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网约护士,我被迫切需要
作者 | 阿一
来源 | 最人物
想象脆弱。
想象痔疮手术之后,长达一个月的居家换药期,需要扯出塞在后面的纱布,再塞一团,疼到一瞬间浑身湿透;
想象父母一夜倒下,生活忽然失序,工作隔绝了贴身照护的可能,雇来的保姆让老人的压疮愈发严重;
想象化疗之后,全身无力,无法自如地行走,每周去医院给PICC管(主要用于化疗的静脉置管)换药的路显得那么漫长,要习惯被人七手八脚扶着、抬着。
这种脆弱不会遗漏任何人,当一个人带着病痛闭锁家中,脆弱,横亘在医院和家之间。
最近几年,一群网约护士在各地出现。他们服务的,是需要上门打针、换药、采血、拆线等院外护理服务的居家患者。
我们与他们对谈,了解他们工作中的经历与感受,也理解这个群体的复杂与必要。
王中泉(化名)痔疮手术后第二天就被要求出院。他的手术格外复杂,术后切口很大,严重的水肿让他无法控制排泄。排泄物溢出来,与药水混合在一起,疼痛变得剧烈,提醒着他,伤口在变坏。他很想把自己弄干净一点,但他做不到。
京东护士到家的管讯(化名)第一次见到王中泉时,是他术后第5天。在管讯抵达前,王中泉已经用高锰酸钾充分浸泡过伤口,但持续溢出的排泄物还是让他很难保有尊严。
管讯手中的大棉签换了一根又一根,“如果清理不干净,上药意义不大”。以管讯在三甲医院十多年的临床护理经验判断,王中泉当时的伤口状况很差,很有可能是清理不到位所致。
“脏死了。”疼痛和羞耻感爬满王中泉的全身,他从牙缝里挤出这句话。
管讯说起话来有一种广东人特有的松弛:“我觉得还OK诶,我见过比你更多排泄物的病人,都是正常的。”是宽慰,也是事实,管讯在普外科工作,照护的消化道病人占多数,有时吃着饭也会放下筷子清理排泄物,甚至还得了“搞屎大王”的名头。
后来的一个月,关于“换药频率”,两人经历了反复拉扯,像拔河一样。
第一次见面,王中泉提出提高换药频率,一天换两次药,认为这样对伤口恢复更有利。由于王中泉白天要上班,换药时间需要固定在每天早上6点半和晚上7点半。
管讯一口应下,开始了早出晚归的一周。“当年谈恋爱都没这么勤快。”她自我调侃。
两天后,王中泉的伤口好转,管讯判断可以一天换一次了,但王中泉担心病情反复,坚持一天两次。管讯在他身上看到一种焦虑,那是一种对未知的不确定。
正赶上第二天是周末,管讯大手一挥,主动释放沟通信号,给了王中泉一份“增值服务”,聊聊心路历程。王中泉说起术后6天里,自己的怕与安定:
前4天,他怕自己和家人处理不好伤口,所以即使很困难,也要拖着屁股去医院换药;第5天,他实在撑不下来,在京东护士到家下单,听到管讯自我介绍在痔疮护理方面是专业的,好像抓住了救命的稻草。“他说,我觉得我有救了。”
“一天两次换药”对王中泉而言,更多是一种心理寄托,在这个过程中,他感到安全。
长谈之后,管讯选择遵从王中泉的想法。这本质上与其说是护士对病人的尊重,不如说一个人是对另一个人的尊重。
一周后,来到术后第13天。管讯再次建议王中泉改为一天一次换药。但王中泉依旧不情愿,他接受不了任何一点风险。但管讯拒绝:“伤口恢复需要时间,不是换药越多,恢复越快。”
——“难道你不想挣钱吗?”
