鲲鹏展翅惊天地——再谈中国运-20运输机
作者:兰顺正
首发自:《现代兵器》中国航展专题报道系列
位列三甲的运-20
时至今日,各方都已认识到战略空运能力对于一个世界大国而言重要性毋庸置疑。二战后的“柏林危机”让美国深刻认识到军事投送能力之于国家战略的分量,在这样的认知基础上,美国开始上马C-130军用运输机项目,用了5年的时间完成了人类军事航空远程投送技术零的突破,并在短短10年的时间内陆续研制出了C-141、C-5A、C-17,把军用投送能力从20吨级以下提升到100吨级的水平。俄罗斯也不甘落后,伊尔-76、安-124、安-225,短短10年就将军事投送能力从60吨级提升到了200吨级,安-225更是奇迹般地将人类大飞机的起飞重量提升到了600吨级的水平。
崛起中的中国,同样必须拥有与其地位相称的军事力量,但是在中国空军的一系列短板中,缺少大型飞机又是很尴尬的一个大问题,特别是因为缺少大型军用运输机,导致中国空军不能远程投送重装备,尤其是这种短板又很难依靠外力获得,且唯有自行研发才能确保战时的安全和够用。
众所知之,中国的空中军事运输技术是从苏联借鉴引进的。20世纪70年代,随着运7、运8的国产化仿制能力的实现,中国完成了军用航空运输技术零的突破。然而,再进一步的提升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技术瓶颈,从仿制到自主研发的技术路径,在军用大飞机项目的发展中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
当时中国研制大飞机在工业上至少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没有合适的国产大型发动机,二是没有从事过大型飞机研发的专业技术人员,三是缺少满足大飞机设计所需要的新型航空材料与技术。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运-20运输机于2007年立项研发。2013年1月26日,运-20实现首飞,22个月后在珠海航展上首次公开亮相,并于2016年6月开始服役。从研发过程来看,运-20从首飞到装配部队仅用了3年半时间。当时,只有美国和俄罗斯有能力研发军用战略运输机,运-20的首飞使得中国一步迈入前三甲。
负重能抗的运-20
运-20运输机机身长47米,翼展45米,机翼面积310平方米,机高为15米,最大起飞重量超过220吨,其标准载重航程超过4500千米,转场航程超过7800千米,一次能运送66吨内载货物、容纳将近300名全副武装士兵或120多名全副武装伞兵,也可以在安装担架站的情况下,运送接近120名伤员。
在气动外形和整体构型上,运-20采用悬臂式上单翼、后掠主翼、大型丁型垂尾以及翼下悬挂式4发动机,使用多支柱起落架,发动机、尾门和侧门有一定的离地高度,确保飞机能够在铺装条件不佳、地面较为松软、跑道长度不够的野战机场进行起降。飞机机身采用宽体设计,以最大程度加强飞机内部空间和承载能力,加大货舱、设备舱、航空油箱,并使用更多先进的航电设备和自动控制系统。同时飞机使用了大量特种型材、复合材料,在控制整机重量的情况下,大大提升了全机结构强度。
在动力方面,运-20使用4台涡扇发动机,每侧主翼下悬挂2台。最初飞机使用4台俄罗斯D-30-KP2型航空发动机,每台最大推力为12吨左右,能够满足66吨的最大商载能力。2020年11月,运-20搭载4台国产最新型涡扇-20大涵道比发动机,进行了重要改进型号的成功首飞(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是指涵道比4以上的涡扇发动机。由于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耗油率低、噪声小,被广泛用于大型民用和军用运输机以及其他大型亚声速飞机如加油机、预警机、反潜机等)。据悉,涡扇-20型发动机比原来装备的俄罗斯发动机推力至少要高40%以上,这一更新大大提升了整机速度和最大商载上的技战术性能,其商载能力据估计会加强到70吨以上。
被寄予厚望的运-20
自从服役以来,运-20上高原、飞远海、跨大漠、出国门,为友好国家雪中送炭、迎接志愿军烈士魂归故里,表现出强大的技战术性能和非凡的可靠性,成为中国航空工业辉煌发展成果和中国整体工业能力的重要体现。
