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万亿低空经济赛道的“主角”,是eVTOL?
来源:公众号“城市研究室
要说2024年最火的一个领域,如果低空经济排第二,估计没有谁敢排第一。
一年之内,全国有二十多个省份发布了低空经济行动方案,新增注册企业七千多家,产业基金规模达千亿元。
二级市场中的A股,今年至少有38家低空经济概念股涨幅超过30%,更有热门个股涨幅翻番。
其中,又以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的迅猛发展为典型代表。
eVTOL
2023年,中国eVTOL产业规模达到9.8亿元,同比增长77.3%。预计2024年将增至17.2亿元;到2040年,全球eVTOL市场规模将超过万亿美元,而中国市场占比预计达20%以上。
毫无疑问,低空经济正以迅猛之势,重塑着我们的生活与经济版图,开启一片充满无限可能的新天地。
因此,关注eVTOL发展,不难分析出低空经济发展的脉络和前景。
eVTOL,全称是electric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这是一种以电力作为飞行动力来源且具备垂直起降功能的飞行器。
不过谈起eVTOL,或许得先搞清楚低空经济“前生今世”,才能更好理解发展eVTOL的意义。
相信很多关注低空经济的朋友,都会注意到许多相关政策在表述“低空经济”时,经常提到“通用航空”这个词。
“通用航空”最初的概念起源于上世纪40年的美国。
我国对其研究较晚,具体概念描述是在1986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通用航空管理的暂行规定》,其定义是:
使用民用航空器从事为工业、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生产和国家建设服务的作业飞行,以及从事医疗卫生、抢险救灾、海洋及环境监测、科学实验、教育训练、文化体育及游览等项的飞行活动。
由于早期我国对于航空器管制严格,通用航空领域的研究和运营都由相关部门负责,属于技术密集度高,审批较严的特殊领域。
直到2010年,随着新闻报道多次提及“低空经济”,才逐渐在各大媒体宣传中被世人关注。
事实上,2010年政府出台的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计划中,还是使用“通用航空”这个概念,如“推动开放低空空域,为通用航空的发展创造条件”。
真正意义上的“低空经济”概念,是随着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的相继聚焦,才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概念。
主要原因就是中国无人机的快速发展,使得“通用航空”中的飞行器能够“私人拥有”并进行商业运营。
值得一提的是,“通用航空”的表述,并未随着低空经济概念出现而消失。
因为低空经济,依然是以飞行器为主的空域航行模式。
为了保障安全和国际化,“通用”意味着我国低空飞行器依然受国际航空法规的管理,如飞行员执照的管理、飞行器的维护标准、空域的使用规定等,同样属于国际普适性的航空活动。
这也说明我国的“低空经济”虽然是极具中国特色的专用名词,但从飞行器的研发、制造以及整个产业链,都适用于全球范围。
理解了这点,就能明白,为何中国成为了全球低空经济舞台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在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领域的迅猛发展。
长期以来,通用航空与低空经济关注的重点首先是城市空中交通。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就开启了城际间的空中飞行航线,通过直升机来缓解通行时间过长的问题。
芝加哥建设的直升机机场
不过,由于直升机对于起降场地的限制,加上自身运输能力有限,航行费用高昂等特点,始终未能让城市空中交通真正落地。
随着无人机技术发展,出现了面向个人的、轻型、安全、环境更加友好的飞行器,典型代表就是eVTOL。
作为低空经济最具潜力的细分市场之一,全球eVTOL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5年的797亿元,增长至2030年的405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50%,在万亿市场直接占据半壁江山。
可以说,低空经济舞台上,eVTOL才是真正的主角。
2024年4月,深圳进行了一次城际间的eVTOL载人演示飞行,飞行时间20分钟,由深圳的蛇口码头起飞,降落在珠海九州港码头。
峰飞航空科技eVTOL载人航空器
深圳、珠海分别位于珠江口东西两岸,以往乘车出行要绕道南沙大桥或虎门大桥,用时约2~3小时。
珠海、深圳地理位置
这次成功飞行,意味着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无须传统机场和跑道,仅需20分钟就可以完成深圳与珠海之间的跨海跨城之旅。
套用大家熟悉的一句话,“这是eVTOL的一小步,却是人类城市空中交通的一大步”。
最重要的是,有数据显示,作为低空经济的重要场景应用的eVTOL,其零部件有70%至80%与新能源汽车重合。
任何新兴产业发展,讲究的是顺势而为。
所谓的“势”,就是产业端的积累,特别是我国在新能源汽车和航空产业链上的积累。
我国如今在新能源车领域的快速发展有目共睹,已成功研发的高能量密度电池、高可靠电机、电控、自动驾驶技术、完备的充电基础设施,以及无人机技术积累的丰富经验等,都可为eVTOL产业所用。
甚至,已商用的国产大飞机C919,也为eVTOL研发提供了飞机工程设计、安全性等相关技术及人才储备。
