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关于流浪猫狗的深夜瞎想,今天来详细聊聊
前天捡的那只小烂脸,一到家缩在笼子角瑟瑟发抖不吃不喝,无奈放在纸箱里搁在床脚,半夜起来喂粮喂水,又怕我家的三只大猫去掏,一夜没睡安稳。
熬到昨晚,心态崩了,发泄了一把,没想到引来了不少朋友的赞同和讨论。
今天心态好了点,来详细聊聊我的这些瞎想和网友们给出的意见。
昨晚我提出的主张是这4个:
1、限制商业繁殖、购买,迫使想养猫的人领养
2、宠物与主人进行信息登记、绑定
3、猫狗强制绝育
4、集中捕杀城市内无身份信息的流浪猫狗
首先,我绝不是仇恨流浪猫狗,我并非欲杀之而后快,而是希望它们好。我认为,这个好必然是要建立在与人和谐共处的基础上的。
要么不共处,要么和谐共处。
然而,现在城市中流浪猫狗的数量已经超过人类社会能吸纳的宠物数量。
泛滥的猫狗,携带病菌,带有攻击性;无规则约束的养宠主人,侵占其他人的生活空间,为其他人埋下安全隐患。这导致了爱宠人士与非养宠人士之间的对立情绪日趋激烈,极端情绪导致人容易被挑拨,做出高速拦车或是小区投毒等激进行为,进一步激化了矛盾。
因此我认为,单纯的护或者杀,都不符合我们和谐的愿望,也不能给猫狗在人类社会更大的生活空间。
因此,我的前两点主张,主要是希望能降低领养门槛、提高养宠门槛、降低养宠成本、提高弃养成本,后两点主张,是希望尽快控制住猫狗数量。
除此之外,@玉米地里吃过亏 同学在昨晚那篇文章的评论区里提出了两个非常好的点:
1.是否要限制宠物繁育行业
他说的非常有道理,不过我还是保留我的意见。
确实,宠物繁殖行业并不是直接导致猫狗泛滥的原因。但我主张限制宠物繁育,是希望能够促进领养,消化掉一部分流浪动物。个人情感原因,我确实不希望它们全都去死,希望它们能有个家。
我主张领养代替购买,但很多人不差钱,又喜好新奇稀少的品种,同时大量土猫土狗无法被消化只能被消灭。因此商业繁殖对我而言,是推动领养这条路上的一个阻碍。
彻底放手去做的话,我其实是想完全封掉宠物繁殖行业,考虑了一下,对于一个产业,封杀是不可能的,将市场拱手让人也是不现实的,因此我选择了“限制”这个措辞。但即使是“限制”,我也有担忧在,限制繁育导致品种猫狗更少,价格被炒高,让其他人看到有利可图,反而刺激了品种猫狗繁育市场,出现走私、黑产等。
至于技术人员失业,在我的设想里,官方领养机构的建立和运营,宠物信息平台的搭建维护,流浪动物捕杀、强制绝育的医疗团体,对于养宠人士不合规行为的判定与处罚,都需要大量的人力与技术,还是能消化掉一部分的。
2.领养门槛过高
这个问题我此前公开聊过,但私下里吐槽过挺多次。本来领养就很难,很多人还要求“国际领养惯例”。
我本就不高,还因为找不到领养而一次次下降的门槛
这些“国际领养惯例”包括喂天然粮不喂商品粮,最好本地人有房,封闭阳台装纱窗(这个还是有必要的啊,断腿很贵),不得转送,留身份证复印件,接受回访。
这些要求,对这只猫确实是好。也没法苛责提出这些要求的人,毕竟辛苦救回的猫,就怕找的主人不好,送它进火坑。但如此高的要求,确实也让很多人对领养这件事望而却步。
因此在我的设想里,如果能建立宠物信息登记,与主人身份信息绑定,对于弃养、虐待建立起惩罚机制,能否让送养的救助者们放心放手呢?
至于我说觉得自己的想法不现实,主要有两点:
流浪猫狗是个问题,但不是首要问题。目前咱们国家医疗、教育、养老等一系列人的问题,还都在一点点解决中,还顾不上花大成本集中整治猫狗的问题。
捕杀与强制绝育面临的道德问题。显然,非常不符合极端动保、圣母、键盘侠、西方人权/动物权的认知,一旦实行,怕不是要国际舆论场,国内社交媒体舆论内外交困。
但虽然眼下不能实现,但流浪猫狗的问题迟早要解决的,不如没事拿出来说说,提前抢占上升螺旋,铺垫好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