如在2022年1月,位于南太平洋的岛国汤加王国遭遇火山爆发,整个国家的联络一度中断。当地时间1月28日,两架中国空军运-20运输机抵达汤加首都努库阿洛法机场。央视报道称,“两架运-20载运食品、饮用水、净水器、帐篷、折叠床、个人防护设备和无线电通信设备等,共33吨救援物资,航程1万多公里”。同年4月9日起,中国运-20机群连续三天、18架次向塞尔维亚运送了包括FK-3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在内的军事物资,让西方看到了中国智造和中国制造的魅力。
最为重要的是,运-20早已成为中国人民空军“建立战略空军、实现攻防兼备”的重要装备。对于一个大国军队而言,空军是战略性军种,空军的战略能力要与不断拓展的国家利益相适应,在更加广阔的空间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运-20的服役,标志着中国空军战略投送能力建设迈出关键性一步,加速了中国空军从过去仅具备国土防空能力的战术空军,向具备战略投送能力、战略打击等能力的战略空军转变的步伐。
在具体设想中,未来运-20装备达到一定规模后,一旦战争爆发,运-20可以不受地形天险的影响,迅速、同步向战区机场投送各种保障设备,能提高中国军队的大规模战略机动能力,战术投送的快捷性、突然性和灵活性,不仅能有效威慑敌对国家,还能实现短时间内集中优势兵力,达到出其不意的作战效果,这对于疆域辽阔的中国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国土防卫意义。同时如果携带55吨载荷,运-20可以从中国西部飞到非洲东北部,还可直达欧洲,向南可以飞到澳大利亚,向东可以降落日本全境,从而让中国军队具备全球范围内的战略投送能力。
另外,运-20的任务弹性很大,除了用于战略运输外,也可以发展出各种力量倍增器。如在2022年,在央视军事的公开报道中,空军首次官宣了运油-20空中加油机同时给歼-20隐身战斗机和歼-16重型战斗机进行空中加油的照片,这张照片也是运油-20、歼-20和歼-16这三款军机的首张同框照。根据此前中国空军官宣的数据,运油-20空中加油机的空中输油量为75吨,如果只是为歼-20隐身战斗机进行空中加油的话,那么1架运油-20空中加油机一次性就能够为大约7架歼-20战斗机加满油,让歼-20战斗机的作战半径更大,滞空时间更长。而除了战斗机外,像轰-6N以及未来的轰-20也是其服务的对象,将助力其更好的进行洲际飞行。虽然目前运油-20只具备软管加油能力,但从整体的发展趋势上来看,运油-20加装硬管空中加油套件,兼具软/硬管空中加油能力只是时间问题。
同时,关于中国下一代预警机,军迷圈盛传已久的型号是空警-3000,运-20则一致被认为是最合适的平台。有消息称,空警-3000将采用“无圆盘”设计,即取消了机身上方标志性的旋转雷达天线罩,取而代之的是分布在机身不同位置的固定式有源相控阵雷达。运-20滞空时间约为9小时,这能够让空警-3000可以连续长时间空中探测。假如以运-20为平台的空警-3000问世,则意味着中国大型预警机将实现100%国产化。
另外有观点指出,运-20或许会成为空射型弹道导弹的发射平台。空射弹道导弹的原理,主要是利用大型货运飞机、军用运输机、战略轰炸机将导弹携带到高空后释放分离,导弹获得正确姿势后发动机点火,然后在制导系统的引导下对远距离目标实施打击。在冷战期间,美苏都曾在冷战时期秘密研发过空射弹道导弹。
之前有媒体报道,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宇航部部长李同玉透露,该院正在研制一种采用固体燃料、可将100公斤载重送入近地轨道的火箭,这种新型火箭将可通过中国运-20大型战略运输机发射。李部长说:“运-20将携带火箭,并向特定角度发射,火箭离开机身后将被点燃。”从技术上来看,空射运载火箭与空射弹道导弹两者非常的相近,得其一者也就得其二。
无疑,如果运-20与空射弹道导弹相结合,中国的核威慑能力会上一个新台阶。首先,空射弹道导弹的射程与运-20的航程叠加,将使打击距离更远。其次,在战时敌方很难从多架外观基本一致的大型飞机中区分出哪些运载了弹道导弹而哪些运载的是普通弹药或物资;即使敌方分辨出来,只要发射机是在本土上空飞行,就会受到己方地/海面防空力量的掩护,敌方采用常规手段很难将其击落,发射机的隐蔽性和生存率会更高。而且理论上载机只要飞起,其所能到达空域内的所有位置都可作为发射点,极具作战灵活性。同时,空射弹道导弹如果采用常规弹头可以有效提升中国的“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让中国的反航母杀手锏脱离单一的陆基发射模式,使对方更加防不胜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