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技人才 「一體化」是關鍵

作者:方舟,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研究總監。

500

教育、科技和人才本独立又联通, 那么其中部分内容统筹起来一体化就有了必然性。

500

上周特首赴京述職期間,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中途加入行程,引發傳媒關注。

隨後,他陪同特首與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人社部)官員會面,就特區政府在教育科技人才融合發展和推動香港成為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等議題交換意見。

之所以需要陳國基加入會晤人社部行程,主要是因為他負責香港最新成立的「教育、科技和人才委員會」工作。

在13日主持完委員會首次會議後,陳便離港赴京。其實本月初,陳也曾赴京出席推進粵港澳大灣區人才交流合作的座談會。

500

政務司司長兩周內兩度赴京參加人才有關活動,可見政府對此工作非常重視。

今年的政府《施政報告》提出成立教育、科技和人才委員會,其實源自9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要一體推進教育發展、科技創新及人才培養。

實際上,在更早一些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中,就已經明確提出要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

國家之所以要推進三者的一體化改革,背後的重要考慮之一是教育、科技、人才三者本身具有很強的內在關聯性,是不可分割的,但目前卻處於割裂的狀態。

從國家層面看,教育、科技、人才份屬不同的領導小組或職能部門管轄,三者之間互不統屬,工作協調關係和溝通機制還不夠完善。

另外,還存在科教、產教融合不足的問題。高等教育的部分學校在學科設置方面未能迅速跟上產業發展的節奏,優質的科技資源還不能有效轉化為教育資源。

有必要呼應國家戰略

香港呼應國家戰略,新成立了「教育、科技和人才委員會」,其實是很有必要的。因為這三方面也恰恰是香港未來發展中需要重點推進的工作。

在教育領域,去年《施政報告》提出要建設國際專上教育樞紐,今年《施政報告》圍繞教育樞紐建設提出打造「留學香港」品牌。

在科技領域,香港近年積極打造「國際創科中心」,並在國家「十四五」規劃中明確列為香港要發展的八大中心之一。

在人才領域,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明確支持香港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但是在教育、科技、人才這三方面,香港也存在割裂的問題。

在管理體系上,目前三者份屬教育局、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勞工及福利局管理,工作協同程度和政策取向一致性會受到影響。

「教育、科技和人才委員會」未來要有成效,最關鍵的是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融合發展。所謂「一體化」,就是三者要互相有效配合協同,形成合力。

三者互相配合的關鍵是需要清晰認識到,在中美競爭的大背景下,科技競爭是關鍵。

教育、科技和人才三者的政策都需要服務於國家科技自立自強的整體戰略。

具體對應到香港,真正實現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需要處理好幾個關鍵問題。

一是香港的教育和科技這兩個範疇分開管理。

教育局和創科局對撥款的評價體系和標準並不一致,導致影響了政府投入資金在科技領域所發揮的成效。

目前香港大部分投入於科研的資金是通過教育局投給大學,其途徑是透過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UGC)下的研究資助局(研資局,RGC)撥款予大學,所以教資會和研資局對這方面的政府撥款有較強影響力。

但是,教資會和研資局對研究成果的評價體系和整體撥款導向與創科局是相對割裂的。

教育部門主要關注大學的教學質素和科研成果的學術價值,評價體系主要基於發表論文的水平和教學質量,大學教授或科研人員投入產業創新成果研發和科技成果轉化等活動不受重視。

教資會及其轄下研資會的撥款當中,亦沒有明確鼓勵成果轉化的激勵政策。雖然近年部分資助計劃加入了「經濟及社會效益」的元素,但這一廣泛的概念並未有明確指標,與直接提供誘因鼓勵科研成果產業化有一大段距離。

所以現有評價體系的設置,其實未能有效激勵香港科研精英群體投入於產業應用創新方面的研究。

教育樞紐忌繼續做學店

二是教育樞紐不能停留在做「學店」。

現時政府提出打造「留學香港」的品牌,所謂「留學香港」其實是參照英國和澳洲的模式,以英語授課的本科和一年制授課型碩士(Taught Postgraduate)項目為主。這種模式其實是將教育作為產業來運作的,其特點是短平快,能夠在較短時間獲取文憑。