管讯的换药服务是按次计费,一天换两次药相当于多一倍收入。更何况王中泉还为她准备了红包,都被婉言谢绝。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管讯说。
术后一个月,王中泉回医院复查,医生说恢复很好。在写给管讯的感谢里,他用了很多有分量的词“解救”“危难”“善莫大焉”。
这是管讯意料之外的,“我只是完成了日常的工作”。
王中泉(化名)留言感谢管讯(化名)
在她的日常工作中,贯穿着许多相似的瞬间。晚上十点,她赶到90多岁的老客户家中,处置突发情况。患者的老伴颤颤巍巍走过来,一把抓住她的手,“还好你来了”;凌晨时分,她从床上翻起来去给卧床病人疏通尿管,家属说“只要看到你我们就放心了”。
每到这种时候,管讯的眼睛里就亮起光来,那是她感到异常满足的时刻。
需要居家护理的病人往往病程长、治愈难度大,无论是病人还是家属,都难免心生恐惧。在疾病降临之前,鲜有人做好准备,慌乱、迷茫、崩溃、无助——这是疾病来临时,患者和照顾者最常见的心态。他们太需要有个专业的人告诉他们,回家之后,漫长的恢复期到底应该怎么做?
“一个人倒下,一个家庭可能就失能了,护士能帮一下,至少能让他们心里安定一点。” 管讯说。
对谈在她出发下一个患者家前匆忙结束,彼时已接近晚上10点,她压根不谈高尚、伟大,赚的也是辛苦钱,“最重要的是他们指定了,只能我去”。这种被信任的感觉相当珍贵。很有那种被托付、被信赖的感觉。有一种职业满足感。她愿意去做这个事情。
装满器械和耗材的护理包挂在她身上,显得格外大,曾经有人问她:“不重吗?”
她笑意盈盈地说:“我是送健康的外卖员。”
护士到家之后,也不都是一团和气。
吴薇(化名)在三甲医院时,因为技术好,成为各科室争抢的香饽饽。加入京东护士到家后,服务的患者也大多是失能老人。
这些订单背后下单的通常是他们的子女,但吴薇鲜少能见到子女本人,更多是在跟保姆、管家甚至司机打交道。有的子女会在服务后细细询问情况,有的则只是订单页面上的一个用户名。
高档住宅区精心修剪的绿植错落有致地分布在道路两旁,吴薇一路走进去,在人际关系更稠密的居家环境,护理之间考验的是人心。
吴薇把保姆大致分为几类,有认真负责的、有事不关己的,最令人头疼的是指手画脚的。
照顾失能老人的保姆大多有医院护工的从业经历,其中不乏仗着一知半解托大的,又因为与雇主相处时间更久、关系更紧密而影响护士的专业操作。
隔着保姆和家属打交道是一门学问。
曾经有一位男性患者在使用尿管过程中漏尿。吴薇上门检查后发现,患者使用的尿管是22号,属于大号。“男性尿道弹性小,不能直接用大号尿管。”
一旁的保姆不乐意了,自称自己在医院做了6年护工,女儿也是护士,“漏尿就得用大号的”。
吴薇不争辩,把患者的儿子叫到外面沟通:“您的保姆很有经验,但她再有经验,没有系统学些过,只能算是辅助经验。”
第一次上门,吴薇用18号尿管替换掉22号,准备半个月后视情况换更小号。家属质问,再漏怎么办?吴薇说,肯定不会一下子就好,要慢慢来。
正说着,保姆喊着“又漏尿了”跑出来。
吴薇顿了顿,打断保姆,对患者的儿子说:请您一定要相信我,不管中途发生什么,一定要相信我。
这是15年临床经历给她的底气和经验,在家属面前削弱自己作为人的主观情感,职业化的理性才是对患者们最快速最有效最现实的东西。
但就在吴薇离开后不久,保姆又找到患者女儿,坚称应该使用更大号尿管,并在吴薇不知情的情况下把18号尿管替换为20号。“有时候家属更愿意相信保姆。”
漏尿的问题仍然存在,家属再次找到吴薇,换回18号尿管。因为很难见到患者女儿,吴薇只能跟患者本人反复讲解尿道生理结构。“您别再折腾了。”
两个多月后,经过几轮尿管替换,漏尿问题终于解决。吴薇也会反思,其实保姆对尿管没有偏执,可能是认为自己在抢她的地盘。
她回忆自己第一次上门时,患者刚出院回家,家属询问吴薇哪里做得不合适。吴薇直言背部要保持干燥,不然会发生压疮。保姆误以为吴薇在向家属指责自己工作不到位,便结了仇。
再后来遇到类似的情况时,吴薇学着跟保姆搞好关系,唠几句家常,人和人之间也就软和了。
吴薇也会遇到很多真正关心患者的保姆,比如一个压疮患者的保姆,会在吴薇换药前,帮患者摆一个舒服的姿势,会根据分泌物的多少讨论是否调整换药频率……吴薇总是会细细交流一番。
琐碎而关键的护理知识像一座金字塔,关心患者的人都想要汲取一些东西。吴薇认为,越是身处塔尖的人,传递的责任就越重大。
很多患者在第一次见到高占伟时都会有一个“确认”的过程。
“男护士?”
