社企业”……一些现在国际上顶级的供应链企业,很多都是60年代发展起来的,那个时候,各个村都有自己的“科技公司”,有的炼钢,有的造船,有的造日化产品,有的生产农具,甚至还有试图造汽车、造飞机发动机的……那时候村社创办了很多拖拉机厂、化肥厂、石棉瓦厂、锅炉厂、电线厂、造纸厂……形成了初步的“工业化”。

  有些人信了“岁月史书”,对真正的历史一无所知,前三十年,根本就没有阻止过农民创业、做生意、开公司,甚至是鼓励的!那个时代,才是真正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起步太晚,底子太薄,热情高于实际水平,所以错误和挫折绝不会少,但它不是一无是处的,他们在缺少密集资本、工业基础、配套设施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做出了尝试,并且取得了一定成绩。

  起码是总结了经验、培养的人才、打下了几十年后厚积薄发的基础。

500

  再说教育,大家普遍认为,那十年没有高考,凭成分靠“推荐”上大学,大量“工农兵”进入了大学,是一个历史错误。但有没有从时代的背景考虑一下?五六十年代刚刚建国没多久,中国的资源集中在少数大城市,掌握知识的是极少数高级官僚、知识分子、经过改造的资本家地主……如果按照现在的方法高考,那么选拔出来的人才都是哪些人?几亿农民是不是就彻底失去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他们考不上大学,是不聪明,还是因为他们没有“几代人的积累”?于是,通过一种看似不太公平的选拔方式,让更广大的无产阶级接受了更好的教育,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公平”……

  工农兵“推荐”上大学,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做的其实是同一件事——让知识传播到广大的劳动人民中去!让更多有天赋有想法的人得到学习的机会,这是那个特殊时代的特殊“药方”,也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一部分。

  不做这些事,就没有后来“科教兴国”、“大学扩招”、20年培养6000万工程师的基础。

  乾卦九二是“见龙在田”,春季,龙宿从田间地平线升起,此谓“见龙在田”,一派生机勃勃万物竞发的景象;但乾卦的初九叫做“潜龙勿用”——巨龙潜伏在水下,积蓄着巨大的力量。

  “没人注意到它在尚未出头时,就已经积蓄了冲破云霄的力量”!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