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开放手机了,可惜我没赶上
部队开放手机了,可惜我没赶上
文剑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对于我来说,有一个非常既振奋又惊喜的声音。习主席在出席解放军代表团时表示,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我想对于正在服役的战友,或者是曾经穿过军装的战友,也或者支持、关心、厚爱子弟兵的人,都应该对这句话有不同的感受感想和情节情怀。
以前在部队,曾经连续参加9年全国两会报道的我,现在终于可以在两会新闻大战中,由参与者战斗者成了一名观众。但是紧张的战斗状态由于在昨天。即便不能到现场,关心关注的心一直从未休战。
部队的战友,对习主席的这一论述,应该是深有体会。对于我,更有内心深处的感受。因为我曾经的身份,和现在的身份,两种身份对这有着不一样的认同认知。
感受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从一个世人看似很平常的小事说起吧。说是小事,对大众而言,是小事,甚至是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但对于战友而言,却是意义非凡。
在习主席的号召下,部队的新条令修改,更加顺应了官兵的心声,也更加顺应了社会对军队特殊职业的变化。新条令规定,对官兵使用移动工具做出了人性化、大众化、社会化的修改。
众所周知,社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对移动工具的使用,普及化便利化已经让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彻底的变化。影响极其深远,改变极其深刻。而军队虽然是特殊的群体和执业,但也是万千大众的一员,不能脱俗。
因为一旦脱俗,就意味着和社会的差距拉大,就有被社会淘汰和边缘化的危险。可是军队的特殊性又决定了军人使用移动工具不能和大众一样,毫无区别,毫无等同。
部队新修订的条令规定,“军人使用移动电话,实行实名制管理。旅(团)级以上单位应当对使用人员的姓名、部职别、电话号码和移动电话品牌型号,以及微信号、QQ号等进行登记备案”。“基层单位官兵在由个人支配的课外活动时间、休息日、节假日等时间,可以使用公网移动电话”。
简单的从字眼上理解,军人使用移动工具,有限制,但也有自由。与之前的老规定相比,这种修改和改变可谓是本质上的改变和提升。
很可惜,这种新规定来的有点晚了些,已经退伍的我没有赶上。
曾经在部队的我,和退役回家的我,对这种新规定有感同身受的认识和发言权。两种不同层面的理解,也有助于世人对军人感受习主席“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的感受与认知。
我2000年入伍,那个时候,整个中国的社会手机使用和普及还是可想不可行的事情。那个年代,有头有脸的人手握大哥大,腰挂传呼机,可定是高富帅。手机持有者少之甚少,传呼机的使用程度还要高一些。
不管是大哥大,还是传呼机,我都没有。只是见过别人用。记得入伍后,给家里打电话,连部的唯一通讯工具就是固定电话,靠着这部唯一的电话,新兵连的战友给家人联系,诉说部队生活和思念之情。
不过那个时候的电话费还是很贵的,记得长途电话要一块多钱一分钟。对于我只有几十块钱的津贴来说,打电话的开销占据了津贴开支的多数。
可以说,那个时候,军人使用移动工具有限,不方便,消费较高。
2001年的情况和2000年的差不多。即便有进步,也没有实质上的进步。可以说是原地踏步的状态。
到了2002年,我考上了南京的军校。就是在这一年,手机的普及逐渐扩大了,我也是其中受惠的一份子。
有位温州的战友,家里条件比较好,有一部摩托罗亚的手机。这么高上大的物件,我们一个分队的战斗都很好奇,整个中队的人也很好奇。
好奇的心,应该只看到别人用,而没有这么近距离的看到手机这个物件。那个时候,由于部队用手机的很少,部队的规定也没有特别的规定和约束。
后来,我编造了谎言,和家里人以及亲朋好友,借了点钱,并加上积攒每个月百元的津贴,10月1日外出到手机店,买了部摩托罗亚99+的手机,翻盖的,灵巧性的。
和其他几位战友一样,我成了手机一族。我的这款手机,当时来说是比较先进的。可是这是能够打电话,发信息。别的都干不了。电话费依然很贵。
可是,好事没有享受多久,10月21日,手机在充电的时候,不知道被谁给偷走了。至今仍未知道是谁偷走了我的手机。还没过了稀罕劲的蜜月期,就这么抢走和结束了我第一次使用手机的体验期和惊喜期。
2003年,手机的普及率进一步提高和扩大。而我由于资金的压力,只是在攒钱,还账的状态中度过。看着别人用手机,心里很痒痒。但有无可奈何。
2004年,我军校毕业了,有了工资。工资有450块钱,还是按照之前的套路,借钱,攒钱,要钱,11月份买了一部三星188翻盖的手机。
这款手机,和之前的相比,先进了许多。彩屏,能上网。电话费还是很贵,上网能看些新闻。也就是在从此我感受到了手机网络快捷的便利。从这一年开始,随着手机的普及率越来越高,管控手机的力度也越来越严。因为不仅是周边的人和其他单位的人,拥有手机的也越来越多。