不仅如此,eVTOL市场的参与者除了新能源车与传统航空企业,还吸引了大量科技公司和初创企业聚集,通过技术创新、市场推广和政策合作,加速eVTOL的研发和应用。
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通用航空器、通用机场数量较为有限,但是充足的后发优势,依旧给了我们弯道超车的空间,让各类eVTOL研发企业跃跃欲试。
不过,国内eVTOL的发展正处于起步期,除了制造环节外,最缺乏的还是应用场景。
出于城市飞行安全的考虑,短期内,航线沿途空旷、有实际需求的文旅领域,目前是eVTOL重点拓展的领域。
比如亿航智能EH216-S航空器是全球首款双座版无人驾驶载人电动垂直起降(eVTOL)航空器,也是全球首个且目前唯一集齐“三证”(型号合格证TC、生产许可证PC和标准适航证AC)的载人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
2024年3月7日,亿航智能获得全球首张生产许可证
在获得eVTOL生产许可证后,亿航智能便陆续收到了来自西域旅游(未来五年采购至少120辆)、无锡市政府(100架意向采购订单)、西山文旅(今年50架,未来2年内额外采购450架)等采购订单,主要应用于旅游观光。
2024年12月20日,亿航智能5架EH216-S航空器已交付给广东丹霞山景区。
丹霞山,也成为全国首个正式跻身无人驾驶飞行器“低空经济”赛道的山岳型景区。
丹霞山无人驾驶飞行器正式交付
除了文旅赛道,城市物流配送、应急救援等多个领域也同样将会成为eVTOL主要应用场景,构成立体且规模庞大的eVTOL落地场景。
根据预测,随着多元应用场景的布局,中国将计划在关键城市进行商业化试点运营,预计到2040年将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0%~25%,成为全球最大的eVTOL市场之一。
随着技术和成本的不断改善,eVTOL说不定哪天就可以从旅游观光,化身为城市居民跨城、跨区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
但即便不缺应用场景,eVTOL也不是造好就能飞。
综合 eVTOL的优势来看,相比直升机,生产和运营成本较低,且对场地要求低、噪声小(目前仅为轻型直升机1/4分贝);相比普通无人机,在低空载人交通、低空物流等场景下,运载能力强。
目前,美国已有46个城市,新一轮的城市空中交通发展计划里,其中大部分是以eVTOL研发和落地为主。
国内eVTOL产业实际更为成熟,围绕eVTOL整机研发,先后有亿航智能、峰飞航空、时的、御风未来、沃兰特、览翌等制造型企业崭露头角;还有商飞北研、航空研究院/602所、航天时代飞鹏、中航通飞等企业,凭借其在航空航天领域的深厚底蕴,为eVTOL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和宝贵的行业经验。
亿航智能设备的全球第一款载人级自动驾驶飞行器EH216-S
国内的小鹏、广汽、吉利、长城汽车等车企,也凭借在大规模量产汽车方面的丰富经验,积极布局未来交通业务,并致力于提供与之配套的地面服务,在eVTOL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2024年的进博会上,御风未来的“空中出租车”M1 eVTOL、时的科技的倾转旋翼E20 eVTOL、沃兰特航空首款eVTOL产品VE25-100等eVTOL组团亮相,并现场演示飞行,成为万众瞩目的“造机新势力”。
御风未来“空中出租车”M1 eVTOL载人版真机
各类eVTOL企业和机构“大秀肌肉”时,也不得不面临极为现实的问题。
前面“通用航空”概念提到,低空飞行器从制造到上天,同样要符合国际化的规范要求。
任何eVTOL企业,必须同时拿到民航局颁发的“三证”(型号合格证TC、生产许可证PC和标准适航证AC),才有商业运营的可能。
此外,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空中同样如此。
低空空域虽然只是区区几百米,但其空域开放、航线设置都是渐进的过程,而且是从低空经济试验区开始逐渐扩围,以确保安全。
这使得eVTOL产业发展既需要政策支持、空域权限审核开放,还需要不断完善地图、定位、导航、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
更重要的是,eVTOL产业还需要生产制造与运营企业积极配合,实现规模化效应,降低价格。
比如,目前在江苏昆山往返上海浦东的“打飞的”(直升机短途航线),单人单程价格为1600元、1800元,在途时间能从地面三小时缩短至空中半小时内(包含地面接驳在内不超过一小时);另外还有广东深圳大中华往返广州越秀金融大厦的直升机航线,单程为8000元,空中时间约25分钟。
这样的价格让很多打工人吐槽:
“赶时间的坐不起,坐得起的不赶时间。”
换句话说,与直升机载客数量相当的eVTOL想快速发展,必须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和价格,才可能实现城市空中交通的普及。
不难看出,结合eVTOL目前存在的问题,注定其“载人飞行”与相关适航场景都不会一蹴而就,“起飞”前必然面临一场艰难的“长跑”,参与各方都需要有足够的耐心。
这其实也是如今各地发展低空经济特别需要注意的:
面对低空经济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的现状,首先需要耐心政府,遵循市场规律,科学合理规划,平稳有序发展;同时也需要耐心企业,专注技术创新、产品迭代和场景拓展;更需要耐心资本,放眼长远,不因短期利益盲目跟风炒作。
让梦想照进现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耐心,才是低空经济未来平稳发展的最好助力。
关于低空经济发展与展望,请继续关注《城市研究室——低空经济如何“向天空要GDP”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