男生做护士,在一些人看来好像是件稀奇事,会用一种奇怪的语气讲,“你一个男孩子怎么当护士”。
因为性别,他和病患之间似乎天然多了一层需要逾越的信任阻隔。
也是因为性别,让他长期驻扎在医院的ICU、急诊室、手术室、导管室,从绝症、突发疾病、意外伤害中争夺生命。
需要居家护理的患者往往处于生命的低谷,在这一时期,可能面临什么?心境是平静的,还是汹涌的?高占伟或许有足够的经验来解答这些问题,他在医院照顾的都是最难的病人。
75岁的李明强(化名)是高占伟最近两个月一直在照护的患者。他的肠癌复发后需要长期化疗。为化疗留置的PICC管路,需要每6个月到1年更换一次,但表面的贴膜每7天要换一次药。
因为年事已高,加之癌症复发的打击太大,化疗之后的李明强身体虚弱,几乎无法行走。往常每周换药时,他的女儿都会专程请假赶回来,耗上一天,和120医护人员一起用担架把他抬上车。身体状况稍好一些时,交通工具变成网约商务车。
如果说往返医院的费用和辛苦是可以克服的,那化疗病人最忌惮的感染往往是防不胜防的。几次之后李明强便再也没有力气去医院了。高占伟见到他时,几乎以为他是常年卧床的病人。他的老伴在一旁连忙解释,也不是完全卧床,是因为身体比较虚弱。
高占伟
李明强的女儿则不动声色地观察。高占伟熟悉这种审视,有的患者家属会更直接地询问他的学历、执业经历。
一个患者家庭与一位护士建立信任的过程,是缓慢而具体的,或者说,是一个个微小的细节堆积起来的。
李明强的意识是清醒的,头横在一边,一副破罐子破摔的姿态,任高占伟摆弄。“癌症患者很多都需要心理疏导。”
人在突发疾病时,就像一面危墙即将倒塌。照护者要做的并不是消除和扭转他的抑郁和悲伤,而是要用他觉得舒服的方式陪伴他。高占伟一边换药,一边跟李明强讲起自己见过的癌症病人。李明强不动声色,但那些痊愈的故事他听进去了。
高占伟和李明强平均7天见一次,等到高占伟第二次上门换药时,李明强已经可以扶着东西走路,到最近一次换药,高占伟没在卧室见到人,一问才知李明强在阳台抽烟,临走的时候还送了送他。
李明强的变化对高占伟冲击很大。以往他在医院最危重的病人身旁,工作节奏很快,脚不沾地忙一天,到病人出院也说不上几句话。但在家庭护理中,“完全可以鼓励人从一个阶段过渡到另一个阶段。”
高占伟在患者家中
李明强的状态越来越好,高占伟和老两口的关系也近了许多。
在换药间隙的聊天中,他得知老两口都是东北人,近几年才随女儿到北京生活。李明强有些强势,老伴的细腻稳稳托住他。从日常的缝隙里,他目睹他们生活的细水长流,听他们曾经的恋爱故事,仿佛能看到他们是如何吵着、笑着、欣欣向荣地过了几十年。
李明强的老伴留了高占伟的联系方式,大事小情都要问过他才算完,“感觉爷爷奶奶把我当成了小支柱”。
高占伟不认为这是一种负担,在ICU时,家属每天只有30分钟探视时间,他很少能接触到患者背后具体的生活,护理也止于医院。
人们对网约护士的刚需和对上门护理的价值认知让一个新世界在徐徐展开。当护士敲响家门,带来专业、确定和慰藉,如同一张网,接住脆弱的人,在润物细无声之间,很多人的生命故事正因此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