從教育產業化的角度講這無可厚非,但香港打造國際教育樞紐更重要的是需與國家戰略配合,服務國家發展重要的科技產業。

香港的國際教育樞紐將來應該是與人工智能、晶片設計、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新型儲能、量子訊息、人形機械人等未來產業相結合的人才培育和集聚高地。

這就意味着,未來UGC和RGC的撥款需要有意識地向國家重點發展的科技產業傾斜。

而其中涉及到另一個問題,就是香港幾所大學招錄的本地考生中,理工科專業的收分最低。

原因也不複雜,在香港現在的產業結構下,理工相關行業的就業前景不佳。

那要如何才能改變現狀呢?

目前香港8間資助大學招收本科生時,最多只能招收30%的非本地生。

未來可以考慮在與國家重點發展產業相關的學科領域,取消招收非本地生的限額,從而吸引更多內地、東南亞及南亞的海內外學生就讀。

同時因為這些學科現時在香港的規模較小,相應的師資數量有限,在擴大招收這些學科的學生數量之後,學校必然產生更大的師資需求。

未來能夠推動政府在撥款上給予這些學科更多支持,幫助大學在海外招收更多高水平的教授和科研人員,形成人才吸引和培育的互相促進機制。

因為這些都是國家重點投資的產業,有大量人才需求,香港培養出具有國際視野的學生,可以在這方面為國家做出貢獻。

三是關於香港的人才引入政策。

在單程證、投資移民等計劃之外,香港目前以引進人才為主要目的之計劃有兩類。

一類是以合資格模式發放簽證,申請者毋須在申請時有工作,只要符合相應標準即可通過,如「高才通計劃」和「優才計劃」。

500

另一類是以工作為基礎發放簽證的人才引進計劃,申請者須獲香港公司僱用後才能通過,如「一般就業政策」和「輸入內地人才計劃」。

但現在政府推動聲勢最大的是「高才通計劃」,數據顯示至今已有超過8萬人獲批,比其他人才引進計劃獲批人數規模都要大。

某種程度上,「高才通」像是一個放大版的「優才計劃」,只是較「優才計劃」降低了門檻,變得更靈活。

但它的問題是沒有以工作為基礎,很多人申請時與香港並無直接聯繫,所以就導致「高才通」開始時登記申請的人多,但最終長期留在香港工作的數量還是未知之數。

而且這個計劃對引進的人才缺乏明確產業導向,甚至有保險公司以「有利續簽」去鼓勵申請者當保險經紀。

所以實際上「高才通」這個人才引進計劃沒有做到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模式。

引進企業重點產業人才

未來香港在設計人才政策時,需要與自身重點發展的產業結合,尤其是建設國際創科中心所需要的人才。

比如,創科局提出了2030年將製造業佔GDP由2020年1%提升至5%的目標。在缺乏基礎的情況下想實現這一目標,離不開「新工業化」模式;而「新工業化」就需要吸引海內外的大型科技企業到香港設立研發中心,令香港參與中試和部分高端製造環節。

但香港現時本地的人才結構並不能匹配這個需求。

雖然目前有所謂「科技人才入境計劃」,但其規模過小,2022年底至今年年中的獲批數目尚不足200人。

500

如果香港要吸引大量科技企業入駐,那現有的人才計劃必須有所創新,未來應形成以企業為申請者,以工作為本的重點產業人才引進計劃。

同時,還需要完善專業技能人才的引進。這些專業技能人士可能並非高端人才,但在其領域內有專長,如果又是現在香港行業所急需的,那就應考慮引進。

最後,要配合國家建設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就需要更多從產業發力吸引人才。

前幾年美國打壓華裔科學家時,香港曾推出20億元的「傑出創科學人計劃」,設置100個名額專門吸收從海外歸來的學者。但因香港各大學的教授職位有限,這種模式難以大規模推廣,而且引進的也是學術領域人才。

未來需更注重大規模引進產業人才,通過優先引進龍頭科技企業落戶,再依靠落戶企業吸引人才來港。

只有綜合優化教育、產業、人才等政策,才能實現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站务

全部专栏