记得当年回家,我爸也花了一千多,买了部波导手机。当时电视上的广告是“波导手机,手机中的战斗机”。
到了2005年,各种品牌的手机逐渐多了起来,周边的人的手机都能上网,三星,摩托罗拉,波导,诺基亚,国产的国外的手机,比比皆是,普及率到覆盖面都很广很大。
2006年,部队对手机的管控更严了。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规定和要求。但是,官兵冒着被处罚的危险,铤而走险的很多。因为手机已经成为世人很普遍的移动工具,从之前的奢侈品,稀罕货,已经成为了大众产品和必须产品。
的确,手机联系方便,快捷。可是,手机带来的隐形危险也在逐渐增多。尤其是在部队,因为手机的问题而导致的失泄密问题,很突出很严重。所以部队的管控很严。
部队战友为了能够缓解在部队的生活,以前的写信保平安联络感情的方式已经到了消失灭迹的境界。手机成了不可替代的方式。不敢说人人都有手机,十个人有九个人有,是很普遍正常的事情。
2007年,2008年,2009年,摩托罗拉的手机因为高风险的问题,部队禁止使用。但是诺基亚的手机却成了大众产品。周边的人有诺基亚的很多。价格也很高,不同型号的不价格不同,好一点的要5000元到7000元。
工资高了,家里条件好了,战友们也舍得花钱,用好的手机。手机功能成了聊天,打游戏,看新闻,看资讯的最佳工具。特别是QQ,成了我们的重要交友平台。
正是手机的火爆发展和普及率覆盖面的增大,手机带来的安全问题,成爆炸式出现。每年每月部队都要通报几起因为手机使用引发的问题。部队对手机的使用,管理和要求从上到下,都一条条的列出来,一项项的定好了。
在基层,官兵顶风违纪的有之,偷偷摸摸的有之。藏、骗、瞒都是平常的应付检查的手法手段。但战友们都知道了,在手机上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该发些什么内容不该发那些内容,心中都有数。违纪的只是心存侥幸而已。
直到古田会议,习主席指出过不了网络关就过不了时代关。部队靠严管严控,官兵的反抗程度很激烈,甚至有的单位生怕出问题担责任,一刀切就是不让用手机。可是有的单位,根据解放军报的报道是鼓励官兵健康、安全使用手机。并不是一味的封、管。
但是古田会议的精神,只是从舆论氛围上,从实际的手机中还没有明确的解禁。不过,也有进步的地方,就是休息时间可以使用手机,这样既执行了有关规定,又满足了官兵需要。
随着兵员结构的深刻变化,越来越多的青年加入到绿色方阵。他们在地方,手机、平板电脑那是比吃饭睡觉都重要的事情,到了部队严控的状态下,怎能不让好奇的心态得到收敛呢?
关不住,管不了,成了当时部队各级干部骨干的头疼问题。个人认为,只是靠一刀切或者局部的开放权限,这种手段是起不到应有的理想效果的。因为,本来官兵与地方的差距就很大,倘若不让用手机,或者限制使用手机,让官兵与地方的差距岂不是成了鸿沟吗?
这种状态下,有的战友拥有一个手机、两个手机、三个手机,甚至有的有四个手机。半夜偷摸的在厕所、在被窝里使用手机的大有人在。
我也是曾经这种状态下的主角。没办法,只要不出事就行,被逮住了就写份检查,有的战友写好检查,已备用之。可谓是,手机萌心蠢蠢动,刀山火海都不怕。
不过,这个时段,部队的手机管理也在人性化中与时俱进。网络进军营,话吧进军营,电脑进班排,互联网连接军营内外。可以说,这些改进,我都是受益者。但是,悬在手机使用者头上的管控之剑仍很威利。
直到我2016年年底,我退伍了。部队管理手机使用手机的状态依旧保持以上的状态。退伍了,回到家里,手机使用我一直很小心翼翼,不该说的,不该传的,不该发的,一一拒之。生怕因此发生问题和担责任。
现在好了,在习主席的号召下,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让在部队的战友们,彻底迎来了手机使用的春天。即便有使用的实名制,但我想使用起来的管控肯定不在那么不讲人情,不合时代步伐节奏。
必定现在社会都对手机依赖性很大,比如购物、交易、出行都可以扫一扫,而这却离不开手机。总不能让官兵整天保卫祖国,不能享受祖国繁荣康盛的果实吧!
其实,不仅在部队手机实名制,在地方现在买车票、住旅馆、办业务都在实行实名制。我想官兵也能理解并支持。都知道在虚假的网络里,有风险,有陷阱,有斗争。谨慎的心态、戒惧的心思,都会占据上风的。甚至,退伍了脱了军装,这种心态心思都挥之不去。
小心驶得万年船。这句话没毛病。可惜的,部队对手机使用的新规定,我没有赶上。除此之外,好多的部队的新规定,我有没有赶上。但我不失望,高兴的心情和部队的战友一样。
也许万千的世人不理解,部队战友们对手机使用的期盼和喜悦,不懂得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这句话的涵义意义,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你到了部队这个群体,今天的不懂不明白,也就心知肚明,豁然开朗了。
曾经,当地的征兵我去咨询过,我也想再回部队的熔炉,既可以再次让自己得到锤炼,还可以感受和体验部队的诸多新规定新措施新办法。年龄的问题,去不了了。真实无可奈何,事与愿违。
试想,部队的手机新规为什么不早一点出世呢?
作者简介,文剑,2000年入伍,2016年退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