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赛因”:终结两伊战争的“砝码”

作者:兰顺正

首发自:《中国航天报》

500

两伊战争爆发于1980年9月22日,是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对伊朗发动的一场大规模军事行动。战争的起因复杂多样,包括领土争端、宗教矛盾、政治野心等多方面因素。这场战争不仅耗尽了伊拉克和伊朗两个国家的国力,也深刻地改变了中东地区的政治格局。而在战争接近尾声的时候,一种名为“侯赛因”的导弹成为了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其针对伊朗首都德黑兰的袭击更是成为了战争史上的经典一幕。

战争初期,伊拉克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一度占据上风,但随着战争的持续,伊朗逐渐扭转了局势,并占据了战场上的优势。随着战线被伊朗军队推进到伊拉克本土,装备有“飞毛腿”导弹的伊拉克第224导弹旅开始投入战斗,对伊朗前线军事目标和边境城镇展开轰击。由于“飞毛腿”的打击精度有限,所以伊拉克把导弹瞄准范围较大的伊朗城市,结果导致伊朗平民的严重伤亡。

伊朗方面迅速作出回应,1985年3月12日凌晨,伊朗向伊拉克东北部城市基尔库克发射“飞毛腿”导弹,挑起第一轮大规模“导弹袭城战”。1985年6月,伊朗向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发射了至少13枚“飞毛腿”导弹。伊拉克则向伊朗的两座城市(迪兹富勒和巴赫塔兰)发射了“飞毛腿”导弹。

伊朗对巴格达的导弹袭击使萨达姆极为愤怒,因为伊拉克的“飞毛腿”打不到伊朗首都德黑兰,而伊朗却能把“飞毛腿”打到巴格达附近。为此,萨达姆曾请求苏联向其提供射程更远的导弹,但莫斯科置之不理。无奈的伊拉克只好自行研发,从1986年起伊拉克工程师开始将3枚“飞毛腿”分解重组,组装出2枚“侯赛因”导弹。

“侯赛因”导弹与“飞毛腿”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采用加长弹体,使推进剂增加了1040千克,而战斗部则从800千克缩减至190千克。经过这番改动,“侯赛因”导弹的射程达到了600千米,足以覆盖伊朗首都德黑兰。另外伊拉克还为“侯赛因”导弹设计了一种全新的发射工具,取名为“阿尔·瓦利德”,它实际上就是以瑞典萨伯公司出品的斯堪尼亚越野卡车搭配类似9P117发射车的液压发射架。在制导技术方面,伊拉克声称“侯赛因”导弹采用了国产惯性制导装置,命中精度比飞毛腿高出一倍,误差为500米。

1988年,随着两伊战争进入白热化阶段,“侯赛因”导弹的作用也开始愈加显现。1988年2月27日,伊拉克空军袭击了伊朗首都德黑兰附近的炼油厂,造成了严重损失。作为报复,伊朗于2月29日向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发射了两枚“飞毛腿”B型导弹。伊拉克则立即进行了反击,向伊朗首都德黑兰和其他大中城市发射了大量“侯赛因”导弹。如在1988年3月2日,伊拉克对德黑兰发射了8枚“侯赛因”导弹,其中6枚成功击中目标,造成了31人伤亡和1栋居民楼的损毁。据统计在1988年2月29日至4月21日的导弹战中,伊拉克共发射了189枚“侯赛因”导弹,对伊朗多个城市造成了严重破坏,导致约2000人死亡,6000人受伤,200多万人在惊恐中逃离德黑兰。这场导弹袭城战不仅给伊朗造成了巨大的物质损失,更在心理上造成了极大的震撼,直接动摇了伊朗当局进行战争的决心和意志。

面对这种局面,伊朗政府终于撑不住了。在导弹战的持续压力下,伊朗在1988年4月5日向联合国表示可以随时停战,任何条件都可以谈。联合国出面调解,要求伊拉克遵守1987年的第598号决议,暂时停战进行和谈。在联合国的压力下,伊拉克也同意了停战请求,两伊战争终于结束。

“侯赛因”导弹在两伊战争中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其造成的实际破坏上,更在于打击所达成的战略目的。通过连续、高强度的导弹袭击,伊拉克迫使伊朗在战场上陷入了被动,最终促成了战争的结束。然而,导弹战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导弹的打击精度不高、数量有限等。这些问题在后续的战争中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和反思,也为后续导弹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